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学点微信礼仪!免得吃大亏

领导在工作群里发了一个通知,并嘱咐收到请回复。

下面都是一溜烟的“收到”,唯独新来的实习生成了不一样的烟火,回复了一个“1”。

这下可惹恼了领导,直接在群里开怼:“1”是什么意思?是收到了还是没收到?明白了还是没明白?动手打两个字就这么难吗?

我明白这个实习生的“1”除了偷个懒没啥别的想法,因为每次和朋友聊天时我也会用“1”代替收到。

但是职场上,很多微信用语都变成了不能踩的地雷。

一、有些话,千万别发

那么,在职场上,有哪些话是一定不可以发的呢?

(1)“1”和“嗯”

工作群最大的作用就是接受上级信息,但如何回复这些信息也是有需要避开的雷点的。

首当其冲的就是前面提到过的“1”。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1”变成了“收到”的替代品。

它的确方便,只需要敲击一下键盘就能表明自己的态度。

可是生活中我们用用也就罢了,职场上用这个可就真的是很没分寸了。

第一,上司有可能年纪比较大,跟你有代沟,你发一个“1”,对方根本不知道你是什么意思。

第二,就算对方知道“1”代表“收到”,他也有可能会觉得你不尊重人,对这份工作不上心,连回复都那么吊儿郎当。

那“嗯”可以吗?

“嗯”虽然比“1”好点,但最好也别经常发。

因为像“嗯”和“哦”这种单字,总会给人一种“我很不耐烦,不想跟你交流了”的感觉。要是将这些改成叠词“嗯嗯”,“哦哦”,语气可以缓和不少。

(2)“额”和“..."

有人聊天很喜欢加语气词,或者有些奇奇怪怪的口癖,这都无可厚非,但有些用语习惯请千万要改掉。

比如“额”和“...”

“额”和“..."都代表了一个意思“无语”。

即便是和你有代沟的领导也能感觉出包含其中的不耐烦情绪。

当然,我估计应该没有人会粗线条到在与领导的直接沟通中用这两个词。但是在工作群中,它俩的身影依然非常常见。

你想想,在讨论热烈的同事群中,突然出现了“额”这样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是不是格外戳眼睛。

要是恰好被领导看见了,大概也会觉得你是个负能量发射机,对你的印象分直线下跌。

(3)“在吗?”

如果要评一个“最让人讨厌的微信常用语”的话,“在吗?”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经常碰到这种情况,对方发来一个“在吗?”,然后就是不发后续,好像是在和你较劲,看谁先发消息。

就我个人感觉来讲,“在吗?”就像是一个等着我往下掉的陷阱,因为我永远猜不透你接下来究竟要提什么要求。

这个“茬”,接还是不接,这是个问题。在职场上,这也是个非常浪费时间的打招呼方式。

有任何问题,任何安排,都可以直说,毕竟职场是个讲求效率的地方,任何拐弯抹角都必须丢掉。

二、有些形式,千万别用

除了有些需要注意的字眼外,有些交流方式也不可以乱用。

(1)语音

语音一时爽,收听火葬场。

语音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时常是发的人开心,听的人烦心。在生活中尚且如此,在职场上它更是个让人避之不及的大雷。

语音动辄二三十秒,要完全理解信息就得一秒不落地听完。

而同样的信息量,如果用文字的话可能看完也就三秒钟,而且所包含的信息相比语音会更加精准清晰。在讲究效率的职场,自然是后者更加得人心。

另一方面,听语音对环境的要求也是很严格的,你要么得在很安静的地方听,要么就得保证随身带着一副耳机。

此外,职场中时常大会小会不断,如果你在上司开会时发去语音,对方是听还是不听?

可能有人说了,微信语音可以转换为文字啊。可以是可以,但是转文字的精确度非常有限。

要是你带着一股浓重的口音给上司发去一段语音,结果人家听也听不懂,语音识别也识别不出来,那不得尴尬死。

(2)断句过多

有不少人发微信都有这样一种习惯,一句话不一句话讲完,非要非要挤牙膏似得一个词一个词往外蹦。

你要是跟朋友这么发消息也就算了,千万别在工作群或者给领导私发时用这种句式。

一来你断句多,说明对方接收信息的次数也会增多。这样一来,对面会不停闪出你的对话框。

如果对方没有关闭微信提示音,那么安静的办公室里就会长时间被微信提示音所占据。

再假设你是在工作群里发信息,那么你就干了一件非常令人厌恶的事情——刷屏。

所以,能一次搞定的信息那就一次性搞定。

(3)发截图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0830A09RM1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