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VR
作者 耐德佳市场营销总监 焦亚超
2019年是AR眼镜硬件爆发的一年,这个爆发主要是体现在亮点:
一、面向C端产品的出现
首先要归功于Sony将MicroOLED屏的亮度提升了近10倍,达到3000cd/㎡,这就让光能利用率很低(10%)的BB光学方案起死回生,在原来只有300-500cd/㎡亮度MicroOLED的时候,BB方案的入眼亮度只有30-50 cd/㎡,虚拟影像会显得很暗,观感非常不舒适。提升后显示效果明显提升,满足了需求。
其次要归功于前人的技术积累,这种BB光学方案AR眼镜,在3年前ODG公司就已经采用了,并且申请了相应的专利,主要是针对B端客户。ODG当时也是红极一时的明星AR创业公司,曾在2016年融资5800万美金,但在落地过程中出现了困难,量产性和舒适度不足,并于2019年初宣布破产,其中大部分专利被微软和Magic leap买走。另外近两年异军突起的nReal,凭借优秀的ID设计能力,让AR眼镜重量轻且时尚,十分贴近普通太阳镜,再加上他们优秀的市场宣传能力,等于定义了一种产品形态,因此很多AR整机公司纷纷效仿甚至抄袭。
二、AR眼镜嫁接手机移动端生态
这是在手机品牌厂商需求+成本控制/重量控制+数据传输技术(Type-C)等几个综合因素合力促成的。
首先,手机的销量增长率下滑,各大手机厂商急需寻以手机为计算平台核心的配件产品,来丰富销售品类,提高客单价。因此,AR眼镜是一个相对不错的选择,但目前来看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作为手机配件,一般单价比手机本体还贵,有些喧宾夺主了。
其次,AR产品自身的选择,控制成本控制重量。2017年,大家在宣传的概念是“AR眼镜,是未来替代手机的人机交互新产品”。等真正落地去做的时候发现,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根本无法实现。因此,AR需要嫁接在现有的运算平台生态上,省重量、省成本。成本决定售价,而价格决定市场需求,这无需多说。单拿出重量来说,不同于手持设备,头戴设备的人机工程设计非常难,“每一克都很重要”,因此把运算平台与电池放在手持端,或者手机移动端,是很好的选择。
第三,Type-C为主的数据传输形式的普及,让AR显示和交互对大数据量的需求得以满足。另外高通的XR芯片也促进手机和AR眼镜直接的融合。
2020年,是交答卷的一年。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虽然,目前100g以内的眼镜式产品纷纷涌现,但我不看好。虽然,企业一片喧嚣,但真的走向消费端后,问题自然会出现。耐德佳从事AR光学和整机研发将近4年时间,我们自身和在客户项目上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经验,那么我们就简单预测一下会出现的问题:
1、 功耗高,续航差,寿命短。前文提到MicroOLED屏的亮度确实高,但是功耗也是成倍的增长,3000毫安电池在此类AR眼镜正常运转状态下,大概30分钟左右就没电了。同时长时间以高亮显示,Micro-OLED屏的寿命也会缩短,让整机的总体使用寿命缩短。
2、入眼亮度低,使用场景少。如前文所讲,采用这种光学的AR眼镜光能利用率低,虽然高亮屏的出现,让显示效果得到了改善,但由于最大入眼亮度只有300cd/㎡,只能局限于室内场景,环境亮度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基本上放弃了室外场景。因此,应用场景的不丰富,也降低了设备本体的价值。
3、看起来轻,戴起来重。重量在90-70g,虽然看起来很轻,但不同于头戴式(重量在头围上),重量都在鼻梁上,其实消费者佩戴不了多久。这方面无需赘述,大家找个墨镜在配重几十克,模拟一下,看看能否坚持30分钟以上,如果考虑到上文提到的30分钟续航,那么两个刚好配合起来了。
4、与用户的近视镜不能共生。说到佩戴,还需要提一点,即用户是否能佩戴自己的近视镜。这种AR眼镜的光学,与用户佩戴的近视镜是起冲突的,因为该AR眼镜在眼睛与光学之间的距离(出瞳距离)只有1。3cm左右,没有充足的空间给近视镜。不同于国外,国内用户患近视眼的概率很高,因此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当然,也有公司采用让提供近视镜夹片的方式解决,但毕竟不是根据用户个人情况定制的,使用起来会十分不舒服。
5、耐候性,这一点很重要。这种AR光学的反射膜系都是暴露在外,容易发生脱落现象,只要脱落,AR光学显示模块就等于废掉了,维修难,替换成本高。
6、价格高,手机厂商难以发力。平均3999-4999元的价格,这是买高端手机的价位,与作为手机配件的定位是矛盾的。
7、手机适配具局限性。这种AR眼镜一般需要具有DP功能的Type-C接口的手机,这种手机都是各大手机商场的高端机型。因此5000元的手机+4000元的AR眼镜=9000元的组合套装,算起来还是挺贵的。而所谓的3999元的价格,看起来比原来动辄上万元的设备降低了很多,但算完之后发现,这就是一个数字游戏,是成本转嫁,而非真正降低消费者的进入门槛。
因此,综上来说,明年的趋势就是交答卷的一年,至于今年这种产品形态趋势能考多少分,我们拭目以待。在用户面前,任何概念的泡沫都会被逐一刺破,因为他们总会给出公平的反馈。当然,这是每一种新技术必经之路,要经受住市场和消费者们一次又一次的苛责和洗礼,才能促进我们AR从业者认真踏实做好真正符合消费者习惯,解决消费者痛点的AR产品。
另外,如果预测趋势的话,我们应该看一下大厂的选择。从我们这些年服务大厂的经验来说,他们都是理性的,是系统分析的结果。比如,就功耗一项,很多大厂就不会选择目前的产品形态。当然,目前大厂基本也没有在AR消费端产品有大规模性的尝试,在伺机而动。珍惜希望在AR领域的创业同仁们,在越来越短的窗口期中,开发满足需求且能落地的AR整机产品,储备好干粮,接受未来品牌大厂的冲击,“巨头们留给创业队的时间不多了,没时间玩儿票了。”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