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构建面向未来的网络并为业务的持续成长和进化铺平道路,企业必不可少的需要更多设备、更高规格的网线、更复杂的网络架构;而这就意味着更大的投资、更长的部署周期和更大的硬件运维压力。
与此同时,为了解决端口数量、信号衰减、总体带宽、布线等问题,企业在具体的网络实践中往往还要部署更多额外设备,而这又会让本以增大的成本和运维压力雪上加霜。
这些面向的未来投资当然不会没有意义,只是在飞升的成本面前,我们禁不住要想,是否还有其他路径能够实现同样或者更好的效果。而当我们在一条赛道上勉力前行时,更好的答案或许就在我们的隔壁。
没错,我们要说的正是全光网!
以技术构建“光进铜退”的底层逻辑
日前,锐捷网络发布了面向校园网、园区网等应用场景的极简以太全光2.X解决方案;其目的便是要解决传统光网方案在这些场景部署时的分光、部署、管理维护等问题,用以太全光网络高承载、大带宽、无源的特性,解决用户未来1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用网需求。
所谓光网络是利用透明材料中光的折射来传输信号,这一方式可有效解决传统网线在长距离传输中的信号衰减问题并提升网络容量;同时也降低了庞大网络所带来的布线困难。而POL技术的出现则能够实现ODN层面的无源。这就解决了园区网、校园网等场景中设备广泛分布所带来的电源接驳、散热和维护问题。
但是传统POL网络光纤所能承载的带宽仍旧比较有限,接入侧需要通过分光器来对有限的带宽,也就是光路,进行下行时的分配与上行时合并,这也就限制了接入侧端口所获得的带宽。另一方面,由于不同比例的分光器所使用的光学器件不同,因此,在网络部署完成后,用户便很难灵活变更端口数量;即使通过更换分光器完成了端口数量变更也会造成不同分光器导出的端口速率不一的情况,严重限制了业务的灵活性以及新增用户的用网体验。
而锐捷在极简以太全光2.X解决方案中则创新性地在园区全光网中规模应用了以太彩光技术,利用其高带宽、低延时以及中间设备无源的特点,构建了真二层组网结构,以无源透明汇聚替代原楼栋有源汇聚,免去很多运维的困扰。不同于POL需要使用分光器限制了带宽,极简光方案中间光链路不需要分光,千兆/万兆带宽可1:1直接入室,能够更好地支撑高带宽需求的业务。
更少设备、更低能耗、更易管理
由于去掉了传统POL方案中的分光操作,锐捷极简以太全光网络的架构得以变得更加简洁。用户只需使用核心交换机、合路器/透明汇聚以及用于光电转换的室内接入交换机三种设备便可完成局域网的构建工作,并帮助整个局域网由传统的三层架构简化为二层架构。
原本部署在楼栋弱电间的有源汇聚设备,如今变成无源方式工作,这不仅大幅降低了网络本身的能耗,也让设备的损坏率大幅降低。在实际案例中,锐捷的极简以太全光2.X能够使TCO降低20%,网络投诉率降低80%。同时,后续的带宽升级、接入端口扩容等操作所需的工作量也由2天缩减为2小时。
众所周知,光纤在弯折性能、线缆强度等方面仍旧无法与传统的五、六类网线相提并论,但在进行数据传输时却对连接性能、通路质量、功率等有着更高要求。而全光网络的介质化、无源化则让网络的感知、排障变得更加困难。
为解决这一痛点,锐捷则在网络设备和云端INC管理工具中搭载了高阶光链路检测功能,能够以可视化的方式对全网设备状态、链路状态进行实时感知和故障告警,并通过链路诊断实现故障的快速定位,进而实现全光网络的简单运维。
更多选择,为场景化服务
光网的基础原理并不复杂,但要将其落实在设备中却需要长期的积累和钻研;而要在降低成本门槛的同时做到多场景适用则更是对网络企业实力的全方位考验。经过长期研发和产品的不断迭代,2.X版本的锐捷极简以太全光网不仅实现了技术层面的突破,为教育、医疗、企业等行业推出了行业化的方案,更为用户提供了适用于不同场景的多种接入层方案。
根据使用场景不同,锐捷推出了SF、IF、MF等三大系列的接入交换机。其中主打小体积、低功耗的SF系列能够被安装在三种国标弱电箱内,并且不会发生过热等问题。面向工业智能化场景的IF系列则提供了更多接入端口和更好的可靠性,可以被部署在工况更恶劣的生产一线。而主打微型化的MF系列则不仅提供了更小的物理尺寸,方便墙面外挂使用,更提供了可外接的外网连接模块,满足企业级用户的内外网双链接且物理隔离的安全合规需求。
从电到光,物理飞升
相较于RJ45网线,光网明显是更先进的存在。但以怎样的TCO来获得光网的诸多优势才是用户更关心的问题。通过解决技术、设备、部署方式、应用场景、运维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痛点,锐捷新一代极简以太全光2.X解决方案终于为用户提供了一条兼顾成本、可维护性、性能的全新道路,使用户能够切实可行地从传统网络迈向全光。
在这个讲求唯快不破的数字时代,“光的速度”显然值得更多企业拥有。
【IT葡萄皮】(公众号:itopics)由资深媒体人张垞运营。从业十二年的深度观察,只为一篇不吐不快的科技评论。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