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发展了,尤其是计算机进步了,互联网大潮也兴起了。很多网络平台搞民意调查,比较方便,还能搞一些大数据搜集信息和精准推送的工作。那么,一切都用数据化来解决行不行?
当然不行,数据可以作为一定的参考,甚至能作为证据出现,却并不能当成一切的基础。早在一九七三年,人类学家科尔森就发现,当代社会的决策过程与古代的占卜过程几乎一模一样,决策者追求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确定性,而不是决策本身。决策需要证据,数字就是当代社会最擅长的证据收集方式。和占卜决策一样,“数字决策为决策者提供的不是别的,而是心安理得。”其实,把数据化、可计量化称为科学的“进步”、社会的“进步”,这种看法已经开始受到很多质疑。
网络接管人们生活之后,大数据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面窃取人们私人信息,并且进行分析和组合,给人们推送需要的商品信息和服务。而工作的人们还要面对很多表格、数字,甚至要反复填写。不但有些互联网公司要统计,而且一些主管部门也要统计,甚至要统计好几遍,做到精准掌握每一个人的信息。于是,不仅出现了人们打开购物网站蹦出自己浏览过的商品信息和服务信息,而且还会出现现实中的电话推销,上门推销等,都是自己喜欢的,或者浏览过的,或者和浏览过的商品相关的东西。迷信大数据的人说,大数据比人类更懂人类自己。当然, 只是一种说法,大数据也有计算错误的时候。毕竟,人性不能用数字衡量。
大数据计算再精准,也不能算出一个人什么时候死亡。就好像占卜者不会算准了人的死亡时间一样,除非出现了人为的谋杀。有男人在行房事之前称了体重,行房事之后再次称量,结果少了半斤,就认为失去了半斤的精液,那么,这种称量方法科学准确吗?当然不准确,还有运动消耗的能量,出汗的分量等,并非精液消耗了半斤。要是这种事都用数据计量,那么男人和女人行房事还有什么快乐可言?有科学家称量灵魂的体重,把濒临死亡的人放到体重秤上,当人死之后,体重减少了多少毫克,而那多少毫克就算是灵魂的重量。其实,也不科学准确。失去的那些分量很可能是身体汗液蒸发的重量,也可能是一部分细胞失去营养物质的重量,怎么能说是灵魂的重量呢?况且,灵魂的有无尚且不知道……
至于数字人文、量化史学、AI诗人等更是不靠谱,只能算是人工智能的一种的研究。人文学科并不是不讲证据,也不是不讲数据和数学逻辑,而是在讲证据的同时,搞一些艺术创新,发现一些艺术的规律,并能够给人悦目悦心的感受。数字人文可以把古籍珍本扫描成电子书,存储在图书馆,成为供人们随便查阅的东西,但是要用计算机主宰人文发展,就会舍本逐末,没什么好的结果了。计算机主导的机器人可以画画,可以弹钢琴,但那不是创造,而是模仿。史学也是如此,做好各种数据统计,还要看到数据之间的密切联系,看到游离于数据之外的东西,没被掌握的东西,还有史官个人倾向以及意识形态的影响等东西,才能做出一些相对准确的判断。于是,很多史学家相信文物证据,而不相信数字证据。在数字化的今天,他们似乎已经落伍,但是他们的研究才是真正站得住脚的研究,而不是什么凭借数据说话的生硬死板的推演。AI诗人能做出一些以假乱真的诗,甚至让读者分辨不出来是谁做的诗。只是打乱词序,根据一些内在的意思联系,拼凑组合,类似于思维的拼凑组合,却能组成一些现代诗,甚至能组成一些古诗词,颇有可观者。只是,这些诗词并非高级的诗词,只是计算机根据程序编码自己排列组合的语言序列,有点类似于剪刀加糨糊的抄袭。不过,这些理论的提倡者都只注重了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效果,却忽略了中间状态的胡乱搭配,以至于看似“进步”的大数据分析并不进步,而看似“落伍”的人工检索和思考,也并不退步。
很多超出数据之外的不可被数据衡量的价值才是不可量化的价值,也才是事情的真相。不过,人们大多被数据化,被量化,也就成了数据支配下不自由的人。很多人都迷信数据,迷信AI ,其实大可不必,人性不能用数据衡量,而一些公司或企业用数据化管理,其实也是一种软暴力管理方式,并不值得提倡。爱情、婚姻、亲情、友情、权力等都不能被数据化,以免出现性交易和其他类型的交易,还会出现权力寻租,出现一切东西都被商品化的倾向。而当一切东西都被商品化之后,都可以买卖,就会出现社会信仰和道德危机……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