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英国留学7年后回国创业,他开启人工晶体的智能化之门

对于全球4.22亿糖尿病患者而言,吃饭是一件很麻烦的事,而且这种麻烦是恐怕难以避免的。多数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天多次刺破手指检测血糖:每次餐前1小时,他们通常需要用手指针刺检测测量出体内的血糖含量;餐后2小时还需要手指针刺检测,以确保体内的胰岛素含量保持基准线。如此繁琐的过程让众多患者苦不堪言,谁会想每天用指针刺手指呢?况且还有感染的风险。

担任原金科技医疗设备研发技术总监的王文骥对糖尿病患者的痛苦深表理解,他告诉创成汇:“我的多名亲属、好友都曾与我交流过传统生理参数测量方式的不便之处,像常见的测指血法为有创监测,既有痛感又有感染风险。他们也向我倾诉了每餐之前估算食物含糖量的辛苦,无异于在做一份兼职工作。”

智能人工晶体项目创始人、原金科技医疗设备研发技术总监王文骥

身边亲友对准确、无创的生理参数检测设备的强烈期待极大激发了王文骥的研发动力,他希望贡献一份力量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便。

血糖会随着吃饭、运动和其他日常活动而变化,那么持续的血糖检测则很有必要。王文骥决定从智能人工晶体做入手,在国内外医疗技术领域中,人工晶体仅单纯作为了一种治疗白内障或高度近视的可植入光学设备,王文骥创新性地提出在人工晶体平台上搭载电子设备,用于检测血糖、眼压、体温等生理参数。

2010年王文骥前往英国卡迪夫大学留学,此后7年长期从事医学电子专业研究,期间他首创“智能人工晶体”,并通过多年相关模拟及实物实验验证了智能人工晶体平台的优越性。王文骥向创成汇表示,智能人工晶体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产品的生物相容性良好,植入眼内后每次的生理参数的读取均为非侵入式,植入位置最浅,尽可能降低了人体组织的吸收作用对无线能量传输效率的影响,可以实现24小时连续监测并反馈血糖、眼压等重要生理参数。二是无线供电系统避免了额外电池置换手术带了的感染风险。三是晶体使用石墨烯基天线阵列使智能人工晶体具备足够柔性,可小切口植入,减轻术后的不良反应。四是晶体采用的丙烯酸酯外壳能降低后发性白内障及眼内炎的发生率。

王文骥在人工晶体平台智能化处理的相关研究,以及人体组织和人工晶体材料的电气及理化性质研究,填补该领域国内空白。放眼全球,目前仅有谷歌曾经研发过与之类似的智能隐形眼镜,不过2018年11月时,谷歌生命科学部门发表声明宣布暂停已经进行了4年的“智能隐形眼镜”的开发,原因在于谷歌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检测到的泪液葡萄糖浓度和血糖浓度之间缺乏足够的一致性,无法满足相关医疗设备的需求。此外谷歌还透露“通过探测和传输眼睛周围的数据,已经发现了其他潜在的机会”。虽然谷歌尚未明确指出何为“潜在机会”,但王文骥推测这极有可能是指“智能人工晶体”。

研究出成果后,王文骥一直在考虑产品投产上市的相关问题。在英国学习生活了7年,王文骥深知英国薄弱的产业链无法满足起智能人工晶体的产业转化需求。

王文骥分析:“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国的产业链更为完整,更加有利于创业团队将技术转化为产品。而且中国地方政府,尤其是长三角及珠三角等地区对创业团队的政策支持力度很大。”在获悉国内各大城市对创新创业团队的政策支持之后,王文骥最终选择了回国组建团队创业。目前团队核心成员包括王文骥在内共4人,都是在各自专业领域内皆取得了不俗成绩的佼佼者。

团队主要成员合影

智能人工晶体作为植入式的医疗器械,在获批上市之前仍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临床检验。王文骥计划完成相关产品的审批与注册,并在2021年将产品正式推向市场,同时为第二代智能人工晶体产品进行专利布局。不过,王文骥坦言:“产品上市推广初期可能会面临不小的挑战,如果消费者接受度不够会导市场疲软。”

慢性病患者的医疗数据对无论是对患者和还是社会来说都非常重要。以智能人工晶体做开端,王文骥希望为智能化可植入设备的产业建立打下基础,从而推动大数据医疗的新发展。

我国人工智能的生理参数监测设备发展仍然比较滞后,指血测量等传统监测方式仍占统治地位。但王文骥坚信:智能人工晶体终将改变糖尿病患者的生理参数监测方式,将血糖的监测变为无创、无痛、快速的信息读取过程。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23A0F5VC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