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常常将好文收藏到「稍后阅读」,然后就「再也不读」?不知道你的收藏夹中累积了多少文章?这功能看似很贴心,实质上却是一个阅读黑洞,让你不断「Read Later」,然后就「Read Never」。
而如何更有效率地阅读并吸收网络上的各种「碎片化信息」,便是我们今天的议题。
一、订阅你的信息源
如果你目前正处在寻找信息源的阶段,建议使用feedly透过关键字与标签,找到自己喜欢的媒体平台;如果你想专注自己想要发展的领域,建议砍掉与想专注领域无关的资讯来源。
通过feedly,找到适合自己的信息源
最后回归到Reeder的RSS订阅
有小伙伴可能会疑问,我为什么不推荐 Flipboard?原因很简单,它是「聚合式订阅」。也即你选定某个领域(比如科技、生活、时尚等等),系统会按照某种算法把内容推荐给你。
聚合式订阅听起来似乎很好,但实际上却十分危险。因为你会渐渐变得「不需要管文章从哪来,只要有内容跳出来就行」。而要成为专注的知识管理者,必须先弄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到底喜欢什么?因此RSS的主动式订阅才是适合知识管理者的订阅方式。
Reeder的阅读界面
支持RSS的Reeder软件,除了字体可以自定义以外,文章的读取速度也很快。点击标题就能前往原始网站。同时,Reeder也有标签功能,整合信息也会因该功能变得高效。
另外,我也会在Kindle上订阅一些适合沉浸式阅读的深度内容,以及优质的英语阅读内容(因为Kindle的取词翻译实在太方便了)。具体你可以在精选君的公众号「Kindle精选」(ID:KindleTop)中,把Kindle变成高效的RSS阅读器。
二、选择适合你的「稍后阅读」工具
在稍后阅读工具中,目前市面上完整度(阅读体验、整理方式与第三方应用整合等)最高的工具是:Instapaper、Pocket。
上面这张图我把两款软件最常用的功能,以及差异之处列了出来。看起来Instapaper 略胜一筹,但Pocket的标签系统最终让我坚定了使用它的决心。
因为相比Instapaper的资料夹分类,Pocket的标签层级与桌面版APP,才是打造高效「稍后阅读利器」的关键。
我目前的标签层级是(仅供参考):
0-0 个人管理
0-1 思考
0-2 书评
0-3 职场工作
0-4 观察
1-0 行销
1-1 SEO
1-2 内容经营
……
使用Pocket建立的「稍后阅读体系」还会具备以下三个优点:
1.通过打造适合自己的标签体系,需要的文章能第一时间找到;
2.专注阅读:使用桌面客户端阅读,可以减少浏览器中的诸多干扰因素;
3.同一时间阅读同标签同类型的文章:绝大部分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在你接触的不同资讯碎片、知识的举例方式中得到理解。
三、加工信息,产出观点
我一般会在早上06:30到中午12:00时间段花30~60分钟处理信息源,将其初步筛选以及用标签分类。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个看起来不错的内容都要保存下来。真正有效的方法是通过Pocket标签系统,断舍离并专注你真正需要的内容。
每天晚上,我会把所有今天加注星号的文章进行处理。此时我用到的工具是有道云笔记和OneNote。
其中,有道云笔记适合处理无需太多整理,内容联系不大,信息密度不高的笔记。OneNote则适合处理需要深度加工、内容多且庞杂的专业性知识,或者更强调积累的知识。
四、小结
为方便大家理解,我将文中的阅读系统总结为一张图:
碎片化阅读的管理流程图
最后,在制定上述阅读系统之前,还有一件我们必须要完成的事:明确好自己的问题和需求。这是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正如「先知道自己有要吃鱼的需求,才去做钓竿」一样,事实上,只要需求足够明确,工具基本上是非常好找的。而脱离需求纠结于各种工具,则是建立高效阅读系统之大忌。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