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龙哥重新定义了七点半,也重新定义了小而美。
今年是微信第十年,吐槽好像比前两年来得更多了一些,张小龙「产品之神」的名号时常被人群嘲。其实我过去的态度一直是为微信说话比较多,因为从一个行业观察者的身份来看,微信这样一个十亿级用户的产品,在做一些抉择时肯定不能只满足少部分人的需求,就和苹果一样。当然,我自己在日常使用中也少不了一些吐槽,比如换手机导数据的时候,想回看一个文件发现已经被清空的时候,看到一条生日朋友圈纠结要不要点的时候......
所有的这些疑惑,我都留在了年底,等着看张小龙是怎么思考的。微信之夜这天他来了,龙哥重新定义了七点半,也重新定义了小而美。我从两小时的演讲中选取了一些精华的部分和大家一起分享,看看这个你每天都在用的软件过去经历了什么,以及未来可能是什么样。
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微信的雏形就是邮箱,微信和 QQ 邮箱都出自张小龙领导的腾讯广研部。龙哥说,十年前他需要一个沟通工具,自己又不怎么用 QQ,然后就想做个东西,自己发邮件用,于是就有了微信。
他说当时绝对没有想到,十年后的微信会是现在这个样子,然后分享了一组数据:每天有 10.9 亿用户打开微信,3.3 亿用户进行视频通话,有 7.8 亿用户进入朋友圈,1.2 亿用户发表朋友圈,其中照片 6.7 亿张,短视频 1 亿条,有 3.6 亿用户读公众号文章,4 亿用户使用小程序。
微信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句话不是虚的。
相信不管是不是关注互联网,你对视频号这个东西已经多少看过或了解过了,张小龙也花最大篇幅讲了他对视频号的由来和未来思考。
张小龙把视频号看作一个短内容平台。刚开始是想做一个「非朋友圈」,用于发短文、照片、视频,当然这里说的是公开内容,不局限在朋友圈。后来看到视频化的趋势,就把它做成了视频号,所以你会看到它和微博特别像。
这里龙哥还讲了个「段子」,说腾讯的短视频重点还是在微视,并非视频号。
它是一个包含了创作者、观众数、评论的「结构化数据」,对个人来说是名片,对企业来说是官网。短视频可以看作长视频的封面,未来如果搬到云端,就是一个巨大的长视频库,那时微信也许会提供一个检索入口。(那不就是 B 站?)
视频号最近还在发力直播,最火的那次是双子座流星雨。张小龙认为未来直播是比短视频更容易的创作方式,因为它更接近日常聊天(有点类似播客?),其实我一直觉得微信如果做播客的话,比做视频号靠谱得多,毕竟它的分发方式和脱胎于 RSS 的公众号很像,国人的微信从来不关,做纯音频也比视频直播容易得多吧?
扯远了,龙哥还给今年的春节设想了一个直播场景,就是视频拜年。其实这个理念之前微视就玩过了,的确挺有趣。
微信想做的事还有很多。张小龙小小炫耀了一下,微信自研的语音识别已经是国内一流,机器翻译也是自己研发。他们甚至还想做个输入法,因为输入法会泄露很多隐私。其实类似的事手机厂商也在做,提供剪贴板保护、安全输入法。微信强调了他们不会去读取聊天记录,你也不做硬件(电子书阅读器除外),难道纯做慈善?
微信表情出现很多年了,一些设计师、艺术家丰富了它的生态,也获得相应的收益,不过微信表情本身并没有发生过太大的迭代。但有意思的是几乎每次微信增加新表情,都能引起一波讨论,上几次热搜。于是张小龙想让表情的传达更生动,比如扔个炸弹把对方屏幕炸掉,这玩意儿隔壁的手机 QQ 应该挺熟。还有我们前段时间介绍的画音这个应用,其实也有很多关于表情的玩法。它的创始人正是来自微信团队,甚至我觉得微信这次的新表情也和它有关系......
张小龙说微信名片太死板了,无法表现一个人的真实状态,于是想推出一个「状态」功能,写几句话表达自我。喂,看看隔壁手机 QQ,直接抄答案吧。
微信里听歌的体验并不好,但张小龙是爱音乐的。微信 7.0 的时候他就放了一首《In my sercet life》,并动情演讲 4 小时。接下来他想让微信听歌时能够可视化,比如把一首歌做成精美的 MV 分享。额,其实腾讯之前就做过一个叫 Moo 音乐的 App,就是歌曲可视化,我知道他知道,但他就是不说。
微信里的浮窗功能特别好用,我专门写一篇文章吹过。不过张小龙这次居然说这是「狗皮膏药」...... 接下来微信将进一步完善浮窗功能,不只是链接和文章,长视频和直播也随时可以暂停或恢复。
整个演讲里还有很多产品方向的思考,张小龙多次提到了「未来」。他说微信和十年前一样,依然是「小而美」的产品(我个人对这个说法持保留意见),希望它一直保持自己的灵魂。我觉得把一个国民应用交到这样一个带有理想主义的产品经理手里,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既然没法改变,那就祝福吧。
封面来自:视觉中国
演讲全文:http://www.geekpark.net/news/272872
本文由极客公园 GeekPark 原创发布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