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考核的目的是团结多数人。只有团结多数人,这个社会才能进步,我们就是要实行这样一个制度。”
任正非认为,如果优秀员工占少数,优秀员工可能会成为讥讽的对象,他们很孤立,不敢大胆地伸张正义。
所以,“优秀员工占多数,落后的占少数,落后在这里就没有土壤了,他们就必须进步。”
这其实是一个以考核激励员工进步的组织管理原则。
人多好干活,任正非太明白“团结就是力量”的内涵了,为此任正非一向是提倡开放、妥协和灰度。
英雄所见略同,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也是这样一个懂得“团结”优秀人才的领导者。
蔡崇信是阿里“18罗汉”之一,他也是唯一和马云并列的两个永久合伙人之一,他还被马云称为“最感谢的人”。
1999年,当时的阿里还没有注册公司实体,经朋友介绍,蔡崇信来到杭州考察马云的公司,结果云从龙、风从虎,两人相遇堪称风云际会,从此成了最亲密的战友和合作伙伴。
对于为什么放弃70万美金的年薪而跑到杭州拿500块的月薪,蔡崇信说是马云的个性、魅力、愿景和领导力打动了他。“我希望跟有能力领导并把各种人才网罗到自己身边的人合作。”
我与马云合作得很好,马云对于任何东西都没有据为己有的感觉。他也很愿意承认自己的弱点,他说:“这个我不在行。”很多强势企业家都会说,“我擅长一切。营销,我在行;编码,我也擅长。”
蔡崇信说马云最让人佩服的一点就是他是个包容的人——阿里巴巴有18位创始人,本来,只要他一个人是创始人就行了。“从第一天开始马云的心怀就是开放的,与人分享的。我真心佩服他。”
无论是任正非还是马云,他们都共同选择了用股份和利益团结、绑定了大多数优秀人才,而这也反过来推动了事业和公司的前进。
一个蔡崇信有多重要,马云曾这样评价他的亲密战友:
“我特别草根,而他受过专业教育并训练有素,讲究纪律且非常聪明。像蔡崇信这样的人不可能在公司内部培养出来,只能从公司外部找,但多半公司找的时候已经是快要上市了,他们来的目的就是准备上市。而前期创业者把该犯的错误已全部犯过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有些投资上的错误根本不可逆。”
在阿里巴巴公司制度现代化和融资等方面,蔡崇信的贡献和价值是不可替代的。
而任正非身边的孙亚芳、梁华、郭平、徐直军、余承东等人的存在,对于华为的发展壮大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
一个由精英组成的团队,和一个由不那么优秀的人组成的团队,竞争力和结果肯定也不是一样的。
实际上,不仅是华为和阿里巴巴,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优秀公司都在奉行精英主义。
谷歌的面试之难就不用说了,多少优秀人才面试了十几轮,大半年都还成不了谷歌的员工。Airbnb(爱彼迎)据说招到第一个员工就用了半年多,其他乔布斯在苹果,马斯克在特斯拉,都是宁缺毋滥,只有A级人才才能入他们法眼。
毕竟,人在生物学是平等的,但在工作能力上肯定是不一样的,高级人才和普通员工之间的工作效率、贡献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创业公司最大的瓶颈来自于人,如果你的公司在起步阶段就找到蔡崇信、孙亚芳这样的人,那你就赚大了。
“到底是成本高,还是贡献高?咱们公司是分享制,我是宁可A越多越好,你拿得越多,公司也赚得越多。所以只要我们确立这种分享模式在考核机制中是基于贡献分成,我不怕员工进步,我巴不得员工进步,我盼望员工进步,都进步了,创造的绩效就更多了,为公司的贡献也就多了。”
任正非如是说。
对员工进行考核、辨别和筛选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老板对自己的考核就很少有人提及了。
其实,对自我进行考核、批判才是一个合格领导者必备的素质。
我觉得,这个考核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团结员工增加价值创造为目标”,只要这个考核做好了,企业的情况就不会太坏。
毕竟,要想有优秀的员工,首先要有优秀的老板,“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