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敏捷开发是一种过程控制论,通俗的说,就是一种做事情的方法。
1. 它适用于软件,因为软件是软的,可以改。要是硬件,改起来就没那么方便了。 2. 它适用于客户不知道自己要啥的情况,其实,这样的客户占绝大多数。因为客户不知道要啥,所以你需要不断帮客户弄明白他到底想要啥。。。换句话说,你需要和客户沟通,合作,倾听反馈,持续改进。。。 3. 它适用于竞争激烈的市场,这样的情况下,赶在竞争对手前交付一个不完美但至少能用的产品非常重要。 4. 它适用于快速变化的市场,你在埋头造一辆汽车的时候,客户已经想开飞机满天飞了,这就需要你能一步步的把汽车改成飞机,还能按时交付。 5. 它适用于在一个地方办公的小团队,一般10个人以内。这样能使敏捷中主要的沟通方式“Face to Face” 是可行的。
其次,敏捷开发是一套工具集,里面有形形色色的工具,你可以不搞敏捷,但可以用那么一两个来提高工作效率。
比如: 1. 站会:三个问题,简洁有效的小团队沟通方式 2. 看板:直观反映工作进度,反映流程遵守情况,反映流程缺陷 3. 演示,计划,反思会:适合于小团队的协作和优化反馈方式 4. 用户故事:站在用户的角度讲需求 5. 持续集成:随时高质量交付的基础,有利于应对变化剧烈的市场
再其次,敏捷开发是一种企业管理方式
比如: 1. 一线员工可以同时是架构师,Scrum Master,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发挥了他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创新和效率 2. 敏捷不专注于敏捷团队中个人的绩效考核,而更多的侧重于整个团队的绩效,更好的避免了KPI驱动模式。 3. 把大项目拆分成小项目去做(每个Sprint都是一个迭代,需要输出一个高质量的版本,相当于完成一个小项目),把bug的生存期控制在一个迭代以内,降低了风险,也减少了后期改bug的工作量。 4. 把数十人的大team 分成几个敏捷团队,这几个敏捷团队的Scrum Master/PO再组成一个更高一级的敏捷团队,利用站会,反思,看板等等敏捷元素,可以避免数十份邮件也不能解决一个小问题,大家互相踢皮球,沟通不畅的大企业病。
5. 老板可以是最大的PO,他给下面的高管讲idea(User Story),定期检查Demo,把控产品用户体验,负责和外界的沟通合作-----比如乔布斯,360的周鸿祎等。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