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在2021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和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进行了一场隔空对话。
薛其坤和马斯克都是学习物理出身。薛其坤是我国材料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他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方面的研究成果被杨振宁评价为“中国的实验室里第一次做出并发表出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
马斯克一直致力于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将物理学知识成功地应用到商业上,旗下的特斯拉公司对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他还创立了两家专注于航空航天以及3D交通隧道的公司,开启了人类星际之旅的序幕。
他们的这一场隔空对话备受瞩目。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注意到,在历时逾四十分钟的交流中,双方围绕“下一个颠覆性创新”主题,达成多个共识,涉及新能源、人工智能、科技合作、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
(论坛视频片段)
薛其坤:太阳能或成为下一个颠覆性技术
在论坛上,薛其坤阐述了一个可能的终极性颠覆技术。他指出,我们不能把地球上的化石能源全部用光,必须尽多地留给子孙后代,而要保持目前的工业发展态势,理应通过科技创新,开发用之不竭的太阳能。因此,薛其坤认为,下一个颠覆性技术,是基于光电效应的太阳能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循环。
(来自论坛直播截图)
马斯克的想法与薛院士不谋而合。他表示,电能或许是替代化石能源匮乏的解决办法之一,但如果想颠覆性地解决问题,只能考虑太阳能。太阳系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巨变,每秒相当于五六万吨煤的水平,这是巨大的能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马斯克:人工智能加持 提升人脑“带宽”
马斯克在发言中表示,人工智能、DNA和RNA合成等技术都是可以带来颠覆式创新的热点领域,目前新冠疫苗的研发就用到了这些技术。
此外,马斯克正在从事的颠覆性技术,还包括脑机接口。他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有望让人类的意识得到传递和延续。换句话说,人类的意识将能得到“永生”。
(来自论坛直播截图)
“人类如何与人工智能的共生是我们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人脑的带宽是有限的,我们现在就是在解决如何提升人脑带宽的问题,包括智能手机,也可以成为人脑的一种延伸,未来我们要实现将机器和人脑融入,直接将机器连接到大脑的皮质层。”马斯克说道。
薛其坤:发展人工智能的时候 一定要设一条红线
人工智能会给人类带来威胁吗?薛其坤院士认为,要给机器人设置红线。他说,“一旦人工智能或者机器人超越这条红线,出现一次重大犯罪的时候,我们人类警察应该有能力阻止它。从技术上,人类应该是有这个能力的,这是我们以后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马斯克也同意这种观点。他表示,“对于人工智能进行监管是合理的。目前包括食品、药品、汽车等领域的产品都有监管,人工智能也需要加强监管。”
科技合作,应该增强互信
近几年,中美两国在科技界的交流出现了一些阻碍。作为大学校长的薛其坤感受颇深,他认为科技交流要把眼光放长远。“现在的科学技术,是人类世界经过几百年历史发展得来的,不合作是短视的。科技的本质,是为了让每个人都变得幸福。我作为物理学家、大学校长,永远希望能保持交流、合作。我希望中美两国能求同存异,把共同利益最大化”。
马斯克也赞同中美之间应加强科技合作。他以特斯拉举例,作为一家在中国落地的外资科技企业,特斯拉对隐私保护非常看重,“如果不重视隐私保护,我们将无法得到信任,企业的发展会寸步难行。”马斯克提出,应该在提高互信的基础上展开更广泛的合作,只有建立信任关系,才能构建一个美好的未来。
薛其坤:建议特斯拉办大学
马斯克:可以考虑!
谈到目前的高等教育改革,作为南科大校长,薛其坤认为,大学教育应该更有理性。自然科学应该让学生理解自然规律,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自然科学应该如何和产业相结合,如何提升人民福祉。
(论坛视频片段)
薛其坤还建议马斯克,像特斯拉这样的企业,可以办一个跟行业更紧密联系的大学,培养更有针对性的人才。
马斯克回答道,特斯拉现在缺乏机器人编程方面的人才,可以考虑办大学。他还说,高等教育要更加注重告诉学生为什么要学习一些知识,不是仅仅单向灌输,而学生在真正工作的时候,又用不到这些知识。
据了解,特斯拉曾与各国的多所大学进行过合作,涉及电池技术、材料等研究领域。马斯克本人也曾向媒体表示,未来将继续寻求与中国各院校合作的机会,共同研究业界先进技术。
薛其坤:深圳有颠覆式创新的土壤
会后,薛其坤在接受深圳卫视&壹深圳记者采访时表示,颠覆性创新离不开人才储备。而作为一名校长,他希望未来有越来越多像马斯克这样的尖端人才,这就需要继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薛其坤还表示,深圳是我国在做颠覆性创新方面基础条件最好的城市之一,因为深圳具备良好的政策环境、人才基础、经济支撑和创新环境。关于“下一个颠覆性创新”是什么的讨论仍将继续进行,深圳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会在全球创新版图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