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交网络上爆红的一款换脸应用,让许多普通用户体验到了跟爱豆同框、与偶像飙戏的快乐,也因数据使用带来的问题陷入了舆论的漩涡——除了用户隐私保障,如何辨别和处理换脸应用所制造的合成照片、合成视频是新型科技产品带来的新挑战。
在人脸识别技术正在被广泛运用的今天,人脸攻击技术不断进化,攻击类型也在逐步增加,给人脸安全技术带来了诸多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机器之心专栏 人民中科、中科院自动化所国家模式识别实验室 来自人民中科与中科院自动化所国家模式识别实验室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身份空间约束的伪造人脸检测新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泛化性与兼容性。 随着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发展,机器自动生成内容的水平不断提高;其中深度伪造(Deepfakes)更是内容生产中的热门技术,在短视频、直播、视频会议、游戏、广告、军事等领域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具备高度欺骗性的深度伪造技术也引发了诸多争议,它进一步混淆了数字世界与真实世界边界,带来了相应的风险和挑战。 深度伪造技术的兴起
近期,中国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大会在厦门举办,是国内顶级的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领域学术盛会。大会汇聚了国内国外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广大科研工作者及工业界同行,分享我国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最新理论和技术成果。通过此次会议,进一步加强本领域的同行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学者和企业进行学术交流和技术碰撞,从而促进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协同合作与融合创新。
导读:近日,浙江理工大学特聘副教授郭兵起诉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年卡系统采集人脸,已被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此案被称为“国内人脸识别第一案”。一直被忽视的互联网隐私终于被慢慢地重视起来。
一是杭州野生动物世界“为了方便消费者快速入园”,在今年 10 月将年卡系统从“指纹入园”升级为“人脸识别入园”,被消费者起诉。起诉者是浙江理工大学特聘副教授郭兵,他在五个月前办理了年卡,郭兵认为,“园区升级后的年卡系统进行人脸识别将收集他的面部特征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该类信息属于个人敏感信息,一旦泄露、非法提供或者滥用,将极易危害包括原告在内的消费者人身和财产安全。”
自从DeepFake诞生以来,从照片到视频,造假能力可谓是出神入化,人们惊呼:“再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由此所带来的道德伦理与法律的影响也可见一斑。
虽然研究者们为检测换脸图片提出了多种AI鉴别算法,但随着换脸算法的不断改造升级,鉴别算法很难跟上换脸算法的变化。
近年来,图像合成技术日趋进步,GAN在给我们带来艺术体验的同时也埋下了很多隐患。Deepfake(AI换脸)技术让很多事情的真实性变得扑朔迷离,甚至会产生极大的政治影响。比如加蓬共和国总统的一段录像被反对派声称是假的,这成为了政变失败的因素之一。
最近,韩国人工智能公司Pulse 9推出了一个完全由AI打造的韩国流行音乐女团,Eternity。Pulse 9通过该公司研发的“Deep Real”技术打造了11位AI女团成员,并发布了单曲MV“I’m Real”。该单曲在YouTube上的播放量达到67万。
从古至今,“欺骗”和“造假”这两个词可谓是贯穿了人类的历史。到了现代社会,面对着互联网上那些似是而非的庞杂信息,“有图有真相”开始成为网友们的诉求。
1997年,埃及哈特谢普苏特神庙前,一张恐怖组织持枪扫射游客后的新闻图片被爆造假; 2006年,以色列空袭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一张浓烟笼罩城市的照片被证实是伪造的; 2008年,一张伊朗试射多枚远程导弹的新闻照片被怀疑是人工PS产物; 2019年,诺奖得主格雷格•塞门扎的29篇论文被质疑多张图片有篡改痕迹; 2020年,海外社交媒体上的一张《被火烧焦的澳大利亚》图片被指存在伪造嫌疑; …… 近年来频发的图片造假事件,使数字影像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断受到挑战,所谓的“眼见为实”变得越来越不可信,严重影响了
在电视剧《西游记》中, 孙悟空经常去天宫搬请救兵,其中“真假美猴王”的片段尤为深刻: “六耳猕猴化作孙悟空的模样,打昏唐僧,抢走行李,要自己上西天拜佛求经。后来与真美猴王大战,闹到上天入地下海,观音、玉帝、唐僧……都分不出真假,最后打到西天大雷音寺,才由如来辨明正身。” 曾有网友提出这样一个机制:一开始玉皇大帝给「真美猴王」颁发一块腰牌,也即令牌(Token),哪个美猴王有这个Token,就认为是真,否则是假。 但如果这个Token丢失、泄露或者被盗用,那就糟糕了。 或许你要问:玉皇大帝第一次怎么知道是
自从摄影术发明的那一刻起,人们便开始孜孜不倦地进行着技术改造。在今天,没有一家手机厂商不在追求更多的摄像头、更高的像素、更先进的成像算法,似乎只为追求一张更逼真的影像。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成熟,产业智能化升级已成为必然趋势。企业正渴望更丰富、精细的AI应用场景,为产业发展带来新动能。基于这样的背景,腾讯云正逐步打造相互协同、共同演进的AI大数据产品矩阵,推进大数据与AI在真实场景下的有效落地。
许多人当听到“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或者“bot”的时候,首先浮现在脑海当中的应当是科幻片中经常出现、未来感十足的既会走路又会说话的机器人。
据美国《国会山报》报道,一名竞选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地区众议院席位的共和党候选人日前公布一份长达23页的文件,声称弗洛伊德死亡录像是为了加剧种族紧张局势而合成的Deepfake假视频!
近日在莫斯科举行的“人工智能世界之旅”上出现极为戏剧的一幕,俄储蓄银行数据研究部门的领导人尼古拉·格拉西门,向俄罗斯总统普京介绍识别虚假照片和视频的方法,并在现场对中美登月任务的照片进行对比分析。
报文鉴别 : 接收方 可以 验证其接收到的 报文的真伪 ; 包括 发送者身份 , 内容 , 发送时间 , 报文序列等 ;
前言 生成式对抗网络(GAN),是14年GoodfellowIan在论文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s中提出来的。Yann LeCun曾评价GAN是“20年来机器学习领域最酷的想法。本文以在图像领域表现效果较好的GAN衍生模型DCGAN为基础,带大家全面了解一下GAN的算法。 一、GAN算法原理 在介绍GAN算法之前需要先了解两个基本基本名称,生成模型和判别模型。 生成模型:就是基于根据给定观测数据,找出观测数据内部的统计规律,并且能够依据基于所得的概率分布模型,产生全新的,与观测数
图像修复技术是一种用可选内容填充目标区域的技术,它的主要用途是在对象删除任务中,从照片中删除一个对象,并用希望能保持图像上下文完整性的内容自动替换被删除的部分。
本文是学习github5.com 网站的报告而整理的学习笔记,分享出来希望更多人受益,如果存在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2014年Ian Goodfellow首次提出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生成对抗网络)简称GANs,生成对抗网络就开始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对有用的视觉任务网络之一,也是如今计算机视觉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其已经出现的应用领域与方向如下:
“蚂蚁呀嘿,蚂蚁呀呼,蚂蚁呀哈,蚂蚁呀哈哈......”过去一周,在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相信不少人都被这个魔性的音乐配合着夸张扭动的变脸视频刷屏了。
现在,操纵视觉内容已经很普遍,也是数字社会中最重要的话题之一。比如,DeepFakes 展示了如何使用计算机图形学和视觉技术进行视频换脸,进而破坏别人的声誉。人脸是目前视觉内容操纵方法的主要兴趣点,这有很多原因。首先,人脸重建和追踪是计算机视觉中比较成熟的领域,而它正是这些编辑方法的基础。其次,人脸在人类沟通中起核心作用,因为人脸可以强调某个信息,甚至可以传达某个信息。目前的人脸操纵(facial manipulation)方法分为两类:面部表情操纵和面部身份操纵(见图 2)。最著名的面部表情操纵技术之一 Face2Face 来自于 Thies 等人 [48]。它可基于商用硬件,将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实时迁移至另一个人。后续的研究(如《Synthesizing Obama: learning lip sync from audio》[45])能够基于音频输入序列使人脸动起来。《Bringing portraits to life》[8] 可以编辑图像中的面部表情。
曾造出无数“小视频”、恶搞过多位明星的知名换脸神器Deepfakes,这下被降维打击了。
肖像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常使用一组稀疏的连续图形元素如线条来捕捉一个人的外表特征。
短视频的风潮一直未离开,纵看近几年,短视频APP开发的高度已经到达了该行业缓慢发展的阶段,参与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我们在开发前需要清楚的知道在开发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难题?了解短视频APP开发的难度大不大?这些难点都是什么?
为了有效控制假视频和图片的传播,全球最大的修图和音视频剪辑软件公司Adobe也透露表示其或将提出一定的反制措施。
拿到神笔的马良,可以画物品、画动物、画食物,而且,这些画作都可以一秒钟从画面上出来,变成真实世界中存在的东西。
第六届中国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大会(The 6th Chinese Conference on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Computer Vision, PRCV 2023)已于昨日在厦门成功举办。通过参加本次会议,使我有机会接触到许多来自国内外的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者和工业界同行,了解了目前我国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最新理论和技术成果。其中对我触动最大的就属上海合合信息的郭丰俊博士讲解的“文档图像前沿技术探索—多模态及图像安全”专题部分了。
由于现在做互联网业务,很多时候需要核身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避免注册用户被冒用或者出现用户发违规信息但是找不到人的情况。在腾讯云这里提供了一个标准人脸核身的服务,但是这个服务最贵要1元一次,那怕买最大的预付包,也要0.66元一次。除了这个还有什么更廉价的方式可以对用户进行身份核验吗?这里就给你指3条路给你选择。
肖像画作为人物画的一种,其简约的风格以及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的创作方法获得了大家的喜爱。
AI 科技评论按:该项工作被CVPR 2019录取为oral paper。CVPR是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领域内的国际顶级会议,2019共收到投稿5160篇,录取1300篇,其中oral paper288篇,仅占全部投稿的5.6%。
该项工作被CVPR 2019录取为oral paper。CVPR是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领域内的国际顶级会议,2019共收到投稿5160篇,录取1300篇,其中oral paper288篇,仅占全部投稿的5.6%。
肖像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常使用一组稀疏的连续图形元素,如线条来捕捉一个人的外表特征。肖像画通常是在人物面前或基于人物照片进行创作的,其创作依赖于细致的观察、分析和丰富的经验。一幅好的肖像画能很好地捕捉到人的个性和情感。然而,即使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艺术家,完成一幅精致的肖像画也需要很长时间。
随着小视频越来越流行,兼具趣味与人物个性的人脸特效成为小视频软件的标配,美颜自不必说,现在的人脸特效可谓“千变万化”,人脸年轻化、变欧美范儿、发型改变、各种表情、胖瘦等。
大数据文摘记者谭婧、魏子敏 安防已经成为人工智能落地场景中的重要赛道,其涉及的智能视频分析、人脸识别等关键技术也在研究领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那么安防领域中涉及的人脸识别有何痛点?人工智能+安防的未来又有哪些新的趋势? 10月29日,2017年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公共安全博览会(CPSE安博会)在中国深圳会展中心开幕。在政府管理论坛上,清华大学媒体大数据认知计算研究中心主任王生进教授发表了题为《人像态势识别及其在智能视频监控中的应用》的演讲,他指出,目前我国视频监控建设卓有成效,摄像头的数量惊人,达到了2000多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基于图像处理的人脸识别和检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目前人脸检测技术都是针对数量较小的人脸图像,随着大数据概念的深入,图像大数据处理将对人脸识别技术提出更高要求。在最原始的基于人脸识别系统中,基于当前拍摄的人脸照片与预先存储的人脸照片之间的比对,来进行身份验证。然而,当将被仿冒者本人的照片置于这种基于人脸照片比对的身份验证系统中的摄像头前时,这种基于人脸照片比对的身份验证系统可能通过用户身份验证。换言之,恶意用户可以使用被仿冒者的照片来进行恶意攻击(即,照片攻击),这种基于人脸照片比对的人脸识别系统不能抵抗照片攻击。于是,人脸活体检测技术应运而生。
现如今,影像篡改伪造已经越来越常见,一些恶意的行为所带来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如何有效地鉴别影像真伪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鉴于此,云鼎实验室近年来一直持续在该领域上投入,协助腾讯慧眼产品提升了伪造图像识别的能力。现企划了影像篡改识别系列文章,为大家解惑其中的技术盲点。 2018年,一段川普鼓励比利时退出巴黎气候协议的视频[1][2]在互联网上炸开了锅。 视频中,他直视摄像机说到:“亲爱的比利时人民,这是一件大事。如你所知,我有勇气退出巴黎气候协议,你也应该这么做。” 此言论一出,立刻在国际
据凤凰网科技报道,某大型行的人脸识别系统存在漏洞,造成6名储户百万元现金被异地盗取。受害人表示,远在异地的犯罪分子,7次通过了银行的人脸识别,6次通过活检,一次都没识别出来犯罪分子使用的是假人脸。
『分享者小李:“那天家里人在群里喊帮忙点赞转发,说是可以免费领取礼品,我帮了,结果连环套啊连环套,一个小网页跳另一个网页,还要添加小程序注册和录入个人信息,此后,我就经常接到推销该产品的骚扰电话……”』
6月23日晚19:00,我们将邀请清华大学计算机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知远和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硕士生周界进行主题为“基于图结构的事实验证”的Wiztalk腾讯广告专场系列分享。欢迎各位聆听。 直播链接:https://www.withzz.com/live/204。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可进入本次精彩分享。 分享主题内容介绍 01 从浅显的文本处理走向推理和判断 随着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的逐渐发展成熟、文本语料数据的不断积累,我们能设计、训练出越来越强大的NLP模型,越来越多的语言相关
什么?方案里没有人脸识别,看来你们的方案还是老旧的方案。上面就是客户给你的方案汇报一个总结。是不是很委屈,是不是很郁闷,你是不是想说,我们也不是人脸识别企业,为什么要懂这么多啊。
对称密钥中,加解密双方难以使用相同密钥,难以事先确定使用一样的密钥。如果网上传输密钥,也会被人截取(截取后,该信息不会发给接收方,只能由接收方发)知道的,恶意者截取信息,获得密钥,进行伪造,在用密钥加密,发给接收方,接收方虽能解密,但无法保证信息的正确信,是不是发送方发来的。
人脸识别成了近年火热的人工智能落地方向之一。简单地看来,人脸识别是一个验证身份的过程,所以后跟个人身份证打通也是理所应当。要判断画面上呈现的是不是一个真的人脸,途径和手段是可以非常多样化的。要验证是不是真正的人脸,光靠一个二维的模式识别,或者人脸特征点的对齐都是远远不够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