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这时候谈隐私,原本就是笑话

人人皆可计算,处处皆是算计。

“隐私”本是个人权利,而置身于大数据时代,“隐私”反而成为公有财产。光天化日,也许人人都在裸奔。

时至今日,何止隐私,几近侵犯?

“仅需一张照片,出演天下好戏。”

这几天,AI换脸软件ZAO的热度,大家有目共睹:

从8月30日发布1.1正式版本,第二天迅速抢占App Store免费应用总榜第2位,一夜爆红。此前引起争议的“霸道条款”也进行修改,更新隐私协议,并且开放注销设置,试图打消用户关于”安全和隐私“的顾虑。

我们有没有可能保有隐私?

如果有可能,世界会怎么样?

安德雷斯·韦思岸(Andreas S. Weigend,亚马逊前首席科学家,Social Data Lab创始人兼负责人)认为这仅仅是一种天真的假设,在2017年的一次演讲上明明白白地说:

“我们应该接受这样的现实——我们没有隐私。”

在我们对个人隐私引起重视时,他的这句话简直比我们知道自己隐私泄露还可怕。

安德雷斯·韦思岸拥有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早年因为“人人网”的投资经历,让他在“数据科学”这一领域深研,通过数据研究社会的互动,和物理学的知识背景也不算跑得太偏。

说出这句“我们没有隐私”时,他的神情并不悲观,相反,像是洞见一个真相:

在电子世界,一场名为“社交数据革命”(Social Data Revolution)正在发生。

“社交数据”听起来陌生,但在生活中,这些场景你都深有体会:

比如,你准备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不知道路线时,准备求助地图导航,为了导航功能服务于你,你要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吧?

你想在电商平台上购物,对商品的质量和真伪没有把握时,是不是会参考买家的评价?

和朋友约好外出吃饭,对琳琅满目的店铺举棋不定时,你点开大众点评,从口味喜好、距离远近等因素进行筛选。

你大概以为你只是输入自己关心的内容,而恰恰,这些你感兴趣的信息,正是创造和分享社交数据的体现。在社交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创造和分享数据,这是“社交数据”(Social Data)的第一层含义

“社交数据”(Social Data)的第二层含义,是体现人际关系结构的社交图谱,像美国的Facebook,国内的微信都是这个社交图谱上的不同板块。

“这个世界本质上存在着一个涵盖七十亿乘以七十亿条连接的图谱。”正因如此,在电子世界,社交数据是信任感的来源。

于此,安德雷斯·韦思岸提出,“数据读写能力”(data literacy)是现如今我们应该具备的一种技能。

解读数据背后的意义,对于个体来说,它有助于我们做出更好更优的决策;对互联网公司来说,有利于掌握目标人群的偏好和习惯,有针对性地提升产品体验。

你和苹果的语音助手siri聊过天吧?

想想你在百无聊的时候,和siri进行语音聊天,你会被它出其不意的回答逗乐,不是机械的小助手,感觉它“挺有人情味”。这背后其实是苹果承包商的推动,他们对手机用户的语音记录进行收听和分析,方便对语音助手进行优化。

只不过收听这一操作,并没有在消费者的隐私条款中明确解释,消费者并不知情。

这一代互联网世界,是无法对隐私做出真正意义上的保护的。

当我问siri关于隐私泄露时

隐私和安全问题像是被强按着沉进水面之下的瓢,在大数据时代这片汪洋中,个人信息泄露的事件一出,隐忧和焦虑才又浮出水面。

而再把时间往前推,2018年,facebook出现严重的用户数据泄露,还由此引发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删除Facebook”网络活动;8月,有网友发帖称售卖华住旗下所有酒店数据;2017年,美国五角大楼意外暴露了美国国防部的分类数据库,其中包含美国当局在全球社交媒体平台中收集到的 18 亿用户的个人信息。

在大数据时代下,我们的隐私像是暴露在针孔摄像头之下,你不知道监控在哪儿,但是你的一举一动无所遁形。

随意下载一个app,轻轻一点“同意/允许”选项,都有可能为以后的信息泄露埋下隐患。无数次用户信息泄露事件也提出了另一个新命题:数据的主权

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数据被人拿走,而实际的情况是一旦和世界产生连接,我的你的他的交易数据,都会被监管和调用,这是现实。

如何调和这种矛盾?

“不用玩零和博弈,是可以实现双赢的。”

这一“双赢”的意思是,我们的个人数据被调用,但是我们其实还是拥有它们,而不是像自己拥有一个苹果被人拿走就没有了。

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要如何保障信息是在未被复制的情况下被调用。还是有些抽象是不是?

矩阵元创始人及CEO孙立林在另一场演讲,其实呼应了安德雷斯·韦思岸提及的问题,他认为对策有三:

一是我们提交的数据应该被加密,二是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需要使用这些加密数据时,使用前必须征得同意,三是这些公司因为使用这些数据而有所收益,理论上要和数据的主人分享

对策还没实现时,本身也成为问题。以上三点,其实是这一代计算架构还没真正实现的,这也正是下一代计算架构致力解决的方向。

安德雷斯·韦思岸眼中的这场“社会数据革命”,可以“一起去创造我们可以创造出新事物的可能性”,这是他作为学者的一份浪漫。

不过对于“不会有隐私”的事实,作为独立个体的我们还是无法摆脱隐忧。

做个完完全全的“透明人”,在整个网络的凝视下裸奔,无异于活在一个看不到边界却又强烈压迫的牢笼,甚至比乔治·奥威尔描述的《1984》还恐怖。

我们祈愿这样的一天不要到来。

参考资料:

[1] 安德雷斯·韦思岸:接受现实吧,我们终将没有隐私 | “造就”演讲第151期

[2] 孙立林:这个没有隐私的时代,只有这个办法可以终结它 | “造就”演讲第276期

撰文丨林阿闹

配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被隐私泄露困扰过吗?”

- 留言给我们

如果喜欢,点个在看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905A0OJPW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