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终于,他们要复活各路大师来跟我抢饭碗了

AlphaGo战胜李世石与柯洁的消息,闻者从最初的难以置信,到如今已经欣然接受并津津乐道。AI取代人类的说法虽然此后甚嚣尘上,不过普罗大众依然能保持乐观的心态。

因为很多人认为围棋的胜利是建立在计算机不会疲倦的基础上,不代表数据计算可以超越人脑的一切作用,最明显的就是声音艺术。

创作有声作品需要人类时刻保持充沛的情感,AI技术传输出的声音无论多么悦耳,依然有明显的机械感。可就在今天,央视新推出的大型纪录片《创新中国》让很多人都改变了看法。

这是世界首部采用人工智能技术配音的大型纪录片,甚至“复活”了已故著名播音员、配音演员、声音语言艺术大师、九方名座创始人之一李易老师的声音。

点击下方音频即可收听

1

“复活”的李易老师,声音中的抑扬顿挫、吐字归音无比标准,在场的央视名嘴全都啧啧称奇。

大师的光辉重新撒向人间固然令人惊喜,但仔细想想却难免脊背发凉。

因为有了丰富的情感,人类才得以被称为万物之灵。而今不仅人类的声音被AI取代,甚至可以通过算法模拟出与人类相同的感情。是否人类成为AI附庸的时代,真的快到了。

从最广大的配音员角度看来,一直被自己奉若神明的李易老师,是不是代表着从此开始就将与自己“竞争上岗”了?对于仍在努力迈入有声艺术门槛的人来说,是不是意味着自己还没入门,就已经失业了?

投资界著名的“风口论”中说到:“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上天”,而AI的发展早已到达了风口的位置。科技加速进步的趋势不可阻挡,那么李易老师“复活”之后,各个文化领域的英灵也许都将从神坛回到人间。是否下一次我们将听到梅兰芳、听到侯宝林、听到罗京……这些百年难遇的大师,是普通人穷极一生都难以望其项背的存在。

我们都曾渴望领略文景之治、大唐盛世,而今这一天终于到来,你会为愿望实现感到欣喜么?

2

也许从乐观的角度看来,艺术仍然是AI无法完全占领的净土。

因为AI虽然代表了全新的世界,而人类则是新世界的第一颗种子。无论艺术、文化还是AI本身,都是人类的智慧与才华创造出来的。没有了人类的文明,再尖端的AI技术也将无所适从。

但我们最初都认为AI无法复制人类情感,可在大量数据与算法的加持下,如今的AI技术模拟人类的喜怒哀乐已经易如反掌。人工智能关键在于“智”,人类的心智尚且是在亿万年的演变中逐渐开化的,谁又能保证科幻片中AI自主思考的现象不会突然出现?

古今先贤创造和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一直被视为人类最宝贵的共同财富。艺术无国界,那么是否有种族之分,AI如果创造出堪称艺术品的事物时,我们该怎样对待。

又或者说,AI本身就是人类创造的,那么AI界的艺术究竟能被视为艺术么?

3

如果我们继续发散思维,那么更多高深的问题是否会接踵而来。

人类之于AI是造物主般的存在,那么在人类之上,是否还有更高等级的物种。人类的一切行为是否也是由数据控制,所谓冥冥中自有定数,其实只是人类社会按照固定的算法在运行?

太多的问题我们无法解决,而着眼现在才是我们有能力做到的。

科技创新会导致大量岗位被AI替代,但情感文化的创新依然由人的智慧主导。这一点对于声音艺术的从业者或爱好者、甚至人类社会中各行各业的你我来说同样适用。

个体力量虽然渺小,但在即将取代人类的AI面前,个体的人类都将成为群体。我们不能改变现状,却能提升自己。将精力放在文化创新这个未来的经济增长极上,人类可能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或许今天的内容会令人感到杞人忧天或者危言耸听,而我们只是将自己的忧虑与更多人分享。毕竟千年之前的人,一定想不到千年之后世界会发展成现在的样子。

我们希望人类的文化永远不被取代,也只有这样,我们热爱的声音艺术才能永不消亡。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118G0LK7Y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