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号,中科院计算所编译实验室员工、“木兰”语言研发团队负责人刘雷发布编程语言“木兰”。
并称是由我国科研人员自主设计、开发、实现,与之配套的编译器与集成开发工具,也由科研团队自主实现。
来自网络
刘雷面对采访表示:“鉴于编程语言在信息技术产业中的重要价值,依赖开源等形式的外部技术,存在较大风险,我们需要大力发展编程语言,实现编程语言的自主可控。把握该领域发展方向的主动权,带动上下游、实现可控。”
这番言辞无疑是给整个行业人员一剂强心针,受到广泛关注。
但没想到,CSDN一位“沉迷单车的追风少年”对“木兰”提出了质疑,并在亲身体验中发现“木兰”和编程语言Python完全就是孪生兄弟。
图标、对话框、提供的函数完全和Python一模一样,改都没改。
来自网络
就连反向破译的时候发现“木兰”并未采取加密处理。
网友对于这个结果非常生气,声讨中科院计算所,让他们给个说法。
中科院计算所刘雷对此发布了情况说明,大体内容是自己创办了中科智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在8位单片机上的编译器是本团队开发的,在32位单片机上的编译器是基于Python开源编译器进行的二次开发,在采访中将木兰编程语言和编译器夸大了。
来自网络
许多业内人士表示刘雷这样的做法十分常见,许多中科院计算所的员工都开了自己的公司,虽然打着中科院计算所的名号,老老实实做下去没有什么事。
但“木兰”这件事涉及到虚假宣传,并且牵连了中科院计算所,那就不一样了。
昨天,中科院计算所已对当事人刘雷做出停职检查的决定,并就管理责任责令编译实验室负责人作深刻检讨。
来自网络
但大部分网友并不买账,因为这几年中科院翻车的次数实在是太多了。
2003年,中国人自主研发设计的芯片——汉芯在上海发布。
来自网络
在发布会上,由邹士昌、许居衍等知名中科院院士和“863计划”集成电路专项小组负责人严晓浪组成的鉴定专家组作出了一致评定:上海“汉芯1号”及其相关设计和应用开发平台,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中国芯片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但随后发现就是个骗局,“汉芯1号”就是换了层漆,那么多专家和院士都没发现。
其结果是在此后的十几年中,几乎没人敢再碰芯片行业。
2010年,中科院投了红旗贰仟开发的办公软件,却没想到就是换了个壳,改了名字罢了。
来自百度百科
中间还有无数事件,都已打着自主研发的名号,最后被大家连底裤都扒光了。
据悉,中科院计算所表示刘雷并没有用研发资金研发“木兰”,但实际上谁知道呢,网上有人通过刘雷公司的股份架构,猜测中科院计算所是该公司股东。
目前刘雷只是做了停职检查的处分,如果这件事在很久以后被发现,估计罪责也大不了哪去。
毕竟“汉芯事件”的主角陈进即使骗取了如此巨额的科研经费,上海交大仍未提及事件责任人有没有受到法律追究。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