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辟地是为创,继往开来方存新!
读德鲁克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向自恃“下笔如有神”的自己,突然没有了写作的效率。以至于这篇早该融为企业培训体系的文章历经我修修改改、补补缝缝,却总是言不及义、文过饰非中徘徊。
今天上午,我又一次打开这本书,看见其中被自己用铅笔反复标注的言辞,看见被自己精心评点的案例;同时,再转身看看书柜里那些自己曾经同样反复标注、精心评点的“先秦诸子”、“经史子集”,突然豁然开朗。
曾有人在一次培训会上问我关于先秦诸子时期的一个问题:商鞅和韩非究竟谁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我当时的回答是:韩非朽木,安可与商君相提并论?一石激起千层浪,与会者赞同的有之,反对者更多。几乎所有的反对者最强有力的论据就是:韩非所著的《韩非子》,使古往今来之一切权力学说与政治学说相形见绌;其深刻明澈、冷峻峭拔、雄起森严、激越洗礼、华彩雄辩、生动谐趣无不令人叹为观止。与之相较,商鞅既无雄文传世,又行严刑峻法,安可与韩非相提并论?
好辩才!但韩非有大道之才,却无天下之心;有图存之私,却无图强之志!纵有雄文传世,于国于民,于人于己何益?
企业家之精神,首要在创!创,既是变革,既是开天辟地!
顺势而动,应时而兴,此岂青史兴亡之大道?五帝不同道,三王不同法,亘古五千年,一个“变”字囊括了天下风云。善变者强,不变者亡,岂有他哉?
所谓“变”,即是有开创之志、开拓之行、开放之心!所以,德鲁克才说,创新是企业家特有的工具,企业家必须有目的地寻找创新的来源,需要预示成功创新机会的变化和征兆。
而基于创新者,还必须有要做的事情:
1、有目标、有系统的创新始于对机遇的分析,而对机遇的分析则始于对创新机遇的来源进行彻底思考。
2、创新既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所以,我们要走出去,多看、多问、多听。
3、创新若要行之有效就必须简单明了,目标明确;它应该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否则就会把事情搞糟。
4、有效的创新始于细微之处,它们并不宏大,只是努力去做一件具体的事情而已。
5、一项成功创新的最终目标是取得领导地位;所有旨在创新的战略,都必须在一个特定环境中夺取领导地位,否则其结果就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而已。
我们见证过太多的开天辟地;但是,“开天辟地”的创业神话固然美好,却总有很多开天辟地后不懂得“天高地厚”的创业者,很快便光环褪去,泯然众人。
开天辟地,绝不是一个沉睡的巨人,拿一把锋利的斧子,对着一片混沌潇洒一挥手,然后就有了天地。开天辟地真正让我们汲取的,不是这把盘古的这把斧子是在哪里寻来的,或它是否足够锋利。开天辟地真正的价值在等待、在支撑、在一万八千年的专注。终于,清者自为天,浊者方成地,盘古才最终成为顶天立地的巨人,而并非不知天高地厚的狂人!
所以,创新还有几个非常重要的“禁忌”:
1、不要太聪明。创新必须能由普通人来操作,而且如果创新想要达到一定规模和重要地位的话,就必须使那些所谓的“笨人”也能操作。毕竟,那些所谓的“笨人”是唯一数量充足且取之不尽的来源。过于聪明的创新,无论是在设计上还是在使用上,都注定会失败。
2、不要过于多样化,不要分心,不要一次想太多的事情,要专注!创新工作必须围绕一个统一核心,这样才会带来高效的执行,否则它们就可能分崩离析;而多样化和一心二用会破坏这种统一的核心。
3、不要尝试为未来进行创新,要学会为现在创新。而且,要想取得成功,创新者必须立足于自己的长处。
就这样,我们看到的是企业很多,成功的企业很少;创业的神话很多,继往开来的很少。我常常说,机会并不是机遇;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准备好了,并抓住了机会,机会才会转成机遇;而把握了机遇,成功便不再遥不可及。
如果说机遇是天意,那这天意在何处?不在别处,就在人心,在当事者的强毅胆略、百折不挠!而那些潜在的威胁在何处,不在别处,也在人心,在当事者的傲慢偏见、轻佻浮躁!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