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出现了“自动化”这一概念, 其主要强调的是机器自动生产, 实现“机器换人”, 在过去完全手工操作的岗位可以利用机器进行不间断的大规模生产;而“智能化”追求的是机器的柔性生产, 本质是“人机协同”, 更加看重机器能够自主配合人和环境的工作。“人工智能”一词最初是在1956年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 之后研究者们发展了众多理论和原理, 对于人工智能的概念, 学者们根据研究领域和方向的不同也提出了不同的理解和界定标准。
国内学者倾向于将人工智能与技术进步相结合, 他们认为人工智能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产物, 是新一代技术进步的成果。刘海滨在研究人工智能的演进历史中提出, 人工智能是通过研究、开发并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技术科学。杨伟国等提出, 人工智能在执行既定任务中, 能够展现出相似于人类自身的能力 (包括认知、思维或行动等) , 不过需要凭借相应的工具和环境。然而人工智能又与以往的技术进步有较大的差别, 从对劳动力的替代方面来看, 由于人工智能是基于对人的行为的模拟, 它可以通过内部计算对一些任务进行自行判断, 因此对岗位的替代范围比以往更加广泛;从对劳动力的需求方面来看, 以往技术进步通过提高生产率所增加的岗位往往依旧是劳动密集型的岗位, 需要更多的劳动者来操纵机器以加大生产, 而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新的岗位大多是要求劳动者掌握与该岗位相关的人工智能知识, 以人机协同的方式完成工作。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