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非功能性需求所构建起来的正是我们所熟知的软件架构。什么是软件架构?简单来说,就是软件的基本结构,包括三要素:代码、代码之间的关系和两者各自的属性。
最近阅读了一本架构方面的入门图书叫《从零开始学架构:照着做,你也能成为架构师》,部分内容比较不错,先做书摘总结,以便加深印象与未来回顾学习。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分层的概念无处不在。从沙漠的地层,到城市的楼层,再到甜点的层次,分层的思维方式帮助我们将复杂的世界划分为更易于理解和管理的部分。同样,这一概念也被广泛应用于软件工程的领域。在本文中,我们将一起探讨软件架构为什么要分层,以及分层的优势和应用。
导读:《架构设计》系列为极客时间李运华老师《从0开始学架构》课程笔记。本文为第九部分。首先整体介绍可扩展架构的基本思想——“拆”,以及如何拆;随后介绍了面向流程的拆分,即分层架构。
一个问题,我们要把它搞清楚。需要深入的思考,从演进出发,从核心出发,探索它的本质。这样才能在工作中举一反三。探索本质的思想,对于架构者来说尤其重要。本文想探讨架构模式之分层设计的本质和核心。以便于更好的将正确的方式应用到项目中。
对于架构思维本身仍然是类似系统思维,结构化思维,编程思维等诸多思维模式的一个合集。由于架构的核心作用是在业务现实世界和抽象的IT实现之间建立起一道桥梁,因此架构思维最核心的就是要理解到业务驱动技术,技术为最终的业务服务。要真正通过架构设计来完成业务和技术,需求和实现,软件和硬件,静态和动态,成本和收益等多方面的平衡。
Tech 导读 分层单体架构风格是分层思想在单体架构中的应用,其关注于技术视角的职责分层。同时,基于不同层变化速率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变化在系统内的传播,有助于提升系统的稳定性。但这种技术视角而非业务视角的关注点隔离,导致了问题域与工程实现之间的Gap,这种割裂会导致系统认知复杂度的提升。
只要从事软件开发的工作,系统架构是必备知识。有朋友说可能会说,我只是一个搬砖的,怎么会接触到架构知识呢?其实,除了架构的设计者(也就是架构师),作为普通的开发者也是在时刻践行着系统架构的理论。毕竟,再好的架构,都需要码农去实施。只不过当你没有系统了解软件架构时,可能感知不到而已。
分层是架构设计的常用方法,也是指导我们做架构设计、功能设计的重要思想。运用好分层能帮我们解决工作中许多难题,下面分三部分来介绍分层:典型分层架构、无处不在的分层思想、如何分层。
在系统从0到1的阶段,为了让系统快速上线,我们通常是不考虑分层的。但是随着业务越来越复杂,大量的代码纠缠在一起,会出现逻辑不清晰、各模块相互依赖、代码扩展性差、改动一处就牵一发而动全身等问题。
层次结构在现实社会中随处可见。记得有个笑话讲有个村长得意的向他的老婆吹牛:“全中国比我官大的只有四个人,乡长、县长、省长和国务院总理”,这个笑话体现了真实社会的分层现象,社会人群会分层,公司管理人员结构也会分层,
上图是一个典型的互联网分层架构: 客户端层:典型调用方是browser或者APP 站点应用层:实现核心业务逻辑,从下游获取数据,对上游返回html或者json 数据-缓存层:加速访问存储 数据-数据库层:固化数据存储 如果实施了服务化,这个分层架构图可能是这样: 中间多了一个服务层。 同一个层次的内部,例如端上的APP,以及web-server,也都有进行MVC分层: view层:展现 control层:逻辑 model层:数据 可以看到,每个工程师骨子里,都潜移默化的实施着分层架构。 那
六边形架构(Hexagonal Architecture)和分层架构(Layered Architecture)是两种常见的软件架构模式。 六边形架构强调将核心业务逻辑与外部依赖解耦,通过接口与外部世界进行通信。核心业务逻辑位于架构的中心,而外部依赖通过适配器与核心业务逻辑连接在一起。这种架构具有灵活性高、易于测试和扩展的优点。 分层架构将软件系统划分为多个逻辑层,每个层具有特定的职责和功能。常见的层包括表示层、应用层、领域层和基础设施层。分层架构提供了清晰的分离和组织方式,使得各个层的职责清晰可见,并且易于理解、测试和维护。 这两种架构模式在软件系统设计和开发中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优势,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架构模式。
一般初创软件,为快速上线,几乎不考虑分层。但随业务越发复杂,就会导致逻辑复杂、模块相互依赖、代码扩展性差等各种问题。
文章大纲 1、 分层架构概述 2、 逻辑分层 3、 表现层设计 4、 逻辑层设计 5、 服务层设计 6、 资源整合层设计 7、 物理分层 8、 JAVA分层实现 9、 文章总结 一、分层架构概述 1.1为什么分层 (1)分层的优点 1、职责分离:分层是根据某关注点进行拆分、层次清晰、职责分明; 2、非功能需求:满足良好的非功能性需求(扩展性、灵活性、可伸缩性) 3、技能分工:根据技能进行任务分配,支持并行或协同开发; (2)分层的缺点 1、增加了系统或代码的复杂度 2、增加了开发难度和开发成本 (3)分层要
微服务架构模型有好多种,例如整洁架构、CQRS和六边形架构等等。每种架构模式虽然提出的时代和背景不同,但其核心理念都是为了设计出“高内聚低耦合”的架构,轻松实现架构演进。而DDD分层架构的出现,使架构边界变得越来越清晰,它在微服务架构模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1 分层架构 分层架构是最常见的架构,也被称为n层架构。多年以来,许多企业和公司都在他们的项目中使用这种架构,它已经几乎成为事实标准,因此被大多数架构师、开发者和软件设计者所熟知。 分层架构中的层次和组件是水平方向的分层,每层扮演应用程序中特定的角色。根据需求和软件复杂度,我们可以设计N层,但大多数应用程序使用3-4层。有太多层的设计会很糟糕,将导致复杂度的上升,因为我们必须维护每一层。在传统的分层架构中,分层包括 表现层、业务或者服务层,以及数据访问层 。 表现层负责应用程序的用户交互和用户体验(外观和视
本文来自一位 Python 开发者对一个庞大的 Python 项目的代码组织结构的总结。
调用/返回风格和分层架构风格在软件架构中扮演着互补的角色。调用/返回风格强调的是组件间的交互方式,即一个组件如何请求另一个组件的服务并获取结果。而分层架构风格则关注的是系统的结构组织,即如何将系统分解为多个相互协作的层。
工作时间久了以后,发现对框架(Spring)的了解还停留在一个基本会使用的阶段,对它的一些设计演进并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笔者经历过的团队中其实还存在一大部分程序员对分层的思想还是不甚了解,更别谈对项目的架构设计分层设计理念了,其实一个架构师尤其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架构师一定是追求其框架设计演进过程和思想,然后转变成自己的设计和架构功底,这才是我们真正能够借鉴内化的。所以说,学会项目的架构分层是一个区别一个程序员是否合格的分水岭,更是一个架构师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功。
如果系统没有分层,当业务规模增加或流量增大时我们只能针对整体系统来做扩展。分层之后可以很方便的把一些模块抽离出来,独立成一个系统。
分层架构模式,不仅广泛应用,还是管理复杂系统的利器。这一模式灵感来源于《Clean Architecture》,常被形象比喻为“洋葱架构”。分层架构描述系统就像洋葱一样,一层层叠加,每层都有各自的职责和功能。这种设计让责任和模块的分工变得非常明确。 具体来说,在这样的架构里,每一层都专注于承担特定的职责。拿核心的“用例”层来说,这里面藏着应用的核心业务逻辑,而且这些逻辑与用户界面和数据库无关。这种清晰的职责分配不仅方便了业务逻辑的维护和扩展,也使得测试和调试过程更加简单。 通过把关注点分散到不同的层次,我们其实为系统的每个部分设定了明确的边界和接口。这不仅让系统的结构更加有序,还提高了代码的可复用性和可维护性。例如,在Java EE项目中,分层架构因其清晰的结构划分而成为开发的标准,广受开发者和架构师的欢迎。 1、分层模式概述 在分层架构模式中,我们将应用程序的各个组成部分有序地分为水平层,每个层次都承担着明确定义的职责,例如呈现逻辑或业务逻辑。尽管分层架构模式没有规定必须包含多少层或具体类型的层,但大多数分层架构都包括四个基本层次:表示、业务、持久化和数据库(如图5-2所示)。有些情况下,业务层和持久化层会融合成一个单一的业务层,尤其是当将持久化逻辑(如SQL或HSQL)嵌入到业务层组件中时。因此,小型应用可能只有三个层,而更大、更复杂的业务应用可能包含五个或更多层。
所谓的分层架构,就是把系统自上而下分为多个不同的层,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和职责,且只和自己的直接上层与直接下层 “打交道”。
在计算机领域,“分层” 概念无处不在。比如 web 开发时的 MVC ,网络编程时的 OSI 参考模型和 TCP/IP 协议族。
在复杂的Go项目中,良好的架构和目录结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将代码组织得更好,更容易理解,测试和维护。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架构模式——分层架构,以及如何在Go项目中设计和使用它。
整洁架构、CQRS、六边形架构等微服务架构都旨在“高内聚低耦合”。那DDD分层架构又如何?
(1)边界 限界上下文是一个显示的边界,领域模型边存在于这个边界之内。 在边界内,每一个概念模型,包括其属性和操作,都具有特定的含义。
自身“捣鼓”架构多年,也时常与人交流架构的魅力。今天就互联网架构演进聊聊我的看法。 在我看来,互联网架构经历了单体架构、水平分层架构、面向服务架构、微服务架构以及服务网格架构等几个不同阶段,每个架构有什么特点?这些架构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演进?让我们一探究竟! 单体架构(Monoliths Architecture) 单体架构是指业务功能的实现全部在一个进程(process)内完成。二手交易平台标配的商品推荐功能,单体架构接受APP客户端发送的请求、从数据库获取推荐商品、对推荐的商品列表过滤/排序等业务处
DDD(Domain Driven Design,领域驱动设计)作为一种软件开发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设计高质量的软件模型。在正确实现的情况下,我们通过DDD完成的设计恰恰就是软件的工作方式。
◆ 承上 说明业务逻辑和业务领域模型 ◆ 本身 保证代码有更好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可扩展性 ◆ 启下 承载代码运行的硬件部署架构
你好,我是程序员Alan,很高兴遇见你。 在《系统架构设计— 高并发场景微服务实战(三)》一文中,我提了一个问题“系统架构设计为什么要分层?”,这篇文章我会详细说一下我的见解,写的比较浅薄,见笑了。
没有进行架构设计的应用程序通常是紧耦合的,难以维护和扩展。如果不理解应用的各个组件的内部工作方式的话很难看清它的架构特征。
覃宇,Android开发者/ThoughtWorks技术教练//译者,热衷于探究软件开发的方方面面,从端到云,从工具到实践。喜欢通过翻译来学习和分享知识,译作有《Kotlin实战》、《领域驱动设计精粹》、《Serverless架构:无服务器应用与AWS Lambda》和《云原生安全与DevOps保障》。
Eric对基础设施层(Infrastructure Layer)的定义为:“为上面各层提供通用的技术能力:为应用层传递消息,为领域层提供持久化机制,为用户界面层绘制屏幕组件,等等。基础设施层还能够通过架构框架来支持4个层次间的交互模式。”
线条2:这条线没有了,在MVC里面这线是常见的,applicaton与domain没分开,但DDD中这条线是不推荐的,就算在松散分层架构中也一般不使用,除非简单的CRUD项目
著有:《图解 Spark 大数据快速分析实战》;《offer 来了:Java 面试核心知识点精讲(原理篇)》;《offer 来了:Java 面试核心知识点精讲(架构篇)》。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无线数据流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各大运营商也越来越多依靠WLAN来承载这些无线数据流量,大规模进行WLAN网络建设,分担3G网络的压力,让客户体验更加美好、无处不在的优质无线网络服务。百万规模的WLAN网络建设,对于网络架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上述需求,分层AC架构应运而生。 一、WLAN产品架构背景介绍 随着无线网络的不断发展,WLAN产品构架形态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 1. Fat AP架构 Fat AP是传统的WLAN组网方案,AP本身承担了用户认证、漫游切换、用户数据
注:本文更适用于中大型项目,小项目开心就好了。因为时代的原因,对部分词汇描述可能不是那么准确,欢迎指正。
互联网分层架构的本质,是数据的移动。 互联网分层架构演进的核心原则:让上游更高效的获取与处理数据(复用),让下游能屏蔽数据的获取细节(封装)。 不管数据怎么移动,最终都会汇聚到客户端。服务端的分层架构
自从做了一些平台化系统之后,发现最原始的抽象,建模,分层,内聚,低耦合,面向对象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有的时候技术就是这样,那些最本质,最朴实的东西,有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当然其他很多事情也一样,因为不管是技术,架构还是其他事情,我们都是要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而将问题划分成小的问题去解决是最重要的方法论。
在大型软件系统设计时,业务一般会相对复杂,假如所有业务实现的代码都纠缠在一起,会出现逻辑不清晰、可读性差,维护困难,改动一处就牵一发而动全身等问题。为了更好解决这个问题就有了我们现在常说的分层架构设计。
来源:https://www.jianshu.com/p/a775836c7e25
通过提供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性能并减少数据的丢失,混合云可以帮助一些企业优化其分层存储系统。 分层存储架构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这已经是多年来常见的一种做法,创建一个拥有主,次级和归档存储的系统,来保护企业的信息。然而,事实证明传统的分层存储模式和技术既昂贵又复杂。因此,今天许多企业开始寻求混合云来提供更便宜和更有效的存储选择。 分层存储是一种两个或三个独立的存储系统一起工作的存储模型。第一层是主存储系统,通常是性能最高的。第一层也是最接近的应用并且最昂贵的。第二层,又叫二级存储,趋向于低一点的性能和较便宜的
大家好,我叫 David,是 Kraken Technologies 的一名 Python 开发人员。我从事 Kraken 开发,那是一个 Python 应用程序。据最新统计,它有 27,637 个模块。是的,你没看错:将近 28k 个独立的 Python 文件,这还不包括测试。我和世界各地的其他 400 名开发人员一起做这件事,不断地合并代码。任何人只要在 Github 上得到一个同事的批准,就可以做出变更,开始部署这个运行着 17 家不同的能源和公用事业公司、拥有数百万客户的软件。
最开始做架构最好的方式都是基于模仿的,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类似于我们现有系统的业界解决方案,阅读并分析,看看究竟哪些可以抽象摘借出来为我所用。比如在软件系统重构过程中有一些现有的模式是可以直接复用的,相信在平时的重构过程中有些模式你已经使用过了。
互联网分层架构的本质,是数据的移动。 互联网分层架构演进的核心原则: 让上游更高效的获取与处理数据,复用 让下游能屏蔽数据的获取细节,封装 这些在上一篇《互联网分层架构的本质》中有详尽的描述,在实际系
在互联网产品愈发庞大复杂的情况下,系统架构往往影响着整个项目,单纯的单体架构已经不能满足系统需求了,那我们如何开展微服务架构呢?我们这里以: 整洁架构、六边形架构、DDD分层架构 三种架构进行分析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