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塑当今世界。归根结底,这种革命性、颠覆性的能量,是由人工智能的技术内核所定义的。对一个国家来说,要想在人工智能时代屹立于潮头,掌握发展主动权,就必须形成更多原始创新成果,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对上海这座城市而言,要想更好地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建成世界一流人工智能高地,就必须首先建成人工智能的创新策源高地。
伟大的技术常常会经历伟大的蛰伏。纵观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自上世纪50年代甚至更早以来,其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几度起落。但这种起起伏伏本身也充分证明,人工智能之所以能在当今成为最热门的风口,成为全球关注与竞争的焦点,是因为其技术根基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已深深埋下。
当前,中国正全力以赴,争取跻身世界人工智能第一梯队。而且,我们与领跑者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但毋庸讳言,在前沿理论、核心算法、关键技术等方面,我们与领先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要想继续往前走,有赖于基础研究的深化;要想更充分地发挥我国在市场规模、用户群体、数据供给、应用场景方面的综合优势,就应该在技术上更多地往前端、往上游移动,从而将市场优势化为创新优势。果真如此,AI的中国力量将更加磅礴,AI的上海实践也会更加精彩。
当然,强调自主创新并不等于要关起门来搞研究。开放是上海最大的优势,创新是上海重要的底色。当今世界,开放式创新与跨界协作,已成为学术界、产业界的共识。人工智能是人类应对诸多全球性挑战、争取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工具;打破各种不必要的藩篱,加强全球合作与交流,有助于我们早日突破人工智能的发展瓶颈,使其更好地赋能百业、造福生灵。事实上,正是为了促进全球人工智能的协作与交往,上海才会全力以赴办好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同样,正是因为认同这一理念,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才能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吸引到创纪录的重量级嘉宾通过各种方式参会。
为了打造人工智能创新策源高地,上海一方面要用更博大的胸怀、更优良的环境,面向全球,建好人工智能学术交流、数据共享、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平台,同时,加大各应用场景面向全球创新者的开放力度,使得上海能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上海也要在法律、标准、文化等方面加大探索力度,直面人工智能对道理伦理、安全风险、隐私保护等的挑战,引导形成“科技向善”的氛围,提升驾驭人工智能“硬科技”的“软实力”。
创新意味着风险,但创新带来的收益,往往集中在少数开拓者与早期追随者手中。人工智能改变世界的进程才刚刚开始,我们有能力、也有责任为全世界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发出更响亮的上海声音。今天埋下的种子,将在来日华丽绽放。只有不迷茫于今日,才能不错失于未来。
作者:张懿
编辑:苏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