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凌晨,北京朝阳区慈云寺北里118号苏宁中心写字楼17层灯火通明,敖铭和他的团队正盯着1万公里外进行的2019-2020赛季英超联赛揭幕战。
今年46岁的敖铭喜爱摇滚音乐,工作之余会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出去踢足球。不过,支撑他熬夜的可不仅仅是对足球的热爱,他入职苏宁体育已有1年零8个月,是苏宁体育集团足球事业部副总裁,要指挥数百名员工实时直播英超比赛。
近年来,类似的赛事转播在苏宁、腾讯、阿里等巨头中不断上演。伴随着拼抢版权的加剧,如何盈利成为难题,巨头们也从过去单纯依靠资本获取赛事版权,开始思考如何从体育赛事本身衍生出商业价值综合开发运营。
锁住球迷
“相较于国际上其他三家(SkySports、BT、NBC),PP体育在赛事转播、制作水平上已经与其不相上下。”敖铭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作为英超版权合作伙伴,苏宁体育旗下PP体育将直播本赛季全部380场英超比赛。此前,PP体育以7.21亿美元拿下2019/2020-2021/2022三个赛季英超在中国内地与中国澳门地区的独家全媒体版权。
经过多年耕耘,PP体育在赛事版权运营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立体作战体系,例如在内容制作层面,就划分为数据管理、社媒运营等小分队,并非简单地往体系里面加人。
在体育赛事直播中,技术最能影响观众观感。要想实现这点,当一个进球发生时,会有6~8个不同机位多角度回放。同时还有不同视角的切换。单边,是指官方镜头以外专门拍摄的镜头,“比如赛前瓜迪奥拉(曼彻斯特城足球俱乐部主教练)习惯性地在替补席上坐一会,和他的助手或队员聊天,这一路信号会通过5G传输。”敖铭介绍。
“营销是打开球迷心门的钥匙,‘锁住’球迷则是版权运营方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因此直播技术、自制节目、球迷社区和会员福利等方面是PP体育进行版权运营的发力重点。”敖铭表示。
PP体育官方数据显示,上赛季,在PP体育上观看英超的总人次已经达到12.8亿,直播覆盖用户占比超过1/4。敖铭预计,PP体育在本轮赛季的收视率至少有300%的提升。
在用户涌入平台后,如何能够留住用户呢?
“英超赛季平台提供直播、50档配套节目,每天200~300条短视频、图文资讯、数据等丰富的内容,优质内容本身就是留住用户最好的方式。”敖铭认为,不仅是“看”,公司还提供“猜、玩、买、聊”服务,这五个方面基本满足一个球迷的需要,用户黏性也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目前,PP体育手握中国之队、中超、亚冠、英超、德甲、意甲、法甲、欧冠、欧联、足总杯、WWE、UFC等体育版权,苏宁也付出了高昂的成本。
生意怎么做
“除了转播,我们一直在思考还能够为用户提供哪些内容。PP体育与苏宁集团打通,在会员权益上面打通苏宁产业生态,构建全场景服务就是不错的选择。”苏宁体育集团常务副总裁王冬表示。截至目前,苏宁拥有近1.3万家线下门店以及苏宁易购、PP体育等线上多平台,形成了线上线下的全场景覆盖。
苏宁体育集团是苏宁集团旗下的体育产业集团,于2018年完成了A轮融资,由阿里巴巴和高盛领投,估值超过26亿美元。王冬介绍,苏宁体育平台用户超过7000万,其中日活用户为1700万,主要涵盖四大业务,分别是体育传媒板块、OTT服务板块、体育零售和体育培训板块。
关于苏宁体育的营收状况,王冬表示,体育产业的变现速度不是一朝一夕的。记者了解到,苏宁体育的变现模式主要包括会员收入、广告收入。在付费会员方面,去年平台拥有600万付费会员,今年预计会突破1000万,人均观看时长进一步提升;在广告费收入方面,基于整个PP体育提供给广告主更多的展现方式和互动方式,预计今年相较去年会有三倍的成长空间。
但版权的投入并不是一笔小数目,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曾尝试但惨遭折戟。
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就讲过一个有关乐视体育的“段子”:乐视体育用13.5亿购买中超版权,但只实现了5000万营收,亏损13亿。这被孙宏斌称为“神经病”。
不久前,暴风体育CEO在集团内部发文,暴风体育进入“冰封期”;2018年10月,暴风集团控制的MP&Silva媒体版权公司进行了破产清算。
敖铭认为:“对于版权的价值,我们不能用当前的这部分收入去衡量,更多的还要看到他在苏宁整体零售生态中的价值。”
8月2日,王冬宣布在未来的2~3年内,苏宁体育也会开启上市计划,并在2019年下半年进行B轮融资。
腾讯、阿里参赛
不只苏宁,腾讯、阿里也看上体育这门生意。
7月29日,美国职业篮球协会(NBA)与腾讯共同宣布,双方将再度携手五年,腾讯将继续作为“NBA中国数字媒体独家官方合作伙伴”至2025年。官宣中并没有公布下一个5年的签约价格。
“目前无法预测腾讯能否在下一个五年与NBA合作的项目中实现盈利,但NBA赛事版权对于腾讯体育的内容建设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体育营销专家、关键之道CEO张庆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腾讯的产品(腾讯网、腾讯体育、腾讯新闻、腾讯视频、QQ、微信)也可以为NBA提供接触年轻人的机会。
腾讯与NBA的合作始于2009年,到了2015年,双方签署了一项为期五年的合作伙伴协议,腾讯通过移动端和PC等数字媒体平台,每个赛季为球迷送上赛事直播及原创节目。此外,双方也在NBA游戏、社交媒体及线下活动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
腾讯的变现模式包括会员增值、广告收益、主播打赏。腾讯强大的社交能力是NBA所看重的。以腾讯旗下的微信为例,腾讯2018年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增至约10.98亿。同时,微信进一步提高了低线城市的渗透率,覆盖更广泛的用户年龄层。腾讯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2019赛季中,4.9亿球迷通过腾讯平台观看了NBA赛事直播和视频节目,该数字是2014-2015赛季的近3倍。
“国内的CBA、中超等赛事IP在成长,但仍需要时间。”张庆认为,不过一旦培育成长起来,就会拥有很长时间的收益期。
而阿里体育一开始的定位便是“死磕”原创IP赛事。
2015年9月,由马云掌控的阿里巴巴控股,新浪和云锋基金共同出资,成立了阿里体育。
与买赛事版权,获取流量入口,进而坐地收费不同,阿里体育另辟蹊径,在成立之初就一直是以体育经济平台不争夺赛事版权而闻名。阿里体育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自主原创IP赛事以及场馆和票务等领域中。
2018年1.5亿美元独家冠名国际足联俱乐部世界杯;启动阿里体育世界电子竞技运动会;转身与Pac-12合作,运营校园体育赛事等一系列操作都充分体现了阿里体育想要打造“中国原创体育IP”的野心。
然而,原创体育IP的打造并不容易。
今年7月,优酷的体育部分已经确定将打包进阿里体育。2018年,阿里巴巴集团完成了对体育版权储备量较多的苏宁体育的战略投资。当时,优酷是双方合作的载体,与苏宁体育旗下的PP体育围绕体育内容展开了深度合作。
如果说苏宁玩体育是为了能够与自身的零售业务产生互动,腾讯玩体育是为了让社交更加年轻化,那么阿里的目的则是为了能够让体育与其经济体产生化学反应。对于所有体育产业的玩家而言,能够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赛事运营模式是关键。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