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一年多前上市之后,网易的武侠网游《逆水寒》就一直争议不绝。一方面,玩家对游戏的画面和细节设定大加赞赏,另一方面,关于游戏很花钱的传闻也一直不断。网上很多关于《逆水寒》的传言,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家里没矿不能玩"。
早期《逆水寒》的经济市场确实非常极端,造成这一现象的,跟早期游戏中各个资源产量偏低、但是受游戏吸引入驻的大佬们却疯狂收金非理性消费哄抬起了物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年王思聪玩《逆水寒》时,雇佣了多人专职为其收购游戏中的货币,动辄用十几万的现金扫货,让整个服务器玩家为其打工的同时,也严重摧毁了游戏原本的经济生态。虽然如同王思聪这样的土豪玩家不会考虑"性价比"的问题,但落到普通玩家身上时,生存问题就变得十分严峻。
因为游戏中的经济产出问题,让早期《逆水寒》的玩家们走了不少弯路,积怨之下,玩家们甚至在今年4越展开了声势浩大的"问责策划"行动,迫使官方修改了游戏思路,以"增产降消"的思维展开了结构性改革。其后,游戏每周更新都会围绕这一思路进行诸多更新,丰富了游戏中货币的产出、增加了诸如"一键重锻"等改变游戏道具核心的利民设定,让《逆水寒》彻底转变成了一个"只要花时间就必然会提升"的养成游戏。
自从《逆水寒》在进行结构性改革以来,不少玩家明显感觉到游戏中的消耗有明显的减少,同时副本中的材料也有所增加,回顾"一键重锻"系统上线后自己的装备从一身红装变成了此前不敢奢望的百炼成装,也让玩家们感受到了《逆水寒》官方的诚意。
更难能可贵的是,游戏官方对于"增产降消"的改革思路一直在持续着,尤其是近日更是开放备受好评的"成名赏"系统,让玩家们可以根据已经提升的战力获取海量交子袋、玉石等诸多奖励,很多玩家依靠成名赏愉快的提升了数千战力。这一系统不仅打动了许多老玩家回归游戏,还吸引了大量萌新涌入。
不过,很多慕名而来的新玩家,对于《逆水寒》的认知还停留在过去,不少玩家仍然担心游戏太过氪金,甚至有人提出"每周投入100元人民币能活得下去吗?"这样的问题。面对这样的疑问,很多玩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经过一系列改革后,如今的大宋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家里有矿才能玩的网游,而是变成了亲民的大作。逐渐稳定的经济环境,让大部分玩家从在夹缝中生存到有了结余可以卖金赚外快,甚至节省出了不少点卡钱。这样减压后的大宋,真香!
从有矿才能玩,到少花钱也可以轻松玩,《逆水寒》的玩家口碑能够获得如此剧烈的翻转,跟官方痛定思痛的执行结构性改革有最直接的关系。随着游戏的进一步更新和优化,大宋江湖应该能表现得更加平易近人、更加被玩家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