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是高技术产业和新进制造业的基础和先导,同时也是当今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在全球众多材料中,聚酰亚胺(PI)作为目前耐温最高的商业化聚合物,处于新材料领域尖子塔顶端,被认为是“世界三大先进高分子之一”。在此行业中,以瑞华泰为代表的国内企业,经过多年的稳定发展和创新,已然在PI材料领域打破国外垄断,实现了自主供货。
资料显示,瑞华泰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相对年轻的全球高性能PI薄膜专业制造商。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中国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的标杆企业,有力的推动了高性能PI薄膜的国产化进程。
瑞华泰从零开始到取得现如今成就的背后,在于其始终将企业核心竞争力定位在工程转化技术上,并完美结合基础研究,同时精准把握市场时机,逐步实现了产品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双管齐下 实现产业化
聚酰亚胺行业是典型的技术、资金双密集型产业。研究门槛高,资金投入大,市场壁垒高,导致国内大企业不愿意做,小企业做不来。所以,我国高性能PI薄膜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美日等发达国家所垄断。
瑞华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办,旨在打破发达国家的垄断。由于当时没有任何产业化经验可以借鉴,所以从材料配方到生产线设计,再到制造工艺梳理和成型,都只能靠瑞华泰自主摸索研究。
需要注意的是,瑞华泰走的是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双管齐下的道路。基础研
究助力企业研发出科研成果,而工程技术则能实现将科研成果迅速完成产业转化。可以看到,二者虽然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却同等重要。
基于这样的理念,瑞华泰在基础研究方面攻克了新型薄膜专用树脂的制备方法,在工程技术方面则攻克了连续化双向拉什工艺的精确控制技术。2011年,瑞华泰正式宣布在高性能PI薄膜的大规模、连续生产上取得突破,一举破除该材料的进口依赖。
瑞华泰在高性能PI薄膜产业化技术上的突破,不仅弥补了国内该项材料的空白,更为国家战略性材料储备作出了积极贡献。
精准把握市场时机 实现产品商业化
在经济发达的今天,不少企业拥有较高含金量的技术,但由于商业化不顺利,只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陆续淘汰。瑞华泰不仅实现了产品的产业化生产,还凭借多年来在聚酰亚胺领域摸滚带爬的经验,陆续实现了多个应用领域产品的商业化。
目前,瑞华泰已有四大类数十余品种的产品实现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柔性线路板、消费电子、高速轨道交通、风力发电、5G通信、柔性显示、航天航空等高技术产业领域。根据瑞华泰公布的招股书显示,在2017年至2019年三年间,企业营收分别为1.2亿、2.2亿和2.3亿。
当下,我国PI薄膜行业虽然在传统电工绝缘领域形成了较强的产业化能力,但在高端电工绝缘、柔性电子、航空航天、柔性显示等其他应用领域的产业化能力仍比较弱。这也就意味着包括瑞华泰在内的企业,需要继续加大在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研发力度,在进一步提升高性能PI薄膜产业化能力的同时,助推国内PI薄膜行业高质量发展。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