早上刷牙的时候,看到窗台上的茉莉抽芽了
问题的源起
事情从地铁上的一篇文章说起。
几经波折,我们的产品1.1版本终于在App Store上架了。我也在第一时间从App Store下载了应用并体验,重点体验功能当然是此次改版的重头戏-资讯。
1.1版本中我们提高了“资讯”的权重,将“资讯”从首页的一个小栏目放到了底部4个标签中的一个,并且将资讯进行重新定位,新增资讯子栏目,丰富了整个资讯板块。
虽然整个项目组集各个部门之力花了大量时间去打造资讯栏目,但是产品自1.1改版立项到内测再到在苹果和安卓两个官方平台上成功上架,资讯栏目的整体运营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产品功能规划之初的想法似乎并不那么容易实现。也印证了一句话,想,总比做容易。
早上我在地铁上用我们的产品阅读了一篇文章《区块链,将如何重新定义世界?》,类似的文章昨天正好公众号上看到过,但是昨天因为忙于其他事情,所以只是简单看了一下文章前面的部分。
我的阅读习惯是,碎片化的时间或者忙于别的事情的时候,只会关注“短”、“平”、“快”的东西;深度阅读或者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会抽专门的时间做细致阅读或学习。
所以昨天看到是关于“区块链”的概念,第一时间脑海里就给这篇文章贴上了“复杂”、“耗时”的标签,简单看了一下后便停止了。
今天早上读同样概念的文章,为什么我能读下去呢?
一方面在地铁上不方便进行其他活动,另一方面是文章在开头部分很好地降低了我对“区块链”这个概念“复杂”、“难以理解”等固有映像的畏难程度,使我建立了比较正向的预期。
文章开头部分的一句话“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用最容易理解的方式,让你在15分钟内了解清楚:区块链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最容易理解”让我知道这篇文章不会过于“复杂”,“15分钟”让我对完成阅读的时间成本有清晰的预期。
同样题材的文章,只是在输出方式上有所不同,却给用户带去完全不同的价值。
进一步想,我们的用户,在使用我们产品的时候,或者在使用其他资讯类产品的时候,他们想要什么?平台能为满足他们的需要做些什么?
他们是怎么做的?
根据我自己这些年使用产品的一些心得,以及对相关产品的关注。我总结了下面的资讯类产品的发展路径。
资讯类产品的发展路径
上图全是个人见解,肯定会有偏颇之处,还请客官指正。
1.0阶段:以四大门户类新闻客户端为主,官方媒体占有绝大的话语权;
2.0阶段:新浪微博异军突起,迅速抢占了市场,每个人都是新闻的传播者,每个人都是信息扩散的节点,腾讯微博虽也有发力,却并无好的建树;
2.0后阶段:今日头条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流量大鳄;36氪、虎嗅、爱范儿等垂直类资讯平台也努力的奋起直追;即刻深耕细作,精细化运营,在激烈的战火中依然拥有一席之地。
1.0阶段,各大门户网站掌控着新闻的分发和传播,个体发出的声音很弱;2.0阶段,新浪微博使每个人都成为了信息传播的节点,每个人都可能是新闻的源头,虽然头部用户依然掌握了绝大的话语权,但毕竟有了质的飞跃;2.0后阶段,今日头条通过大数据和算法,根据用户的喜好进行智能化推荐,迅速突出重围,占领了重要的市场份额;即刻类APP,更精细化的运营,依然是通过信息源的订阅进行消息的推送,但是信息源的粒度更小更精准。
整个资讯类产品的发展,也见证了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一些想法
通过上面的概览,我们发现很多资讯类产品并不直接生产内容,他们只做内容的搬运工。对内容进行转化、打包后输出给用户。我们是否可以据此获得一些启发呢?
我们的现实:考虑到我们产品的目标用户群体和内容的偏专业属性,平台自己产生内容的门槛较高;技术层面,算法和智能推荐也非一日之功。所以目前我们只能进行人工推荐,在人工推荐的过程中做好数据的积累,将来一步步往智能推荐过渡。
那么我们的问题实际上是:如何做好人工推荐?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需要回答另一个问题:我们的资讯内容都是来自于外部,用户为什么要用我们的产品看?去信息的直接来源获取内容不是更直接?
这个问题,我借用一下知乎上网友对于“如何评价即刻这个APP”的答案来作答。
知乎网友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看似获取信息的手段更多了,但是从海量的信息中获取有用的信息的成本却增加了。正如上面答案中说的,即使是我们购买的杂志,也难免有不感兴趣的内容。
我们的价值就是帮助用户以更小的成本获取有用的信息。
接着总结一下我今天在地铁上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我们不生产内容,我们只做内容的搬运工,帮助用户降低获取有用信息的成本。
具体说来,我们的价值在于:信息的筛选,转化,整合。
信息的筛选:从海量的信息海洋中,剔除糟粕,留存精华,并将精华呈现给用户,并通过其他一些手段使呈现更精准。
正如上面说到的,用户为何不去信息的直接来源获取信息呢?因为我们可以帮助用户节省选择的时间啊。
信息的转化:将复杂的信息转化为简单易懂的信息,将呆板无趣的信息转化为有趣的信息。
如文章开头说到的,同样题材的文章,只是在输出形式上做了转化,对用户产生的价值却大有不同。
怎样将复杂难懂的概念用更生动形象、简单易懂的方式传达。特别是我们的目标用户是金融从业人员,我们平台的内容也以专业类文章居多,转化显得更加重要。
信息的整合:信息的整合是基于目前的信息量庞大且零散的特点,将这些零散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系统的信息体系。
比如关于区块链的文章很多,我们可以将这些文章进行一个整合,并且按照从易到难、从浅入深的方式进行排序,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知识体系,这样用户在理解这个概念的时候是不是会更容易、更全面呢?
以上是我在地铁上一些比较粗浅的想法,背后的东西当然还有更多,涉及到产品、运营、技术等方方面面。
写到这里已经很纠结了。每次写东西到一半的时候,会发现想的东西越来越多,而之前的思考也会看上去不严谨甚至有差错的地方。但是告诉自己,权当自己的一篇思考笔记了吧。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