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出新的战略定位理论,产业边界、商业形态和竞争地位等三个维度,分别决定着企业的扩张路径、商业模式和竞争策略。
2016年年底,董明珠个人联合其他机构向珠海银隆增资。不料想,国家能源补贴政策调整突如其来,很快触发了银隆经营危机。
谁都明白,当一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之后,它就无法再使市场份额翻番了。即使是总量不断增长的消费市场,任何厂商的占有率都有其极限。
困扰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影响最大的战略工具有以下三种。
迈克尔·波特认为,作为战略的核心,战略定位的实质就是选择与竞争对手不同的运营活动,总成本领先、差异化和聚焦策略普遍适用。然而,实践中不存在所谓“通行”的竞争策略,波特没有跳出运营策略层面。
艾·里斯与杰克·特劳特的定位理论影响深远,强调产品、市场的不断细分和聚焦。成为一个品类的代表之后,企业应如何扩张和进取?定位理论没有很好地解决。
麦肯锡公司的标杆赶超战略简单实用。市场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赶超行为,但作为战略实施最多只适用于跟随型企业。值得注意的是,“最佳实践”往往诱导企业展开同质化竞争、浅层次模仿,最终被经营指标绑架而走向崩盘。
突破
在地理学上,定位就是方向,战略方向自然离不开战略定位。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战略定位的开创性定义:战略定位就是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扩张路径,是在对外部竞争环境进行系统判断、对内部资源及能力进行客观评估的基础上,确定企业的产业边界、商业形态和竞争地位。
1.明确产业边界。
确立产业边界有三大要点:
从客户本质需求理解并界定产业
抓住产业链关键环节
产业边界是动态的。
从动态看,创业期、成长期的企业一定要高度专注,聚焦核心产品与服务;企业做强做大、特别是跻身行业第一阵营后,就必须及时拓宽产业边界或启动产业升级,否则难免遭遇“天花板现象”。
产业边界拓宽的最佳路径,就是以核心产品或服务为圆心,动态有序地逐步向外延展;且扩散半径越小,则成功概率越大。
这就是多元化扩张的成功规律。
2.确认商业形态。
零售业中早有相应概念,如购物中心、超市、连锁店及网店等各类业态。
企业(在相应产业中)“怎么干”“属于哪一类企业”问题,其商业模式和商业本质如何?
企业转型、升级表现在商业形态维度上,就是从加工商(产业生存起点)、到制造商(掌控关键环节),再升级为提供商(整合行业资源);从提供产品、服务,最终到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抬高竞争门槛)。
商业模式是一种在满足客户需求基础上的盈利模式,并达成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而商业形态,则是在产业生态或产业链环节上得以生存、发展的组织类型暨商业本质,它决定着相应的商业模式,切忌本末倒置。
3.确立竞争地位。
竞争地位,是指企业在产业竞争中的相应位序。
在波士顿、理特两家咨询公司的研究基础上,笔者提出新的行业地位分类法,并在实践中广受欢迎。
控制地位、主导地位、领先地位、优势地位、维持地位、挣扎地位
从竞争到合作,恰恰是企业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必由之路。
延伸
战略定位“三部曲”构成了战略方向的“GPS”三维坐标,且因其动态性而构成四维空间;其中,产业边界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资源配置,商业形态决定企业的组织模式及盈利模式,而竞争地位则决定着企业的竞争策略与盈利水平。
至此,战略定位概念暨理论工具的真正确立,为战略规划解决了发展方向这一核心问题——先有方向,才有方法和策略,才能制定目标和措施,而不再是“跟着感觉走”。
战略规划新框架:
战略愿景——战略定位——战略竞争——战略目标
战略就是坚持,定位就是取舍,决策就是谋断。与追求独树一帜的营销定位不同,战略定位力求准确、持之以恒且又与时俱进。
可以说,战略定位概念的开创性界定、相关理论体系和实践工具的基本完善,不仅厘清了与营销定位、竞争策略的差异,也使得战略规划变得有路径可循而走出困境。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