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记得从2016年开始,很多媒体搞起了“人工智能会取代哪些人工作”的预测。
总体来看,信息处理类的工作普遍认为是最“危险”的,而其中翻译相关的工作又名列前茅。
在笔译、口译之外,又有一种职业被认为会最先被AI所取代,那就是我们难舍难分的字幕翻译…毕竟,字幕组的主要工作是翻译影视剧中的对话,比起翻译专业性的文章,或许更容易被日益智能化的AI所替代。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应用了人工智能的翻译技术,究竟会变成字幕组的敌人还是朋友?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有很多可开脑洞的地方。
字幕组对人工智能是爱是恨?
我们之所以认为人工智能对字幕组来说是一种威胁,是因为从技术原理上来讲,AI代替人工来进行视频字幕的听翻,是一件非常合理的事。
首先字幕组的翻译对象一般是对话,比起专业性强的论述性语料,相对简单的对话更适合用今天的神经网络翻译技术来处理。其次,人工智能“阅读”视频的能力正在一天天提升,把视频中的对话自动转化成文字的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很可能取代字幕组的听写环节。那么二者相加,AI带来的语义理解和神经网络翻译技术结合,让AI可以进行视频翻译,似乎就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一件事。
那么,“字幕组”的工作是否会失去原有的意义?
事实上,以上逻辑虽然在理论上成立,但在实际应用时还有很多问题。
首先是把翻译这件事过分的简单化了,没有看到字幕组经过长时间积累,其工作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翻译,而且包含了语境理解、文化理解以及对内容熟稔之后的综合处理工作。换句话说,字幕组的工作结合了理解和创造,这些显然是AI无法替代的。
再者说,今天的AI技术对字幕文本的主动纠错能力还需要培养,机器在听写和翻译过程中,会受到口音和背景音乐、环境噪声的影响,而且很多双关、暗示之类的内容目前是需要依靠人类译者才能解释的,用户可以通过机翻字幕来浏览视频大意,但经过人类译者的编辑和调整,才会是成熟的字幕。
总之,网友们喜闻乐见的“神翻译”,还是今天AI所不具备的能力。这也意味着,今天AI更合适的位置,应该是成为字幕组的帮手,而非替代者。二者最好的结合方式,应该是AI来进行基础处理,让字幕组在此基础上调整和发挥创造,用AI来提升效率节省时间——这种关系,其实在大部分今天所谓“可能被AI替代的工作”中都能找到影子。
如何成为让字幕组动心的AI助手?
当我们认同AI更可能是助手,而非替代者之后,其实往往还会忽略另一个问题:如何更好地使用 AI参与到工作流程中?人类真正想要通过AI来事半功倍,其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举个例子大家可能就会明白:某家公司尝试做过AI语音识别生成会议记录的项目,会上说了什么可以自动生成文字归档,用来方便秘书做会议纪要。结果试推广的时候,发现秘书们几乎对这个产品无感,原因在于记录的内容里有大量语气词和无关的话。用这种速记重新总结会议纪要,其实比会议当场记录更费时间。
所以说,不是用了AI就是万事大吉了,对于字幕组来说也是一样。
译者如果盲目使用AI视频翻译,可能适得其反,降低了工作效率和作品品质。因为字幕组的工作有独特性,需要面临大量的复杂文本,在AI听翻的基础上要根据实际情况作语言的调整和润色,而在听写和切轴这样的重复性环节,或许可以更依赖AI一些。
我们可以从网易人工智能事业部新推出的AI视频翻译产品“网易见外”来归纳一下哪些能力构成了字幕组真正需要的AI:
(网易见外视频翻译产品界面)
1.几大AI解决方案同时达标,贴近字幕组真实需求。我们知道,视频翻译面临着语音识别、语义分析、语言翻译等几个难题。需要分步骤、分能力的去完成,这也是字幕组往往需要多人配合完成一个作品的原因。那么相对应的AI工具,则最好将这些能力一气呵成,这样也给字幕组减少许多麻烦。比如网易见外的AI视频翻译,具备NMIT神经网络机器翻译与语音识别、智能转写等多个场景应用能力,也就是说可以将语音识别听写文字、翻译和时间轴切分几项功能进行集成,保证了整个字幕翻译的高完成度,从而贴近了字幕组的真实应用场景。
2.理解视频翻译的工作原理,把“技术”变成“助手”。字幕组的另一个问题,是翻译素材要结合视频制作的若干原理,如果只是单纯提供机器翻译结果恐怕也不行。在网易见外系统里,用户可以对翻译结果和时间轴进行校对调整,可校对完成后再选择外挂字幕或者压制在视频中输出,就是为了针对性满足字幕组的视频制作需求,让AI翻译技术成为实用的“字幕组新成员”。
3.友好的嵌入环境,满足字幕组2.0的需要。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字幕组这个非营利性质的行业,在诸多波折后,自身也在发生迭代,比如,今天的字幕组更倾向众包式、模块化的工作方式。从而集合更多能力快速完成作品。那么与之相对的,是AI视频翻译工具必须适应字幕组更多内部协调与众包的合作模式,能够将自身能力集合到字幕组的其他远程协作工作当中,降低字幕组的使用门槛。比如,国内知名字幕组人人影视就与网易见外进行合作,在推出字幕协同翻译平台“人人译视界”里面嵌入了网易见外的视频翻译功能,再由用户进行协同校对,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总而言之,AI翻译应该让字幕组更轻松、更充沛的去发挥创造力,将枯燥劳动化解在初始阶段,结合了这些要素的网易见外的AI视频翻译,可以实现视频的高精度语音识别和即时翻译功能,并一键生成双语字幕,从而让译者去发挥“翻译即创作”的精髓。
“AI字幕君”的花样应用场景
可能有人会想,大张旗鼓的给字幕组配上AI武器,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毕竟人家没有AI也好端端的工作了好久,这东西真有必要吗?
事实上,对视频的即时语言理解与转译,其商业价值和应用空间绝不仅仅停留在字幕组这一块。当然字幕组本身的商业价值也已经足够大。
更多的花样场景很可能等在字幕组之后,比如网易见外的AI视频翻译功能在字幕组之后,还将与视频网站、电视台等机构进行合作,将AI带来的工具便利进行类似场景推广。
事实上,AI视频翻译这件事,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对将有限的翻译工作者与不对等的海量外语视频资料进行了重新匹配。AI大大提升了外语视频字幕的制作效率,那么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将有可能进入到中国市场,而最新的重要视频与剧集也可以保证快速制作好字幕进行推广。这两点不仅是追剧党的福音,同时也是科研、教育、电商、文化交流等领域的进一步扩宽海外与中国合作频率,加速沟通效率的重要支撑。
试想一下,假如某个海外热销商品的宣传视频,可以第一时间地成本准确生成汉语,甚至多种文字字幕,进行全球的同一时间送达,那么留给商家的想象空间将瞬间拉大。
这样的应用场景还有很多。就像很多人说字幕组是中国和世界文化的桥梁,但人力往往有时而竭,这座桥想要进一步拉长、变宽,横跨江海,AI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