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中国芯需要用产业思维来看待

目前中国“缺芯少魂”,是亟须解决的问题。“芯”指的是芯片,“魂”指的是系统。

现实中对芯片国产化上问题上,有的过于悲观,有的或许夸张。曾就看到过一个大V义愤填膺地说,中芯国际不可能不给华为生产芯片的。到时(9月15日)国家一定会干预,让其为华为生产芯片。中芯国际是国有控股,一定不敢拒绝华为。只能说沉静的梦不错。

用任正非的话来说,“和平需要实力相当才可获取,祥林嫂式的和平是不存在的。”

没有能限制别人的技术,或别人非要不可的技术。只用祥林嫂式“乞求”去强调别人开放技术、公平合作,可能性不大。“和平”的前提是有实力,才能得到你所想要的。说白了就是,需要有限制别人的交叉技术,非要不可的技术。

近日,有消息称,华为将在上海建立芯片厂。有三个战略时间点:一是,优先生产45nm芯片;二是,2021年年底生产28nm芯片;三是,2022年下半年生产20nm芯片。

消息虽然好,但恐怕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如果完全由华为建立的话,建厂时间,设备采购/调试,技术人才等等都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再说,目前晶圆厂用到的EDA软件就绕不来美国的软件以及知识产权(IP)。EDA软件不是一个简单的应用,一边关联芯片设计,一边绑定晶圆厂。

通过这两件事想说的是,太乐观不可取。技术的需要积累,才能形成。用木桶原理,就很好理解其中的关系。美国技术就是木板,华为要建立晶圆厂,必须要用木板最短的一块,来围城木桶。

半导体产业是环环相扣的结果。有些人总认为中芯国际突破N+1工艺(可生产10纳米芯片),没有用。其又不能为华为生产芯片。

其实,他们不知道这背后的逻辑关系的重要性。EDA软件可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需要工业数据来支持。譬如,每个晶圆厂都有许多的PDK芯片工艺包。设计公司需要得到该工艺包,在工艺包的环境、规则之下,设计出来的芯片,才能被晶圆厂识别。也就是说,工艺的突破有利于支持国产EDA软件的开发。

总评:

通过以上内容,有两个问题值得大家思考。一是,夸张的话好听,但起的作用有效。踏实做好技术突破,才是硬道理;二是,每个技术的突破,不能用最终想要达到的目的来评价。半导体产业是一个循环体,某一个技术的突破,都有可能推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譬如,中芯国际芯片高制程的突破,上游的材料、设备,下游的设计公司都可以整体提升。

最后,在中国芯问题上,应该多从产业链中,考虑问题,就会明白其中内容的关系。才能得出结论!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1108A06CT9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