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前端写一个月的原生 Android 是怎样一种体验?

一个前端程序员的一个月原生 Android 开发体验。自从我写了 Android 应用后,上知乎的时间变得更长了。

自从我写了 Android 应用后,上知乎的时间变得更长了。哦,不对,你理解错了,我的意思是:编译代码、打包 APK、运行在设备上需要时间。可不像前端,一保存代码,就自动刷新页面。

是的,从上上周一开始,因为项目缺人的原因,作为一个有 Java 开发经验的大前端,我又又双叕进入了原生 Android 开发的世界。

这一个月下来,也算是有一些写 XML 的心得吧——不对,写 Java 代码,看 Kotlin 代码的心得。总的来说,Android 与前端的差异并不是非常大,在某些东西上,他们还是蛮相似的。怪不得像我这样的程序员,会将 Android 开发也归类到大前端上去。

如果你是一个前端程序员,想学习移动开发;又或者是一个移动开发,想接触前端开发;那么,本文可能就很适合你去了解两者间的差异。

本文包含了以下的内容:

编码效率 vs 可维护度

MVP vs MV:后天的 MV*

静态语言 vs 动态语言

View 与 DOM

代码调试

兼容性

(PS:受限于我只有短暂的经验,所以有些用词可能没有那么准确。)

:这里的前端应用特指单页面应用

编码效率 vs 可维护度

因为从运行效率上来说,原生应用必须远远大于 WebView——毕竟 WebView 的背后还是原生应用,直接等于中间多了一个层级。所以,在这里直接讨论编码效率。

Web

从编码效率上来说,还是前端快,快得不止一点点。

更快的预览速度。

成熟的生态系统。

大量可用的 UI 框架及组件。

参考别家的实现。Web 前端是开放的世界,在今天来看,要实现的效果基本上已经被实现过了,所以我们可以直接参考

富文本支持好

而考虑到 Android 和 iOS 是各自实现的,那么一个混合应用的开发效率可能是远远大于 2 倍,而跨平台应用(如 React Native、Weex、NativeScript) 的开发效率会接近他们的 2 倍(原因是:集成某些功能时,需要原生代码来实现,这时工作量直接翻倍等同)。

Android

从目前的维护程度上来说,还是 Java 的代码相对维护。主要是前端领域的变化太快了,并且在软件工程上的实践不像 Java 是必需要求的,因此容易出现大量的遗留代码。只是考虑到,Java 代码的臃肿,还是改用 Kotlin 吧。

Android Studio 转 Kotlin

只需要按下:Command + Alt + Shift + K,轻松当爸爸。

MVP vs MV:后天的 MV*

MVP,即 Model-View-Presenter,对应于视图层-数据层-展示层。

在 MVP 上来看,前端应用与 Android 都并非天生的 MVP 架构的。不过,两者在对业务逻辑上的处理,但是没有多少差异。唯一能体验差异的,可能就是 JavaScript 的异步,以及 Java 的同步带来的一些差别。

V*

采用了框架的前端应用,则会因此而带上 MV* 的加成。一旦选用上了某个框架,那么你只能按照其特有的模式,如 Vue 提供的核心是 MVVM 中的 VM,React 则只是 MVC 中的 View 层,则 Angular 则可能是 MVW(Model-View-Whatever)。在这种情况下,要在框架的基本之上变更,那么灵活性上可能没有那么大。

而 Android 方面则是 MVP 架构,其主要依赖于约定俗成,其中一个参考的规范就是 Google 官方的 android-architecture,又或者是社区上推荐的 Clean Architecture。而无论是 Clean Architecture,还是 MVP,其都依赖于约定。一旦我们谈及参考的时候,便意味着灵活性——可遵循,可不遵循。

在这种时候,Android 的 MVP 需要我们自己去创建 MVPView,创建 Presenter。

而整个 只是一个 View 层,真正的业务逻辑要交给 Presenter 来处理。简单来说,就是你需要手动地创建四五个类,才能完成一个 Activity 的 Hello, world。

Model

与此同时,Android 默认是要对 Model 进行校验和转换的。因为取出 JSON 中的某个值,需要将 JSON 转换为对象——可以直接使用 Retrofit 库来转换数据,又或者用 GJSON 转换成某种对象。算是与前端的一个大的区别,在前端世界里,这种事情是轻而易举的,有万能的 。

在使用 JavaScript 编写的时候,可以不对 Model 进行校验。不过,在 React 里会有,在 Angular 里可以用 TypeScript 来做相似的事。

与没有对象校验的前端相比,一旦出错,根本不容易察觉。这一点,或者也是一个优势所在——当你上架了新版本的 API 时,旧的应用不会 NullPointerException。与此同时,在开发的时候,后台 API 发生变化的时候,也会导致后续的一系列 bug。

静态语言 vs 动态语言

自从我写了 Android 应用后,上知乎的时间变得更长了。

编译与动态运行

当我们编写 Web 应用的时候,只要一保存代码,网页就可以由 这样的工具来帮我们自动刷新。于是,在诸如 React Native 这样的跨平台框架里,也有 Live Reload 这样的特性。

而当我开发 Android 应用的时候,每次我想试着在手机上查看效果的时候,得构建、编译代码、安装,大概得等上个两三钟才能运行在虚拟机或者真机上。

Android Studio Process

可事件往往不会这么顺利,动不动会遇上个 ,然后应用就 Crash 了。这个时候,就要去修复代码中的问题,加个 ,然后编译,继续 Crash。

怪不得 Android 的程序员喜欢上了 Kotlin,只要一个 就能判断是不是有值的事:

可由于没有经验,我经常把 写成了 。这就和那些习惯写 alloc init 的 iOS 程序员,一夜间突然喜欢上了写 ES6 一样:

哦,不对他们写的是 Swift。

并且作为一个面向对象的语言,Java 天生就意味着,大量的臃肿代码。

大量的代码,就意味着大量的 ,一定量的重复代码,一下子又回到设计模式的天下。

IDE 支持

好在,由于 Android Studio 有强大的、良好的 Intellij 支持。在 IDE 上对语言的支持,要比 JavaScript 的第三方库支持友好得多:

静态语言

要知道 WebStorm 或者 Intellj IDEA 专业版,它们在 JavaScript 第三方类的支持上就是坑。

View 与 DOM

过去,前端在 DOM 操作上存在天然的问题,即在我们使用 的时候,全局。当然现今的框架,在这个问题上比较少,但是考虑到仍然可能会被误用,或者注入。而 Android 则是局部页面的。

样式复用

前端使用 HTML + CSS 来编写样式,而安装则只使用 XML 来切图,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像 CSS 可以通过 “继承” 和 “覆写” 的形式来实现样式复用。Android 中也有类似于 JavaScript 生成 HTML 的方式,自定义模板。

当我们使用 React 编写组件的时候,可以传递对应的属性到组件中,这个属性可以是函数、值、组件等等。

而在 Android 的布局上,这就不是一样容易的事。为了复用样式,需要抽取成 UI 组件,还只能是 UI 上的组件。只能实现 HTML + CSS 上的复用。

HTML + CSS 在编写 UI 的时候,有各种奇技淫巧,比如说样式的优先级,或者 。

双向绑定

从原生的角度来看,前端的 与 Android 的 并没有多大的区别。而当前端有了前端框架之后,就不一样了。好在 Android 有 ButterKnife 这样的 View 注入框架。

与此同时,Android 还自带了双向的 DataBinding,而原生的前端是没有的。

只是前端有前端框架,在这一点也完全问题也不多。

布局调试

还好,已经有写 React Native 布局的一些经验,在写起 Android 的布局,倒也还好——没有那么坑。

在布局调试上,还是前端用浏览器调式方便——还可以在浏览器实时修改 DOM 结构。Android 也有这样的工具,叫Layout Inspector

Layout Inspector

除此,还可以通过 Facebook 家的 stetho 做与 Web 相关的调试工作:

Stetho 调试示例

总的来说,还算是不错的。就是这个结构,看上去和 React Native 怎么那么样呢?

代码调试

在代码调试上来说,Java 底子厚,总的来说会比 JavaScript 好一些。

Android 调试

除此,记得我们在 Chrome 浏览器里可以打断点,随后在 Console 中做出一些计算。而得益于 Android Studio 背后的 JetBrain 的 Evaluating Expressions,可以实时计算表达式的值,Android 上的代码调试也是很容易的。

Evaluating Expressions

而以我有限的 Objective-C 编程经验来说,XCode 也是可以做到的。

网络调试

在 Chrome 浏览器里,自带的 NetWorks 几乎是万能的。Android 方面也可以借助于 来使用:

Stetho 网络调试

但是依赖上比较大,需要在页面上注入,并且调试不了插件化的应用。要调试网络吧,还是 Charles 好用一些。

可是,万一开发环境 HTTPS 了呢,不就更麻烦了。

兼容性

前端面临的是调试不同的浏览器,又或者是兼容 IE。总的来说,问题都不大——不会面临闪退的问题。即使出了点小问题,用户可以先换个浏览器试试。而当你的 Android 应用在用户的手机上闪退了,那么用户只能换个 APP 了。

除此,Android 则是面临碎片化的系统,不同的版本,及不同的屏幕大小,总的来说,要对前端复杂得多。

结论

Android 在软件工程上做得相当优秀,而前端则是在开发效率上占优势。

Web 开发大法好。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108A0W789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