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人重要,还是人工智能重要?
AI: 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近日,和老友聊起了人工智能与工业融合的话题。他是资深的IE工业工程师,目前在一家知名制造业担任生产副总,他提到一个简单的诉求。如果一个月不在工厂,那么他的工厂能否正常高效的运转?人工智能可以帮他做点什么?
我想,这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2017年12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深化发展智能制造,鼓励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各环节的探索应用,提升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创新能力,培育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
说到底,制造业转型升级,是要做到知识积累加速,人工智能的使命,是要使人从重复和繁重的计算、沟通的过程中解放出来,去完成更高维度的思考和价值创造过程,这个意义上来讲,人工智能的本质是辅助人,而不是替代人。但这种过程中,让一部分工作必然会被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所替代,其中一些职业也自然受到冲击,诸如一些传统知识服务行业会加速淘汰和升级。
或许我们可以从一些制造业痛点和解决思路,举一些例子说明AI人工智能应用的方向,比如:
1.设备维修和维护辅助方向。更好更快的判别和处理故障,是设备维修亟待解决的痛点,而维修工匠在企业维修和工业服务领域都是稀缺资源,对于维修技能参差不齐、维修人才出现断代风险的现状条件下,这对于处于智能制造转型的中国制造业可不是一件好事。如何从海量历史维修记录、技术资料、图纸、经验等数据中,通过人工智能学习,用于辅助维修人员和工程师,更精准的识别和诊断,从而缩短维修时间,提高预测性维修的准确性,是非常有价值的应用方向。
2.计划排产与生产异常识别方向。生产效率是制造业普遍关心的问题,OEE在十年前并不太被认知,而近两年OEE却开始提得过剩了,但始终少有服务商能准确采集到OEE数据,这其中的关键是标准工时制定的合理性。当人工智能能从历史生产周期数据中,自动识别并定期纠正出每一个产品系列的标准工时后,OEE效率就能做到客观和公正的反映出来,这无论是对于实现智能排产,还是基于多维度的效率分析,异常原因识别和跟踪观察,都将产生颠覆性的改变。
(备注:OEE是生产效率数据,而非设备效率数据,这是非常重要的识别,我们可以利用设备可用度去反映效率损失中关于设备效率损失因素,但绝不能用OEE去衡量设备管理水平。)
3.数据驱动决策方向。这是一个很广义的数据处理方向,传统的BI分析只是图标呈现异常结果,但并不能做到对异常的解读。而AI分析与BI分析最大的差别,在于AI人工智能分析能理解数理逻辑,智能解读这些图表,告知决策者出现这些数据表现所反映,什么样的问题是最影响盈利的,原因是什么?建议什么样的对策,这是每一个企业都非常关心的话题,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意义的数据驱动决策。
……
当然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探索,仍然属于初级阶段,除了解决这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以外,在将来工业互联网时代,当数据纬度延伸到B2B供应链端时,人工智能应用的场景将远远超过我们的设想,比如供需智能匹配、质量智能比对,应用于供应链金融的智能判定等等。尽管如此,前期一定要立足于制造业用户自身痛点的解决,而不是好高骛远的认为,我要搭建什么样的智能平台……
在与工业领域融合方向,不要和人工智能玩小聪明,不然他真会告诉你:“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参考阅读
制造业用户工业服务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如何挖掘制造业用户的工业服务需求?
如何优化供给,用什么样的形态和形式来实现?
参考文献
杨明波,刘华,郭显昌.数字化工厂+工业维修服务体系[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苗圩 亲自推荐
第一本提出数字化运维、赋能工业制造业转型,立足工业服务生态、工业互联网发展方向应用书籍。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