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的产生
2008年10月31日,中本聪在一个隐秘的密码学讨论组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现金支付系统》的研究报告,详细阐述了对于电子货币的新构想。
2009年1月3日,中本聪发布了BitCoin客户端的第一版。
任何人只要下载BitCoin程序,就可以通过这种算法算出结果,胜者即获得一定数量的比特币,这种获得比特币的方式称作“挖矿”
全球计算机用户可以在全球的任何一个地方和任何一个时点接入比特币系统,从而成为“矿工”。
按照规则,目前平均每10分钟网络会提供25 个比特币,产量每四年会缩减一半,而且比特币系统会自动控制数学题目的难度,来保证比特币的产生速度;同时,很多人会使用同一程序做“抢答”,而且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样,用户“挖矿”难度越来越大,当一枚又一枚比特币被“挖”出来后,存量的比特币将越来越少,后续的“挖矿”程度更加艰难。
直至2140 年最后一枚比特币被“挖掘”出来,这种电子货币的总供给量将锁定在2100万个。
原理
每一个比特币的节点都会收集所有尚未确认的交易,并将其归集到一个数据块中,这个数据块会和前面一个数据块集成在一起。矿工节点会附加一个随机调整数,并计算前一个数据块的哈希运算值。
挖矿节点不断重复进行尝试,直到它找到的随机调整数使得产生的哈希值低于某个特定的目标。由于哈希运算是不可逆的,寻找到符合要求的随机调整数非常困难,需要一个可以预计总次数的不断试错过程。
当一个节点找到了符合要求的解,那么它就可以向全网广播自己的结果。其他节点就可以接收这个新解出来的数据块,并检验其是否符合规则。如果其他节点通过计算哈希值发现确实满足要求(比特币要求的运算目标),那么该数据块有效,其他的节点就会接受该数据块,并将其附加在自己已有的链条之后。
除了将接收到的交易信息打包到数据块,每个数据块都会允许发行一定数量的新比特币,用来激励成功发现数据块的矿工。
比特币的本质其实就是一堆复杂算法所生成的特解。特解是指方程组所能得到无限个(其实比特币是有限个)解中的一组。而每一个特解都能解开方程并且是唯一的。
挖矿的过程就是通过庞大的计算量不断的去寻求这个方程组的特解,这个方程组被设计成了只有 2100 万个特解,所以比特币的上限就是 2100 万
货币属性
“去中心化”的比特币
与传统的虚拟货币不同, 比特币不受虚拟货币发行机构的控制,而是由比特币网络所有节点集体进行管理。没有任何政府和机构可以控制比特币的发行和使用,比特币的发行过程只受算法的控制,除非所有的比特币网络节点都改变算法,否则比特币将以预定的模式持续发行。
完全匿名
比特币的交易各方可以通过随意变化的收款地址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
交易成本低廉
比特币交易是免费的,交易成本极低,只需占用交易人电脑的一点CPU时间、存储空间和网络带宽而已。不通过任何金融机构方便地进行互联网上的汇款,也没有任何第三方可以控制或阻止比特币交易,当然也不需要缴税。
没有通货膨胀
由于受算法的限制, 比特币的总供应量是受控的,永远也不会超过2100万个,因此人们不能随意制造更多的比特币。这种限制避免了由于中央银行的不良政策和人为干扰所造成的通货膨胀。
易损性
比特币只存储在电脑中,没有任何实体与其对应。一旦存储比特币的电脑硬盘损坏而没有备份、电脑被盗或者存储比特币的U盘遗失,将永远无法找到那些比特币。
无限可分
传统货币在购买小额商品时,只能够使用相应小面额货币进行,事实上存在一定的交易成本。贵金属货币虽然可以任意分割,但分割的费用已然形成了交易成本。而比特币的不仅可以无限分割,而且毫无分割成本。这样若比特币在行使货币职能时,流通中的比特币不足便会造成比特币升值,交易低价值商品可通过拆分比特币进行。
比特币是一种新型的货币,不仅仅因为有人接受它,从本质上来说,比特币与传统的货币,特别是金银货币具有完全一致的特点。根据经济学理论,货币具有五大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而比特币也同样具备这五大职能。
价值尺度:
比特币的价值体现在它是通过消耗大量的计算能力和电力制造出来的,在挖掘过程中消耗的劳动全部转化为比特币的价值。
流通手段:
现在已经有上百个网站接受比特币,比特币正逐渐成为商品交换的一般媒介物。
贮藏手段:
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即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货币作为贮藏手段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毫无疑问,比特币具备这一职能。
支付手段:
由于比特币便利廉价的支付特点, 目前,在程序员群体中用比特币换取服务已成为时尚。随着比特币日渐普及,普通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易将会越来越多地采用比特币。
世界货币:
比特币基于互联网而存在,它的使用没有国界,也不会受到任何国家和政府的控制,非常适合作为国际问贸易的支付手段。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