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依赖人类的技术想象力 用“设计”在科学与艺术间架桥

你听过《阿姐鼓》吗?你看过《梦想改造家》吗?你能如何想象建筑、声音与视觉艺术的跨界?

8月25日,在上海国际科普产品博览会现场,第二场新民科学咖啡馆特邀跨界声音艺术家、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客席教授、“sound lab 声音实验室”联合创始人朱哲琴,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长娄永琪教授与主持人骆新共话设计——有一种桥梁名叫设计,通往科学也通往艺术,用最富有创造力的形式将两者融为一体,设计驱动型创新是科创上海的珍贵财富。

“设计为什么重要?”娄永琪向听众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从“工业经济”时代的配角到全球知识网络时代“体验经济”的主角,设计已经从幕后走向了台前。“设计是研究人的需求的学科,它处在创新链的前端。”就像戴森的无叶风扇,没有叶片让风扇变得更安全;而通过专利技术,无叶风扇又能带来更舒适强劲的凉风。“这就是设计与科技的结合。未来,设计将与科技一道,共塑企业竞争力。”

在人工智能时代,相当一部分设计会被机器取代,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娄永琪讲述了一把琴的来历。“我国著名琵琶曲《高山流水》描绘了‘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的场景。创意学院的郁新安用算法将琴声转化为溪水的纹理,并且使用数字技术,将之凝固。”娄永琪教授介绍,“针对传统国乐特殊的频段分布,我们对乐曲分段采样,并通过采集的数据获得类似水墨或木器表面不断变换着的纹理,使人不仅可以听见,还能看见‘声音’。”在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有不少通过设计让城市更美好的实验室,它们的本质无一例外都是科学实验室。“人与人工智能的协同会成为未来设计的主要方式。”

跨界声音艺术家朱哲琴同样对设计与科技有着深切体会:1992年她的个人首张专辑《黄孩子》用的是中国01号合成器,《阿姐鼓》则使用了电脑制作。“目前我的sound lab 声音实验室也在致力于用数字化的语言探索自然有机的美好形态和组合方式。声音和物体之间有着多种多样的互相转化方式,我们希望让人们不仅能听见声音,还能看见、触摸甚至佩戴声音。”

在主持人骆新眼里,设计则是追求创造有利于人们沟通理解的新语境,依赖于人们强大的“技术想象力”。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董纯蕾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26A0MJ2O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