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 鲍聪颖)11月26日,10余位来自文化艺术与科技领域的“大咖”在腾讯北京总部,与200多名观众齐聚第五届腾云峰会现场,在“流动的边界”这一主题下,对“科技将如何重构新连接,催生数字文化新表达,帮助人类开启新旅程”等话题展开跨界探讨。
今年以来,弥漫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很大程度上从物理上阻隔了人群间的连接,打破了现代社会正常的流动秩序。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学技术,以及无形但强大的文化力量,则在重构与维系连接中发挥突出作用,而两者的跨界融合以及相互催化,成为一道引人关注的风景线。
专家学者们认为:层出不穷的技术手段突破时空限制,消融有形的边界,与各种文化持续融合,形成“流动的边界”,不仅帮助人们足不出户即可工作、学习、娱乐,更逐步催生出文化的新成果与新样态,展示出人类交流、发展的全新可能。
“科技与文化都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新冠疫情之下,两者的价值都得到凸显。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能力成为维持社会运转的重要手段,在这样的基础上,文化得以冲破边界,为人们带来美和希望。”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CEO、腾讯影业CEO程武就“文化与科技加速融合”发表了主题演讲。他介绍,疫情期间,腾讯微视和央视共同发起了“同心战疫”系列短视频活动,最终创造出26万条加油短视频,播放量超10亿次,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对于促进技术与文化融合,展现崭新形式与内容,腾讯在2020年还做出了众多尝试。腾讯与敦煌研究院一起推出了“云游敦煌”小程序,用电子日历、动漫剧等形式呈现敦煌文化,至今访问量突破1200万;腾讯的深度学习技术则帮助故宫的600件珍贵文物实现了新媒体端的交互式呈现;在今年9月推出的“数字秦陵”小程序中,秦陵文化也被融入短视频、游戏等新文创内容形态,仅6天时间,访问量便突破了180万。
“未来,当我们回忆起2020年,我们会想起那些曾做出巨大贡献的医务工作者,我们可能也会想起,世界各地的音乐人、艺术家,在他们的书房、客厅和阳台上,通过视频自发完成的感人表演。普通人也加入其中,社交媒体成为人们彼此问候、传递祝福的重要方式。国外网友创造出了‘团结在家’‘一切都会好起来’等社交媒体标签,接力分享居家隔离期间的有趣经历,互相加油。”
在峰会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抛出一个问题:如果杜甫有手机,他的诗作还会被创作吗?在李敬泽看来,技术促成连接的努力仍将一往无前,但与此同时,必须意识到这种连接的“流动边界”在哪里,这也恰恰是科技需要和人文、人性对话的地方。
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副会长王石则透露,文促会用26年承担一本“新书”的写作。这本书,就是新白话文版《二十四史》。之所以说是新书,不仅因为注释是原本的两倍,更因为“它表达了当代人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和看法”。王石相信它将为学界和大众提供一种认识历史的工具。历史会帮助每一代人认识自己,这也是需要不断向前看的过程。这,正是当下与历史的再度连接。
著名历史学家、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葛剑雄表示,近年来强调的中国文化、中国特色,对外传播时同样需要转化为产品和服务。包括游戏在内,恰恰能更有效地形成中国文化软实力,更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他提出,“人类表达的最终目的,不只是传递信息与知识,进行表达应是人类自我存在的方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与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著名作家阿来、腾讯量子实验室负责人张胜誉共同展望了人文科技的未来。“科学在改变这个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改变、颠覆自己。科学,毫无疑问需要人文的驾驭;而科学与文化,终将战胜愚昧与区隔”,韩启德表示。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