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文件数限制修改 1、用户级别 查看Linux系统用户最大打开文件限制: # ulimit -n 1024 (1) vi /etc/security/limits.conf mysql soft nofile 10240 mysql hard nofile 10240 其中mysql指定了要修改哪个用户的打开文件数限制。 可用'*'号表示修改所有用户的限制;soft或hard指定要修改软限制还是硬限制;10240则指定了想要修改的新的限制值,即最大打开文件数(请注意软限制值要小于或等于硬限制)。 (
在确定最大连接数之前,先来看看系统如何标识一个tcp连接。系统用一个4四元组来唯一标识一个TCP连接:{local ip, local port,remote ip,remote port}。
1、修改用户进程可打开文件数限制 在Linux平台上,无论编写客户端程序还是服务端程序,在进行高并发TCP连接处理时,最高的并发 数 量都要受到系统对用户单一进程同时可打开文件数量的 限制(这是因为系统为每个TCP连接都要创 建一个socket句柄,每个socket句柄同时也是一个文件句柄)。可使用ulimit命令查看系统允许当 前用户进程打开的文件数限制: [speng@as4 ~]$ ulimit -n 1024 这表示当前用户的每个进程最多允许同 时打开1024个文件,这1024个文件中还得除去每个进
来源:https://www.cnblogs.com/txlsz/p/13683892.html
如非必须,关掉或卸载iptables防火墙,并阻止kernel加载iptables模块。这些模块会影响并发性能。
以下测试都是在没有优化或修改内核的前提下测试的结果 1. 测试目的:ext3文件系统下filename最大字符长度 测试平台:RHEL5U3_x64 测试过程: LENTH=`for i in {1..255};do for x in a;do echo -n $x;done;done` touch $LENTH 当增加到256时,touch报错,File name too long linux系统下ext3文件系统内给文件/目录命名,最长只能支持127个中文字符,英文则可以支持255个字符 2. 测试目的:ext3文件系统下一级子目录的个数限制 测试平台:RHEL5U3_x64 测试过程: [root@fileserver maxdir]# for i in {1..32000};do mkdir $i;done mkdir: cannot create directory `31999': Too many links mkdir: cannot create directory `32000': Too many links ext3文件系统一级子目录的个数为31998(个)。 Linux为了cpu的搜索效率而规定的,要想改变数目大概要重新编译内核. 3. 测试目的:ext3文件系统下单个目录里的最大文件数 测试平台: RHEL5U3_x64 测试过程: 单个目录下的最大文件数似乎没什么特别限制,也是受限于所在文件系统的inode数限制: df -i或者使用tune2fs -l /dev/sdaX或者dumpe2fs -h /dev/sdaX查看可用inode数,后两个命令 输出结果是一样的,但是跟df所得出的可用inode数会有些误差,至今不明白什么原因。 网上常用两种解决办法: 1) 重新mkfs,ext3默认block大小4096 Bytes,block设置小一些inode数设置大一些 2) 使用loopback文件系统临时解决: 在/usr中(也可以在别处)创建一个大文件,然后做成loopback文件系统,将原来的文件移到这个 文件系统中,并将它mount到/usr下合适的位置。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你/usr中的文件数目。但是系统 性能会有点损失。 4. 测试目的: 打开文件数限制(文件句柄、文件描述符) 测试平台: RHEL5U3_x64 ulimit -n 65535设置,或者/etc/security/limit.conf里设置用户打开文件数、进程数、CPU等
通过ulimit -n命令可以查看Linux系统里打开文件描述符的最大值,一般缺省值是1024,对一台繁忙的服务器来说,这个值偏小,所以有必要重新设置linux系统里打开文件描述符的最大值。那么应该在哪里设置呢?
windows下全然限定文件名称必须少于260个字符,文件夹名必须小于248个字符。
在Linux系统内默认对所有进程打开的文件数量有限制(也可以称为文件句柄,包含打开的文件,套接字,网络连接等都算是一个文件句柄)
无论对Spark集群,还是Hadoop集群等大数据相关的集群进行调优,对linux系统层面的调优都是必不可少的,这里主要介绍3种常用的调优:
今天来了解一下linux里面的一些小知识,学习一下linux里面的最大进程数,最大文件描述,最大线程数的问题。下面依次介绍: (一)Linux系统中最大可以起多少个进程? (1)32位系统中最多可以起
在做Nginx高压力测试时,偶尔某台WEB的logs抛出Too Many Open Files,一般从以下3方面调优:
网上说什么的也有,你抄我的我抄你的,也是醉了,故自己综合查阅的资料,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判断以及部分的实践整理下吧,也不敢保证都是对的,如果有比较大的错误,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提出来,大家共同进步!
补充说明: ulimit为shell内建指令,可用来控制shell执行程序的资源。
为了排除系统问题,监控系统健康状况以及了解系统与应用程序的交互方式,我们需要了解各log文件的作用,以G2L中yocto文件系统为例,在系统/var/log/目录下会存放记录系统中各个部分的log文件作用如下:
在Windows系统中,MySQL的配置文件为my.ini,在Linux系统中,配置文件为my.cnf,一般存放路径为/etc/my.cnf或/etc/mysql/my.cnf。
在上一篇文章Linux系统入门系列之三:初识Bash中,我带大家初步认识了Bash这个Linux系统中的Shell,并学习了使用vim编辑、处理文本信息。事实上Bash拥有非常多的工具命令,并且很多工具命令已经集成化,可以完成多种多样的任务,就像Windows系统中的Office软件一样。接下来将带大家认识更多的工具命令以及数据的输入与输出,从而便以后各种生物信息数据的处理。
为了不影响整个服务器的性能,每个Linux VPS的Inodes数目通常都有限制,Linux VPS如何查看Inodes数目?
Nginx反向代理并发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安装Nginx过程,默认配置并不涉及到过多的并发参数,作为产品运行,不得不考虑这些因素。Nginx作为产品运行,官方建议部署到Linux64位系统,基于该建议,本文中从系统线之上考虑Nginx的并发优化。
文件是储存在硬盘上的,硬盘最小的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存储512个字节。操作系统读取硬盘的时候,不会一个个扇区地读取,而是一次性地读取多个扇区,这个逻辑单位叫做块block。由多个扇区构成的快,才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块的大小,最常见的是4KB,即连续八个sector组成一个block。
Linux系统是虚拟内存系统,虚拟内存并不是真正的物理内存,而是虚拟的连续内存地址空间。虚拟内存又分为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内核空间是内核程序运行的地方,用户空间是用户进程代码运行的地方,只有内核才能直接访问物理内存并为用户空间映射物理内存(MMU)。内核会为每个进程分配独立的连续的虚拟内存空间,并且在需要的时候映射物理内存,为了完成内存映射,内核为每个进程都维护了一张页表,记录虚拟地址与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这个页表就是存在于MMU中;用户进程访问内存的时候,通过页表把虚拟内存地址转换为物理内存地址进而访问数据;其实对于用户进程而言,虚拟内存就是内存一般的存在(当作内存看待就好)。这样的设计可以把用户程序和系统程序分开,互不影响;内核可以对所有的用户程序进行管理,比如限制内存滥用等
Redis的高性能和他的事件模型是密不可分的,最大程度上利用了单线程、非阻塞IO模型来快速的处理请求(单线程处理多链接)。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Redis 是单线程对外提供服务,redis内部并不单线程的,还存在一些关于数据持久化的线程。
在之前我写过一篇关于linux的虚拟文件系统的博客,不过那篇主要是介绍打开的文件是如何在linux系统中被管理和存储的,那么这篇进阶版文件系统就要介绍一下,当文件没有被打开的时候,它在linux系统中是如何被管理和存储的。
邓延军 (deng.yanjun@163.com), 硕士研究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
inode是什么 理解inode,要从文件储存说起。 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2字节(相当于0.5KB)。 操作系统读取硬盘的时候,不会一个个扇区地读取,这样效率太低,而是一次性连续读取多个扇区,即一次性读取一个”块”(block)。这种由多个扇区组成的”块”,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块”的大小,最常见的是4KB,即连续八个 sector组成一个 block。 文件数据都储存在”块”中,那么很显然,我们还必须找到一个地方储存文件的元信息,比如
inode是一个重要概念,是理解Unix/Linux文件系统和硬盘储存的基础。 我觉得,理解inode,不仅有助于提高系统操作水平,还有助于体会Unix设计哲学,即如何把底层的复杂性抽象成一个简单概念
linux资源限制配置文件是/etc/security/limits.conf;限制用户进程的数量对于linux系统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limits.conf文件限制着用户可以使用的最大文件数,最大线程,最大内存等资源使用量。
“too many open files”这个错误大家经常会遇到,因为这个是Linux系统中常见的错误,也是云服务器中经常会出现的,而网上的大部分文章都是简单修改一下打开文件数的限制,根本就没有彻底的解决问题。
通常说的网络,都是在TCP/IP协议族的基础上运作的,HTTP协议,只是这个协议族中的一个。
http://www.finderweb.net/download/finder-web-2.4.9.war
原文: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1/12/inode.html
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2字节(相当于0.5KB)。
linux系统中查看文件空间大小应该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命令了,今天给大家介绍linux系统中查看文件空间的两种方法和在使用中可能会遇到的奇怪问题.
这是一种比较少见,困扰我很久的问题,虽然这个问题很简单,但是找到根本原因还是费了不少时间,现在把分析过程分享如下。
首先我们来看如何标识一个TCP连接?系统是通过一个四元组来识别,(src_ip,src_port,dst_ip,dst_port)即源IP、源端口、目标IP、目标端口。比如我们有一台服务192.168.0.1,开启端口80.那么所有的客户端都会连接到这台服务的80端口上面。有一种误解,就是我们常说一台机器有65536个端口,那么承载的连接数就是65536个,这个说法是极其错误的,这就混淆了源端口和访问目标端口。我们做压测的时候,利用压测客户端,这个客户端的连接数是受到端口数的限制,但是服务器上面的连接数可以达到成千上万个,一般可以达到百万(4C8G配置),至于上限是多少,需要看优化的程度。具体做法如下:
Tips : OOM(Out Of Memory) killer机制是指Linux操作系统发现可用内存不足时,强制杀死一些用户进程(非内核进程),来保证系统有足够的可用内存进行分配。 Tips : swappiness参数在Linux 3.5版本前后的表现并不完全相同,Redis运维人员在设置这个值需要关注当前操作系统的内核版本。
https://www.cnblogs.com/huxiao-tee/p/4657851.html
在Linux系统中一切皆可以看成是文件,文件又可分为:普通文件、目录文件、链接文件和设备文件。 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iptor)是内核为了高效管理已被打开的文件所创建的索引,其是一个非负整数(通常是小整数),用于指代被打开的文件,所有执行I/O操作的系统调用都通过文件描述符。 程序刚刚启动的时候,0是标准输入,1是标准输出,2是标准错误。如果此时去打开一个新的文件,它的文件描述符会是3。POSIX标准要求每次打开文件时(含socket)必须使用当前进程中最小可用的文件描述符号码,因此,在网络通信过程中稍不注意就有可能造成串话。标准文件描述符图如下:
首先,问题中描述的65535个连接指的是客户端连接数的限制。 在tcp应用中,server事先在某个固定端口监听,client主动发起连接,经过三次握手后建立tcp连接。那么对单机,其最大并发tcp连接数是多少呢? 如何标识一个TCP连接 在确定最大连接数之前,先来看看系统如何标识一个tcp连接。系统用一个4四元组来唯一标识一个TCP连接:{localip, localport,remoteip,remoteport} = {本地ip,本地port,远程ip,远程port} client最大tcp连接数 c
因为近期互联网直播/点播需求量激增,我们在项目对接时也遇到各种各样关于视频直播和点播的问题。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一个并发报错的案例。
本文为joshua317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转载自joshua317博客 https://www.joshua317.com/article/285
数据库是基于操作系统的,目前大多数MySQL都是安装在linux系统之上,所以对于操作系统的一些参数配置也会影响到MySQL的性能,下面就列出一些常用的系统配置。
本博客介绍了Linux基础入门的必备命令行技能,共分为九个主题。首先,在命令行简介部分,解释了命令行的组成和结构,以及常用的命令行操作。接着,详细介绍了常用的文件和目录操作命令,包括ls、cd、mkdir、rm等,帮助读者熟悉文件和目录管理。第四部分涵盖了文件内容查看与编辑,介绍了cat和less命令以及vi编辑器的使用。在文件权限与用户管理部分,深入探讨了chmod、chown和useradd等命令,帮助读者理解文件权限和用户管理的重要性。系统信息查询与监控一节介绍了uname、df、top等命令,用于查看系统信息和资源使用情况。接着,通过网络命令与通信,解释了ping、ifconfig、netstat等命令,帮助读者进行网络通信测试和配置。在压缩与解压缩一节,介绍了tar、gzip和unzip命令,用于文件的压缩和解压缩。最后,在实用的命令技巧部分,列举了通配符的使用、历史命令调用和命令别名设置等实用技巧,帮助读者更高效地在命令行下工作。掌握这些技能和命令,读者将能够更好地操作和管理Linux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和系统安全性。
实际运营时一般设置为很接近CPU的线程数,比如说CPU是8线程,一般设置为6、7。
Linux 的节点 inode inode是存储文件元信息的区域,中文译名为“索引节点”。所谓元信息,即文件的创建者、创建日期、文件的大小等等。每一个文件都有对应的inode,里面包含了与该文件有关的一些信息。 可以通过stat命令查看某个文件的inode信息。 通过上面的操作,我们可以知道inode包含文件的元信息有以下内容: 文件名以及文件的大小(字节数),链接数,Uid 文件拥有者的ID,Gid 文件所属组的ID 文件的权限,包括读写执行权限(rwx) inode文件数据块的位置、数据块数、I
在Windows下资源管理器查看内存使用的情况,如果使用率达到80%以上,再运行大程序就能感觉到系统不流畅了,因为在内存紧缺的情况下使用交换分区,频繁地从磁盘上换入换出页会极大地影响系统的性能。
在Linux系统中一切皆可以看成是文件,文件又可分为:普通文件、目录文件、链接文件和设备文件。
一般情况下,文件名和inode号码是"一一对应"关系,每个inode号码对应一个文件名。但是,Unix/Linux系统允许,多个文件名指向同一个inode号码。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