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华为造车不造车,更为关心的可能是汽车企业。
2020年2月,华为发布了1+8+N战略。其中1是手机,8是平板、PC、穿戴、智慧屏、AI音箱、耳机、VR、车机。华为确定1和8自己做。
既然是战略,就不会变来变去,时间跨度至少以10年计。
反观这两年,华为也一直在围绕这个战略进行布局。虽然手机遇到了困难,但仍然没有放弃。车机作为8的一员,相较于其它几个成员,还没有落地影响力就过于突出,也体现出对于华为造车不造车,其实国内车企比较敏感。
传统车机指的是位于汽车驾驶舱前部中间位置的中控,可以实现导航、收音机、车载电话、空调控制等功能。
信息时代,车机的定义也发生了变化,覆盖面也由中控延展至整个座舱。
华为最新发布的鸿蒙智能座舱实现了人、车、家的智慧互联。而最终,华为还会将车机锁定在车联网和自动驾驶等方向,成为智能化、网联化的核心。
华为战略目标是通过技术让生活更方便、更安全、更高效、更舒适,实现智慧生活。现在生活的种种不便、隐患、障碍、内耗,都期望通过科技手段解决。汽车作为智慧生活的重要组成,也将服务于这一宗旨。而只有通过生态建设,才能打通所有场景,才能实现智慧生活的目标。
可见,华为志在高远,如果作为一家车企出现,并不能完成建设这一宏大生态的目标。
从华为ICT背景出发,期望通过自身的擅长,去构建新的汽车架构。华为不仅有智慧座舱,还推出了激光雷达、星闪、电机等一系列新能源汽车的部件。“华为不造车,要帮助企业造好车”。华为将以上游部件公司的面目出现,去重构汽车生态。
一个外部力量进入传统行业必然遭遇阻力,阻力大小视冲击程度而定。新势力做整车,冲击还不大,如果想涉及汽车产业的上游,还打算涉及生态,目标宏大,阻力也将成倍增长。
华为涉及汽车行业的程度取决于生态建设的进度。华为联合小康推出的赛力斯,不过是华为的一个技术示范。这种策略也显示出,整个汽车行业对华为的戒备。如果阻力再大,华为有可能采取两个不同的策略:其一,可能继续坚持目前的路线,从应用端逐步渗透到整个行业,这样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达成目标;其二,与上游企业联合,大规模进入,这一办法的缺点是华为可能失去独立性。实际上,华为已经具备了造车的大部分能力,如果阻力过大,华为也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独立造车,以实现引领技术的目的。
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是未来汽车的方向,汽车的核心将由机械转为软件,实际上,大部分企业惧怕的不是华为,而是对信息技术的恐惧。
核心能力空心化,才是传统车企的最大焦虑。
未来已来,不管如何抗拒,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信息化进程不会放慢,即使华为不来,谷歌也会来,就算谷歌不来,苹果也会来,实际上特斯拉已经来了。
没有华为,还会有其它信息技术公司进入汽车产业,不管传统车企愿不愿意,汽车产业都将受到冲击。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