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政智库.[最全面]
“聚焦最新时政热点,紧扣中国高层动态”
成都正在成为中国新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和新地标。继2017年11月9日召开新经济发展大会后,11月30日,成都市正式印发《关于营造新生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意见》,确立了成都新经济发展目标,意见分六部分共计27条,包含了成都市新经济发展的六大形态、七大应用场景、空间格局以及支持新经济发展的18项具体政策措施。2018年1月23日出台的《成都市关于推进共享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成为发展“六大新经济形态”的第一个施方案。
成都新经济发展主要时间节点
2017年7月2日
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大会召开,明确将支持新经济发展,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城市转型发展注入动能。
2017年9月5日
新经济企业座谈会举行,强调要营造环境沃土、强化平台支撑,推动成都新经济加快做大做强。
2017年9月
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主任一职落槌,标志着这个为统筹推进新经济发展而专设的部门正式启动运转。
2017年11月9日
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大会举行,明确将聚焦发展六大新经济形态,着力构建七大应用场景。
2017年11月30日
成都《关于营造新生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意见》出台。
2018年1月23日
《成都市关于推进共享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出台,提出到2020年,培育“瞪羚企业”10个,潜在独角兽企业5个,独角兽企业1个。
成都市新经济发展“7+N”空间版图
七大产业核心区
“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区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核心区
“智能制造”产业核心区
“数字娱乐”产业核心区
“新文创”产业核心区
“大健康”产业核心区
“新金融”产业核心区
若干产业功能核心区
各区(市)县结合自身产业禀赋、区位优势,依托66个产业园区,围绕新经济六大形态各领域和细分产业,确定本地新经济产业功能区
聚焦发展六大新经济产业形态
1、着力发展数字经济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信息技术软件、信息技术硬件领域
2、着力发展智能经济
聚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卫星及应用服务领域
3、着力发展绿色经济
聚焦绿色能源生成转化、绿色产业、绿色生活领域
4、着力发展创意经济
聚焦创意产业、创意设计、创意体验领域
5、着力发展流量经济
聚焦新金融服务、生产流通、经贸合作、网络社交领域
6、着力发展共享经济
聚焦生产服务模式创新,流通服务模式创新、消费服务模式创新等领域
着力培育新经济应用场景
【实施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工程】
结合国家制造强市、国家服务业核心城市、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城市建设,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和推广应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实施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工程】
面向政府、企业和个人,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传感测控、人工智能与政务、城市管理、产业和民生等领域深度融合,促进城市和谐、智慧、可持续发展。
【实施“双创”平合提能增效工程】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深度融合,构建全要素、全链条、全周期的创新创业生态。
【实施人力资本协同示范工程】
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蓉漂”计划,建立符合城市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本协同机制,将人口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
【实施消费提档升级工程】
依托国家中心城市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国际消费之都建设,打造国际消费中心,提升消费的品质化和便利化,塑造互联网时代的“成都服务”和“成都消费”品牌。
【实施绿色低碳建设示范工程】
培育绿色低碳文化,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
【实施现代供应链创新应用工程】
推进国家供应链体系建设综合试点,加快供应链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培育一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构建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现代化全球化供应链体系。
成都新经济发展五大路径
坚持以新技术为驱动。聚焦前沿技术,打破转化壁垒,让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力争到2022年科技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列,R&D经费支出占比达4.3%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以上。
坚持以新组织为主体。推动各类创新组织、创新企业迅速成长,力争到2022年成都市新经济企业达到10万家以上,“独角兽”企业7家以上,科技创业者规模突破28万人。
坚持以新业态为引擎。推动信息技术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速融合,建立“互联网+”创新联盟,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精准医疗、互联网教育、IP经济等新业态,力争到2022年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超过2.2万亿元。
坚持以新模式为突破。加速发展平台服务模式,创新发展共享服务模式,积极引入共享经济企业在蓉设立分支机构,力争到2022年,打造一批交易额过百亿的示范平台。
坚持以新产业为支撑。顺应新产业发展趋势,推动工艺流程、产业场景、创意设计和生产要素组合再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一批新经济聚集区,力争到2022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50%以上。
成都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具体举措
创造有利于新经济发展的营商环境和社会氛围
优化政府服务方式;实行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创新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方式。
营造有利于新经济企业发展的生长环境
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实施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支持新经济企业上市;加快新经济企业引进;建立新经济企业俱乐部。
构建有利于新经济发展的要素生态和供给体系
300万元
推动企业加速向互联网化转型,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工业互联网重大专项工程,对进入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行业互联网平台的,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
5万元
引进培育一批“猎头”公司,对其引进的年薪50万元以上新经济人才,按贡献给予最高5万元/人的奖励。
2亿元
设立2亿元规模的新经济天使基金,对新经济企业天使段进行直接投资,单个项目投资不超过200万元。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