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李飞飞的人工智能团队为了让计算机变得更聪明,用近10亿张图片组建“题库”,并由5万众包工作者分担这一劳动量。
谁能想到,曾经让硅谷精英李飞飞头疼的“AI标注”项目,在中国贫困县里生根发芽了。近日,全国首个“人工智能产业扶贫孵化空间”落地贵州万山区旺家社区,首批拿到结业证书的人中有24名为贫困女性。
贫困地区与人工智能,这两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概念,如今正在全球各地紧密结合起来。印度胡格利河岸附近,已有460年轻女工投身计算机视觉标注一线。她们改变自身命运的同时,推动着自动驾驶和AR技术的发展。
而在中国,由支付宝公益基金会、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AI豆计划”也在为贫困女性拓宽就业渠道。
“希望她们在新农村的‘家门口’实现就业,不再因迫于生计外出打工,而和孩子、亲人分离,同时还能掌握一项新技能,有个人发展提升的机会。”支付宝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李姗表示。
走出大山做起“人工智能培育师”,科技为贫困女性带来哪些变化?
单亲妈妈陈连艳,此前是一种教师,为偿还给孩子治病的高额债务,曾打三份工。为陪伴孩子,转而成为了能在家门口工作的“人工智能培育师”,她表示:以前是教孩子们认识世界,现在可以教人工智能更准确地认识世界。
返乡大学生、第一代留守儿童吕折,为照料老人,同时也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告别“留守”,毅然加入家乡的“AI豆计划”,这份职业的可能性,让她看到了不一样的未来。
重庆妹子刘冬玲,因贫困只读到了初中。漂泊多地打工,一年到头,也只能是暑假与孩子相聚。而今,从事AI标注的她,拥有了一份稳定收入,未来也要把孩子接到身边。
留守妇女张金红,在成为AI培育师前,在家里专心带了半年孩子。她从事的人工智能工作,也让女儿心生向往。让张金红更高兴的是,“小孩看着我学习,有些东西学得比我还快”。
总的来说,阿里巴巴“AI豆计划”不仅在一定程度地缓解贫困地区的留守问题,而且“人工智能培育师”作为一个新职业机会,它不仅拓宽了母亲、孩子两代人的眼界,更让贫困山区的人民对这个世界又多了一点认识。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