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追溯人工智能的小故事

人工智能,追溯到19世纪,英国数学家布尔和摩尔根提出了“思维定律”,机器是不是应该有思想?

也在19世纪,英国科学家,巴贝奇发明了第一架“计算机器”,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最早硬件,人们认为这是能够把人的智能寄托于机器的一个手段。

人工智能是指可以完成以往需要人类智慧才能完成的任务的系统。或者说,机器完成具有人类智商(智障不算)才能完成的任务,才能做的事情。

把人工智能作为一种科学来研究,有三个很重要的点。

第一,需要追溯到M-P模型。这是神经网络最著名的一个模型,是 Mcculloch和Pitts两位科学家在1943年提出来的。这个模型奠定了人工智能的基础。

为什么说?因为这是第一次对人脑神经元系统进行建模。目前,人工智能研究领域里非常火的模型“深度神经网络”的最基本的单元,还是没有离开M-P模型。

除了M-P模型以外,第二个是Heb学习规则,这是让机器具有学习能力的最基本的原理。现在的非监督学习,基本上沿用了Heb学习规则。

第三,就是Perceptron。Perceptron是美国心理学家Rosenblatt,提出的一个系统,这个模型可以实现分类功能。

彼时,Perceptron就比较火,而且掀起了人工智能的第一次高潮。可惜这个高潮最后还是遭遇到了寒冬。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这个词,在哪出生?

在以前,大家都没有统一人工智能的叫法,叫做perceptron的也有,神经网络的也有,还有很多的名词。但是,1956年达特茅斯(Dartmouth)会议上,几个科学家一合计,就定“人工智能”了吧。

自此,人工智能登上大雅之堂。

阿兰·图灵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有很多活动、图书、出版社,甚至公众号,也喜欢出“同名纪念款”。阿兰·图灵认为机器可以模拟人脑思维过程;一个经过良好设计的,精巧设计的计算机,能够做到人脑所能做的一切。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10307A05A9H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