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评论员 李屾淼
春运抢票的形式变了,从裹着军大衣彻夜露天排队,变成死守放票时间、狂刷抢票软件,但“上一秒尚未开售,下一秒已售完”的情况时时出现。春运抢票难仍是一个难解的结。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在火车票实名制实施之后,一种新的“倒票”行为开始兴起。以往传统“黄牛”之所以能弄到票,靠的是通宵排队大量囤票一类的笨功夫,由于不受实名制限制,排上一次队能买到数张车票。而如今网络抢票,在很大程度上拼的就是软件和外挂程序等技术手段。
与传统“黄牛”的加价倒票相比,如今的很多“黄牛”和网络平台是打着代购的名义,以收取“手续费”获利。“黄牛”是通过用自己或他人的名义把票买到,而抢票程序只是通过技术手段提高速度与成功率,买票的名义不是第三方,而是用户本人。
购票的渠道越来越丰富,从网页到App、从微信公众号到第三方平台,“黄牛”只需要选择防护最薄弱的一环钻空子即可达到目的。互联网“黄牛”专业程度非常高,不断更新的外挂程序,高带宽光纤乃至服务器一应俱全,甚至还有很多“黄牛”团伙有专门的资源,可轻易购买到真实手机卡,完全模拟正常用户的行为。针对层出不穷的抢票技术,票务方可以说显得处处被动。
法律层面看来,使用技术抢票,并通过帮其他人抢票获利,在本质上和传统的倒卖车票的行为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黄牛”披上了“互联网+”的外衣。尽管抢票软件帮助部分旅客抢到车票,但是依然难以掩盖其对广大正常购票者造成不公平的事实,严重扰乱了正常购票秩序,引发了更多争议和不公。利用技术优势造成订票的不公平,并对12306等正常网站及其相关功能造成侵犯,这种抢票软件还很有可能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实行实名制网络购票情况下,为什么一些民众抢不到票,而“黄牛”一刷就是数十张?高科技抢票是不是真的就如此这般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是个技术问题,但又绝不止是技术问题。“黄牛”之所以能牛,往往对应着职能作为之弱、常态监管之松。稀缺的火车票要让“黄牛”不打主意,除了保持购票环境整治的制度化、常态化外,对于票源不均衡、信息不对称、网络运行不完善等问题,仍需进行更深入的追究。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