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契·机”——2019中国餐饮供应链新生态大会上,数十位嘉宾济济一堂,共同围绕餐饮供应链及行业发展进行深度探讨与分享。本文为中国零售业生鲜管理研究中心唐功满在大会的“新消费机遇,寻找下一个大单品的机会分论坛”的主题演讲实录。
中国本年度经济与餐饮市场发展状况
大家好!我从事零售时间不长,从1992年到现在27年的时间,在日资企业工作了15年,原伊藤洋华堂生鲜采购负责人。
趋势:国内不管是餐饮业,还是商超业都强调短、平、快,有没有弯道超车,有没有捷径。但是,日本恰恰相反,日本是慢一点再慢一点,强调工匠精神,几辈人、几十辈人就干一件事。世界上超过百年的企业排名第一的就是日本,一共25421家。
今天下午分论坛的主题是新消费趋势,把握消费升级,实际上我们在寻找爆品,本质上实际是:商品和服务。我曾经问过我的老师,日本东京国立大学75岁高龄的教授,什么叫新零售?他蒙圈了说你等一等,他用了一个月时间来回答我,事后我非常感动。他为了搞清新零售,前后两次来中国考察,他说:“中国创新能力第一,日本已经落后了五年,日本还没有进化到这个程度。”
什么叫消费升级、什么叫消费降级?我觉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做餐饮也好,做零售也好,都是有据可循的。首先,从零售角度来看,三四线地区人口巨大、消费不断升级。我是北京人感受非常深,北京市场从零售角度已经饱和。另外,线下生鲜零售还是主流,线上生鲜增长购买的趋势比较迅猛。
这几年,大部分平台的采购以价格因素为主要决定因素,只有少数比较好的平台会结合土壤结构、水源来衡量产品的品质。平台的核心是产品,产品是否有说服力,首先看土壤。举个日本土壤的例子,日本果园有机物含量平均6%,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国内是多少呢?有高有低,平均是1.5%。我们通过有机施肥落叶还林,最大限度合理负载,一般情况下,一年能够增加有机物含量0.1%,所以说这个差距太大了。
无论平台也好、营业场所也好,渠道原来是有什么货就卖什么,现在是消费者主导市场,需要知道顾客需要什么。中国创新能力确实强,现在店铺可以“人脸识别”,你在店里买什么东西,来过多少次,包括一个月来多少次,一个清单马上就出来。但是,我觉得过分高科技可能会影响实体的零售店,甚至餐饮业。
另外,零售商如何提升线上、线下的竞争力。我记得我15年前第一次去日本超市,我做鱼科采购的时候老板就告诉我,嗅觉、触觉、味觉、酸甜苦辣,从现在开始不允许用形容词来说。比如辣椒的辣度:一个辣椒、两个辣椒、六个辣椒、变态辣椒是不够的。日本早在之前就把辣度称为Scoville Heat Unit(斯高威尔热度单位),一定要说你吃了多少Scoville Heat Unit的辣度。
除此之外,不同的年龄段跟生鲜商品的不同关注点是不一样的,18岁到20岁关注什么?20岁到30岁关注什么?30岁到40岁或者55岁到60岁关注什么?顾客都是可以研究的,但是顾客是变化的。
再给大家分享一个日本的案例,日本随便一家超市蔬菜至少有300个以上SKU(最小存货单位),一个白萝卜可以分成五个单品在卖。哪个适合做汤?哪个适合做凉拌?哪个适合做炒菜?它直接给你设计好菜单,一目了然。
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回流,叫外卖的频率在降低。我在北京,比较了解北京的年夜饭,现在大餐厅年夜饭慢慢在减少,因为大餐厅的年饭没有家庭的气氛,没有孩子跑来跑去,没有老人休息的地方,没有家庭的味道。所以在回归了。回归需要什么?需要简单的食材,简单的加工。
谢谢大家!
整理|杨柳
编辑|非非
我就知道你“在看”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