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共佛山市禅城区委四届七次全会不久前闭幕,“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成为会议高频词。全会报告中提及,禅城要牢牢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纲”。禅城要在创新合作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要共建创新平台。
禅城如何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利用创新平台谋发展?8月12日起,记者跟随禅城发展的脉络,用脚步丈量禅城这座城,并从今天开始发出“走读禅城”系列报道,窥探其发展的秘密,敬请垂注。
今日推出系列报道之一:
8月12日,太阳热情地照射着中国陶谷七号仓文化创作集聚区的每一座老旧厂房,推开其中一扇玻璃门,却有一种沉静的气息扑面而来:欣赏区静态展示陶韵,陶艺人点一支熏香,默默捏着作品。
点视频,跟着记者走进创新工场
这里是南国陶源艺术设计创新工场(下称“创新工场”)。今年4月18日正式启动的该工场,本月鲜有地迎来了天津工艺美术大师王玉荣前来进驻。而在工场一楼,首批“入孵”的青年陶艺人伍蔚蔚创立的陶艺品牌“酉物”,充满萌趣地向来人展示着新生代的陶艺作品。
工场最近刚送走一批从中国香港前来体验陶艺创作的青少年。除了被人所熟知的“科技加身”“为初创陶艺人解痛点”等属性,该工场目前正链接更多资源,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内“学、住、吃、游、逛”的一站式陶文化体验基地。
全链条服务,吸引新老陶艺人进驻
位于禅城区忠信路旁,一片旧厂房被改造成中国陶谷七号仓文化创作集聚区。在这个平台上,汇聚了不少陶艺人,2019年亚洲陶艺(柴烧)工作营曾在此举办。
园中,创新工场是近来最瞩目的陶艺设计创新平台。
在创新工场一楼,“酉物”展示厅陈列柜上的“石湾公仔”,并非“老佛山”熟知的题材。首批“入孵”的青年陶艺人伍蔚蔚一边搅动杯中的釉,一边向记者介绍,她创立的陶艺品牌“酉物”,想通过她的丰富想象和设计能力,让更多人看到新一代陶艺人的创新力量。
自“入孵”工场后,她不再需要在酷暑或寒冬下奔波于各作坊间,在工场里,她只需要一张桌子一张椅子,便能安心做设计。从绘制平面手稿、做出泥稿、上釉、烧制等一系列工序,在工场内均能“一站式”解决,她甚至不必为营销“想破头”,工场会帮她链接资源、市场。
目前她通过创新工场,已为第2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以及阿里体育的电竞比赛,创作出吉祥物“飞飞”等作品。
创新工场负责人何江海表示,工场围绕陶艺创业者缺场地、缺设备、缺团队、缺营销、缺资金的五大问题,为他们提供全链条服务“解痛点”。而产品后续的知识产权保护,也有工场一路护航。
“五六年前我就来佛山找过机遇,但进不来。”创新工场这个资源共享平台最近还吸引了天津工艺美术大师王玉荣前来进驻,在他看来,创新工场为他进驻石湾打开了一道“大门”,可让更多外地陶艺家在石湾发挥各地的艺术特性,让陶艺在此绽放异彩。
接下来,积极连接粤港澳大湾区资源,也是工场的计划之一。“希望我们能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内,以‘陶艺+’为主题的文创孵化基地。”何江海表示,工场将以陶文化作为切入点,引进大湾区内更多的陶艺+灯具、陶艺+家居、陶艺+动漫、陶艺+功夫等元素,实现跨界合作。
连接资源,以陶文化体验基地“走向湾区”
透过创新工场二楼一大片的玻璃,设计师可俯瞰一层的观光体验工场,观察到作品从翻模、修胚、上釉、烧制到包装等生产的全过程。
这个观光体验工场,不久前迎来了200多名参加禅港青少年陶艺夏令营的青少年。这些青少年在此学习体验3D打印技术和石湾陶制作工艺,还亲自动手捏陶,创作陶艺作品。
据介绍,该工场目前正围绕自身及中国陶谷的文创旅游元素,连接更多资源,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内“学、住、吃、游、逛”的一站式陶文化体验基地。
“这次中国香港学生体验游是一个尝试。”何江海介绍道,工场专门开设了暑期“陶艺特色学习体验班”,课程针对有意学习陶艺捏塑和陶瓷篆刻的初学者,给予专业系统的培训,并注重技法的教授,专业导师用多媒体、外出调研等方式结合实践课程,让学员开展深度的陶艺创作体验。
据悉,目前工场的投资方广东陶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还正在与禅城区文体部门、中国陶谷、马蜂窝以及本地的旅行社一起联手,围绕佛山陶文化体验,策划一系列陶文化深度研学游的旅游产品。
【记者】李晓莉
【拍摄/剪辑】李晓莉
【作者】 李晓莉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