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科技局获悉,继《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技术创新图谱及创新资源清单》发布后,成都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再次发布《成都市轨道交通产业链技术创新图谱及创新资源清单》《成都市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技术创新图谱及创新资源清单》,以期精准匹配创新资源,推动产业建圈强链,提升城市创新能级。
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完整清单内容
▲成都市轨道交通产业链技术创新图谱及创新资源清单
▲成都市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技术创新图谱及创新资源清单
四维度梳理创新链
提升产业供需适配性
创新链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据悉,本次创新链研究包括了创新需求、创新资源、创新成果、创新主体四个维度。
从创新需求看——
成都轨道交通产业链共有技术创新需求47条,分布在规划设计、工程施工、工程机械、轨道、车站机电设备、车辆制造及新材料、通信信号及供电、智能化应用等8个环节/领域;
成都航空发动机产业链共有技术创新需求25条,分布于锻铸件、增材制造、风扇及压气机、燃烧室、高低压涡轮、机械系统、燃油系统、控制系统、健康管理系统等环节/领域。
从创新资源看——
成都轨道交通产业链拥有国家级研发平台3家;拥有国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8家;拥有顶尖科技创新人才12名,主要聚集于西南交通大学,其中翟婉明院士建立的“车辆-轨道统一模型”,解决了对散粒体道床建模的国际性难题,在国际上被称为“翟模型”且得到广泛应用。
成都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拥有国家级研发平台7家;国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家。
从创新成果看——
在已掌握的有效发明专利基础上,识别出274件作为成都市轨道交通产业链的创新成果;识别出99件作为航空发动机产业重大技术创新成果。
从创新主体看——
在轨道交通产业链,成都5家创新主体入围关键环节、细分领域全国前20强行列。
在航空发动机产业链,则有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等8家创新主体入围相应环节全国前20强行列。
研判创新能级
助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甄别关键核心技术和优势创新主体,研判创新能级,本次图谱及清单对产业链进行了梳理,并据此研判成都相关产业能级。能级用星级表示,最高为5颗星。
轨道交通方面——
产业链上游为科技研发与规划设计,中游为工程建设与装备制造,下游为运维服务。
从创新能级看,成都轨道交通产业链上游创新成果较为丰硕,西南交通大学、成都天府轨谷科技有限公司等创新主体具有一定研发实力,已跻身全国重点创新主体行列,“科技研发”和“规划设计”创新能级均为5颗星;中游掌握了“板式无砟轨道”等关键核心技术115条,5家在蓉机构进入了全国重点创新主体行列,“通信信号及供电”创新能级为5颗星;但下游创新成果相对较少,仅西南交通大学1家在蓉机构进入全国重点创新主体行列,“智能化应用”创新能级为4颗星,需固链延链,“运营管理”和“维护保养”均为3颗星,亟待强链补链。
航空发动机方面——
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中游为大部件制造与系统研发,下游为整机集成与维修。
从创新能级看,成都航空发动机产业链上游高能级创新资源优势较为突出,拥有国家级研发平台8个、中试平台1个、顶尖科技创新人才3名,“标件及成附件”创新能级为5颗星;中游则掌握了“单级风扇/压气机双波浪结构轮毂造型方法”等关键核心技术55条,“高低压涡轮”“机械系统”“健康管理系统”创新能级均为4颗星,需固链延链;而下游创新主体研发实力强劲,8家在蓉机构进入了全国重点创新主体行列,创新能级整体较高,“军用航空发动机”“军机修理”“民机修理”创新能级均为5颗星。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图据成都市科技局
编辑 成序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