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嘉宾:百信银行首席技术架构师、AI Lab 负责人张真
理解“智慧金融”
“业内对于智慧金融有一些共识的定义。”
在采访的开始,张真简单谈了谈业内对于智慧金融的定义:“从业内来说,以互联网、AI、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技术为依托,实现金融业务到流程全方位的智能化,这就是智慧金融。”
结合个人的实践,张真告诉记者,他认为智慧金融主要有两个层面的变化。
首先对外来说,传统金融主要以业务和流程为中心,而智慧金融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例如传统银行业对用户的体验重度度不高,所以总是“用户找银行”的模式,用户也时长遇到一些不便。张真说:“我认为智慧金融要做到三个随,就是随时,随地和随需。”
张真进一步解释说:随时随地是指金融服务的时效性要好,打破时空局限,不要受限于网点或服务时间;而随需可以用一个案例来说明,包括银行在内,传统金融机构给用户提供服务的方式是“菜单式”服务,如果“菜单”上没有,则不会提供。但现在,智慧金融要把千人一面菜单式的服务转变成千人千面的服务,跟随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这就是随需。
其次对内而言,很多金融机构——以银行业为例,也在进行深度转变。首先,是思考方式的变化,银行要考虑一种“生态化”的经营方式。以前的银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用户可能看不太懂银行里面究竟有什么,但是近两年来,银行业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叫做 open banking,即“开放银行”,其目的就是为了做生态,与合作伙伴一起打造一个能共生共赢的生态。
开放银行一方面开放业务,比如帐户体系、业务的交易体系以及产品提供给合作伙伴,而不像原来一样,既看不到产品也获得不了相应的能力;另一方面对数据也要进行开放,在安全保护隐私的前提之下进行一些数据的共享使用,例如联合建模,或者以 API 的形式开放,合作伙伴可以通过技术对接的方式,把银行能力直接植入到应用场景里面去,这也算是生态化经营的另一方面。
以百信银行为例,张真告诉记者:作为一家互联网银行,并没有线下网点,就要依托于互联网来获客,但作为初创企业,需要流量入口?百信银行的经营模式之一是“B2B2C”模式,即在合作伙伴的场景里把金融的能力植入进去,例如去年百信银行跟爱奇艺的合作,用户存入一定量的存款,就可以获得永久的爱奇艺的会员,而存款本身还会产生收益,用户既获得了一笔理财,又享受到爱奇艺会员的权益。
百信银行的智慧能力
一般提到智慧金融的时候,大家首先想到的技术就是“ABCD”,即:AI、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这些都是传统金融在寻求转型过程中,企业十分重视的技术,张真认为:任何技术都不能独立的去看待,而应该在面向场景的时候综合使用。
例如,人工智能可以提供智能投顾、智能客服以及智能营销等服务;大数据可以帮助分析用户画像或者风控分析;区块链提供可信式认证,以及数字资产交易的安全保障;而云计算可以为以上的技术提供基础支撑。
在智能营销这样的典型场景里,一方面需要大数据去做的用户画像,一方面需结合 AI 算法模型,比如电话营销,现在很多客服电话都是机器人打的,甚至可以通过用户的反馈去理解用户意向,根据用户的画像进行比对,然后不断地演进优化,从而获得更好的营销效果。
而在数字资产交易层面,AI 和区块链也有一些结合点。用户有什么样的需求,资产接收方需要什么样的资产,可以通过 AI 算法模型有效地“撮合”起来,最终要实现交易的时候,区块链能够为交易安全性提供保障。
随后,张真谈了谈百信银行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些突破。
百信银行是一家具有银行牌照的金融科技公司,张真告诉记者:“我们的想法是以打造基于自然语言的动态银行的方式,来提供智能银行服务。”
基于自然语言的动态报表
要打造基于自然语言的动态银行,自然而然需要用到 AI 技术。于是在这个领域,百信银行做了一些研究和落地,比如研发了基于自然语言的动态报表,用来解决金融决策中报表生产的问题。
对银行而言,报表是典型需求,业务经营决策需要报表,各条产品线需要报表,每一个职能部门也需要报表,在面对监管部门的时候更需要报表。所以,报表需求是多样性的,爆炸式的,人人都需要的。
面对这样的需求,传统生产方式链条和周期都较长。当一个报表的需求提出之后,要提到 BI 的团队,团队成员要理解这个需求,然后再找到 BI 工程师去实施,而实施过程又是非常漫长的,可能从提出需求,到真正得到这个报表,一两个月已经过去了。而这个时候有可能会发现一件很悲催的事情:报表的需求变了。报表实施周期长、BI 团队人力消耗大、需求有可能会失真,这样三个巨大的痛点一直困扰着银行的从业人员。而在报表完成之后,后期维护又是个大问题,随着报表越做越多、业务人员不断流动,BI 团队的工程师们已经无法判断哪些报表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
基于这样的背景和痛点,百信银行推出了基于自然语言的动态报表。
张真介绍到:“现在这一功能已经可以覆盖大概 69 个指标、17 个产品和 14 个值维度,它的生产效率是人工的 40 倍。”这个“40 倍”应该怎么理解呢?张真解释说,如果原来 BI 团队靠两个人,花费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只能生产大概 140 张到 150 张报表,但是现在通过智能报表的技术,只需要一个人去做实施,两周时间实现一个可以生产 2000 张以上报表的智能应用。不过,张真也特别提到:智能报表目前只在金融领域有了不错的实践,往其他领域的推广正在实施中。
AI 数据洞察
报表本身的作用就是用来做进行决策的,所以,百信银行还推出了依托 AI 数据洞察去辅助用户业务经营的决策的 AI 能力,叫 AI 数据洞察。传统的数据分析模式是,经营决策者提需求给数据分析师,分析师再利用工具进行分析,但如果决策者不懂数据分析工具,就很难直接以以现有的数据分析技术来进行决策,只能靠经验去判断,但有的时候经验本身可能会失真。基于这样的痛点,百信银行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希望利用 AI 辅助业务人员或者经营决策者进行判断。比如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决策者只需要说出需求,就能直接能够获得一些数据的分析,同时把数据分析的过程,变成数据模型,更加直观地呈现给决策者。当需要再次进行一些经营决策的时候,这些数据模型就可能被利用起来,变成辅助决策的手段。
除了上述两项技术之外,由于没有营业网点,所以百信银行不像一般银行那样拥有庞大的客服团队,所以智能客服是必要的解决方案,据张真介绍,百信银行超过九层的客户咨询都是依靠智能客服处理的。
不过,在实施新技术的过程当中,张真的团队也发现了新问题:虽然 AI 这样的技术在面向应用侧的时候,大幅度的提升了效率,也解决了一些成本的问题,但实际上,这些智能应用的生产者还是算法工程师以及 AI 工程团队,这样的生产能力仍然是有限的。
所以,张真告诉记者:“我们希望去做一个智能应用的创作平台,目标是降低整个 AI 应用的门槛,把算法和 AI 工程化思维变成一个标准的流程化可配置的产品,使的一些职能端甚至业务端的工作人员也能在上面进行设计和训练,之后就能发布智能应用交付给最终用户,提升业务效率。”
张真认为,只有这件事做成以后,才能真正去打造基于自然语言动态银行,因为基于自然语言的动态银行,绝对不是一个小团队把某个 AI 的智能应用搞定就一劳永逸的事情,它是一个要集全公司力量去做才能完成的使命。
未来发展
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除了自然语言处理和知识图谱,张真还在关注机器视觉相关的技术发展。
在他看来,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些先进技术,比如图像的信息提取等,对于互联网银行业也很重要。以百信银行为例:
百信银行没有网点,但是监管部门的要求是:如果用户要进行开户,就必须进行面签,如果让每一个用户都跑到总部来进行面签,不仅不现实,而且还增加了流程的繁琐程度。所以百信银行引入了视频客服,但问题也由此产生了:对方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用户本人,对方的一些细微表情的是否能反映出一些关键信息(比如可能存在骗贷因素等等),这些都是需要依靠计算机视觉相关的技术来解决的。
另外,由于智能手机或者电脑并不是所有用户都能流畅操作的,当用户遇到问题,客户无法解决的时候,计算机视觉也能派上用场。比如拍一张照片、截一张图,基于图形 OCR 能力,通过对图中关键信息的提取,客服就能知道用户在办什么样的业务、进行到了哪一步,再将相关信息再转变为自然语言进行处理,就可以帮助用户快速高效的解决问题。
而在人工智能技术之外,张真认为 5G 技术也很值得关注,尤其在银行反欺诈领域大有可为。
现在的人脸识别大都是基于离线的活体检测,通过手机摄像头眨眨眼、抬抬头,就能够进行识别。但其实,这类算法向后台发送的仅仅是一张图片,系统通过图片再去做人脸识别,这本身就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有了 5G 技术,这样的流程就变成了真正在线的视频流活体检测,后台接收到的是整个视频,能够对很多帧的人脸进行鉴别检测,这对于反欺诈能够起到极大的帮助。同时由于 5G 带宽的增加,未来能在手机端执行的智能模型会越来越强大,手机也可能因此变得更加智能。
身为银行从业者,张真也观察到了目前智慧金融转型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从监管角度来说,智慧金融的发展离不开监管科技的保驾护航,但是目前来看,这方面还相对滞后。对于很多业务性的检查,现在还是主要依赖于金融机构的报送,往往都是问题已经发生了,监管机构才收到报送。所以,监管科技可能要寻求一种,事前或者至少事中,能够对问题实现监管干预的能力。
张真说,我们也在做一些探索,希望从监管科技角度提升监管能力。举个例子,很多银行会给高速公路项目批贷款,但是修这条路到底值不值钱、能不能回款,可能会存在一些疑问。通过现在一些技术手段,可以将诸如道路特征等等因素通过基于时空大数据里的“价值波动分析”,来判断道路的大概价值,比如之前的投入情况以及回款情况,以及车流可能带来的资金运转的情况如何等等,这些因素可以给银行以及监管部门用来进行辅助判断,从而提升监管的效率。
在采访的最后,张真谈到了对百信银行未来的一些规划。
张真说,百信银行除了是一家具备互联网属性,银行牌照的金融科技企业,其本身也是国家监管下的银行业转型“实验田”,怎么能够把互联网、大数据、AI 以及区块链技术的能力应用在银行业上,也是百信银行需要探索的使命。
基于此,百信银行提出的“智能银行及服务”希望打造面向未来银行业转型的新模式,而前文中提到的基于自然语言的动态银行就是一种落地探索。张真说,也许未来的银行 App 没有任何的菜单,一切都可以基于自然语言进行,只需要用户说出需求,系统就可以理解并执行相应的指令;除此之外,银行系统未来或许能够通过用户过往的交易行为及其用户画像,预判用户下一步的需求。他认为,支付要跟用户的日常活动连接在一起,真正的智慧金融是深度的嵌入到用户的生活场景里的,甚至在用户无感的情况下,为其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另外,张真希望智慧金融能带来两个红利:首先是建立共生共赢的生态圈,只要加入这个生态圈,机构的业务就能够得到很好的成长;另一方面,加入这个生态圈之后,银行和机构能够将一些智能方面或者数据方面的能力贡献出来,使得其他同业也能获得一个更好的能力。这样依赖,智慧金融才会展现出对于金融机构和相关参与者会非常有吸引力的形态。
受访嘉宾简介
张真,百信银行首席技术架构师 & AI Lab 负责人。也是开源软件 UAVStack 创始人,UAVStack 是面向智能运维提供解决方案。曾任宜信技术研发中心高级架构师 & 研发总监,负责金融服务与应用架构演进,智能运维体系建设,智能任务机器人研发等。早年就职于 IBM,负责 WebSphere 应用服务器,人工智能产品 (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机器翻译,IVR)等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多个国际技术专利贡献者。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