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66年,乐僔和尚云游,不经意间抬头向三危山方向望了一眼,只见山上金光万道、璀璨光明,仿佛有千佛化身。他决意在此坐禅修行,开凿了敦煌的第一个洞窟。此后一千年间,无数能工巧匠在崖上挥洒创意,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无与比拟的璀璨文化宝库。
元代以后,海运兴起,敦煌瑰宝渐隐于风沙之中。直至近代,道士王圆箓落脚于此,开始修葺洞窟,偶然间发现藏经洞,让敦煌重获关注。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敦煌文保至此发轫,并于1950年更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扩建为敦煌研究院。几代人守护,敦煌学入列国际显学,文物得到妥善保护,千年文化再获传承。
然而,文物消亡是不可逆的过程。敦煌研究院很早就意识到,要让敦煌文物永续留存和弘扬光大,数字化是必然选择。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研究院就提出了“数字敦煌”的构想,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对文物进行高清、全景采集,实现敦煌石窟文物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
数十年的辛勤耕耘,“数字敦煌”积累了海量的高清资源。2016年,敦煌研究院上线了 “数字敦煌”专属网站,将30个经典洞窟的高清图像首次面向全球开放,但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使用者以研究人员为主。近几年,敦煌研究院一直在探索在更大范围开放“数字敦煌”的方法,其中如何对数字资源的使用进行授权与监督,确保资源的安全规范流转,是推动大范围共享的难点所在。
在引入区块链技术后,难题迎刃而解。12月8日,腾讯与敦煌研究院联合打造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文化遗产开放共创平台,6500余份高清素材在“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上线,原创证明以及后续授权、下载信息证据全部基于腾讯区块链技术上链存证,解决了数字资源共享中的确权与授权难题。今后,所有人都可以通过开放素材库,便捷安全地下载使用。
“数字敦煌”是一项功在千秋的伟业,在用物理、化学方法保护壁画、雕像、藏经的基础上,数字化手段是将这些古老艺术带入接下来好几个世纪最有效的手段。此次“上链”的内容,包括来自敦煌莫高窟等石窟遗址的高清素材,也包括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取的专题内容,是“数字敦煌”资源中的精华。
如此珍贵的数字资料向全网开放,挑战是不小的。在过往,一份文物图片“无保护”地放在互联网上,都会惨遭盗版、滥用,文博数字化因此被束缚住手脚。有没有一种合理的技术手段,既能很好地维护文物数字版权,又能将它开放给更多的人,甚至引导大众规范使用?
答案是区块链。凭借其去中心化、分布式、不可篡改的特点,区块链被广泛应用于存证领域。此次6500余份高清数字化资源档案“上链存证”,意味着这些素材的原创证明得到了存证保护,配合实名认证和数字水印技术,每一例素材的授权使用均可查证,也支持了素材的规范使用。
在区块链存证基础之上,上链后的敦煌文物素材,还可以提升对外授权的流程效率。之前敦煌研究院每一次授权都需经过内部申请、审核,耗时从一天到一周不等。开放素材库则基于用户实名认证加上区块链存证,每一份素材的授权使用均可查证,就可以做到一定程度的完全开放授权。
文化学者余秋雨在其散文《莫高窟》中写道,“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飞天的舞女、反弹琵琶的乐人、神采飞扬的将军,敦煌石窟是河西走廊上的一个博物馆,也是半部中国艺术史,又是几大文明交汇地,无比深厚而长久沉默。”
基于文物的文化创意越多,文化才能更生动、更有传播力和生命力。开放素材库项目也就是推动文博数字资源再创,促进文物活化的一次尝试。
以往,在对文物素材再创的过程中,普遍面临两个问题:一是设计者找不到权威的授权渠道,二是没有清晰的商业安排,再创素材很难继续积累发展。开放素材库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在授权方面,用户完成创作后上传,在通过审核后,作品即成为开放素材库的一部分,通过平台授权给其他用户下载使用。在商业安排方面,开放素材库引入腾讯金融科技,打造了一套智能分账系统,用户在下载再创作品时,其支付的版权费用将按约定自动流转到相关版权方,促进创作者生态的正向循环。风控、反诈、反洗钱等底层技术能力则为资金安全合规流转提供了切实保障。
来源: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官网
共创体系的建立,不仅鼓励更多创作者加入到对文化数字资源的创新性转化过程当中,而且,在未来更多商业合作可以基于再创打造新的内容IP,逐步丰富素材库内容及完善授权场景,探索更多类型的商业化合作,让授权资源库实现更大的商业化价值与社会价值,构建起文化遗产在社会层面上,基于数字化创意的可持续发展。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推动科技赋能文化产业,把先进科技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引导和鼓励文化企业运用大数据、5G、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超高清等新技术,改造提升产业链,促进内容生产和传播手段现代化,重塑文化发展模式。”
的确,数字技术让那些馆藏多年的珍品、广袤大地上的历史遗迹,换了个形式获得新生,以更真切的方式出现在大众面前,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接触、了解和欣赏。这个过程,也是年轻人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过程。在与文化的共鸣中,年轻一代认识到,过去5000年里,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而只有深入了解过去,才能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在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路上,腾讯和敦煌也共同走过了五年。这次腾讯拿出压箱底的两项技术——金融科技和区块链,破解数字敦煌开放难题,意味着双方的合作步入了探索应用前沿科技全真高清地呈现敦煌文化,让大众身临其境感受敦煌的新阶段。
事实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博行业数字化也经历了两次升级与转型:第一次是在移动互联网阶段,社交、电商普及,文博行业借助图文和IP衍生的方式实现了快速传播;第二次变革时,人工智能、云计算、AR/VR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已经登上舞台,文化遗产开始依靠这些技术实现高清的展示以及灵活的交互。
法国作家福楼拜说:“艺术与科学总是在山脚下分手,最后又在山顶上相遇。”对于敦煌研究院和腾讯来说,文博数字化如携手攀登,正是文化与科技双向奔赴的真实写照。线上全真“数字藏经洞”重现万卷藏书盛况,高清壁画和书卷档案“上链”开放,新的大幕已然拉开。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