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了一个 Linux ubuntu系统,第一次安装,记录下每一步步骤,以下是安装过程:
(1)、“交换空间”,相当于windows下的虚拟内存。建议大小:(理论值为实际内存的两倍),设置为电脑内存大小即可,选择逻辑分区,空间起始位置。
最近因为毕设重新回归Ubuntu,手头有一台装了Win10的ThinkPad X240s,最终成功完成了Windows 10 教育版和Ubuntu Kylin 15.10 的双系统配置,下文(多图慎入)是我完成整个过程的手记。 安装方式 Ubuntu是很多Linux初学者最理想的选择,如果你恰好对Windows系列审美疲劳或者累觉不爱,那就要听好,有三种方法助你走进Ubuntu新世界。 虚拟机安装 原料:Ubuntu Kylin的ISO、VMware或VirtualBox 优点:一条龙服务,安全简单 缺
本系列为小白入门整个AI项目教程,主要涉及双系统的搭建,linux的使用,安装caffe-gpu版本,利用caffe实现目标检测,并移植模型到android移动端,也就是手机端进行目标检测,本篇为安装双系统的教程。
本系列为小白入门整个AI项目教程,主要涉及双系统的搭建,linux的使用,安装caffe-gpu版本,利用caffe实现目标检测,并移植模型到android移动端,也就是手机端进行目标检测,本篇为安装双系统的教程,本人保证为原创并使目前全网基本上最最详细的手把手教程
最近决定在win10的基础上装一个ubuntu系统用来管理服务器。但是有一个问题,前段时间U盘不慎丢失,没有启动盘,又想装ubuntu双系统,该怎么办呢?基于以前装黑苹果的经历,决定用EasyBCD做引导的方式,试了试还可以,过程如下。
/home(用户存储数据用):逻辑分区,要尽可能大,100G空间可以设置为85G,留10G给主分区即可。
我们首先去Ubuntu的官网下载一个Ubuntu16.04的iso镜像文件。当然里面也有优麒麟,其实就是把Ubuntu16.04汉化了一下,个人推荐安装Ubuntu16.04 体验上可能好一些。
linus 林纳斯 赫尔辛基大学 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安上自己写的操作系统 基于Linux内核
实验室的项目的客户方是机场,所有程序必须在windows环境运行,但是为了学习深度学习中目标检测的RCNN系列算法,论文代码是caffe框架下,因此必须在Ubuntu16.04下安装caffe。为了兼顾两者,自己开始了双系统的安装之路。
mm_struct 结构体 在 Linux 源码 linux-4.12\include\linux\mm_types.h#359 位置 ;
在 Linux 内核中 , 使用 vm_area_struct 结构体描述 " 进程 " 的 " 用户虚拟地址空间 " 的 地址区间 ;
(一) 说明 记录一次ubuntu安装过程及遇到的问题。 环境:WIN 10 单硬盘 (二) ubuntu ISO文件下载 ubuntu 18.04 https://www.ubuntu.com/
本例要求熟悉硬盘分区结构,使用fdisk分区工具在磁盘 /dev/vdb 上按以下要求建立分区:
然后这单独分出来的 20g 就作为一个新的未分配的分区,到时就可以给 Linux 用。
作为菜鸟,为了满足我自己的求知欲,特别照着几篇大神教程装了一遍,给大家分享一下流程。
现代机器大部分是 64 位的,JVM 也从 9 开始仅提供 64 位的虚拟机。在 JVM 中,一个对象指针,对应进程存储这个对象的虚拟内存的起始位置,也是 64 位大小:
上图中可以看到栈中有return address还有局部变量,也就是函数的参数,bof攻击是利用上参数的溢出将返回地址return address用自己构造的数据覆盖掉,从而控制程序的进程。接下来就试着通过bof攻击来实现调用getshell函数。
最近业余时间都在学习 Linux 内核和英语,或者是陪家人玩耍,没有投入太多的时间在文章。
Linux对于内存的管理涉及到非常多的方面,这篇文章首先从对进程虚拟地址空间的管理说起。(所依据的代码是2.6.32.60) 无论是内核线程还是用户进程,对于内核来说,无非都是task_struct这个数据结构的一个实例而已,task_struct被称为进程描述符(process descriptor),因为它记录了这个进程所有的context。其中有一个被称为'内存描述符‘(memory descriptor)的数据结构mm_struct,抽象并描述了Linux视角下管理进程地址空间的所有信息。 mm_s
本文涉及的硬件平台是X86,如果是其他平台的话,如ARM,是会使用到MMU,但是没有使用到分段机制; 最近在学习Linux内核,读到《深入理解Linux内核》的内存寻址一章。原本以为自己对分段分页机制已经理解了,结果发现其实是一知半解。于是,查找了很多资料,最终理顺了内存寻址的知识。现在把我的理解记录下来,希望对内核学习者有一定帮助,也希望大家指出错误之处。
核心: 1.每个元素的首地址偏移量必须能整除该元素的长度。 2. 整个结构体的长度必须能整除最长元素的字节数。
缓冲区溢出是指程序试图向缓冲区写入超出预分配固定长度数据的情况。这一漏洞可以被恶意用户利用来改变程序的流控制,甚至执行代码的任意片段。这一漏洞的出现是由于数据缓冲器和返回地址的暂时关闭,溢出会引起返回地址被重写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动态在线扩容root根分区大小的相关内容,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学习,下面话不都说了,来一起看看详细的介绍吧。
在用sizeof运算符求算某结构体所占空间时,并不是简单地将结构体中所有元素各自占的空间相加,这里涉及到内存字节对齐的问题。从理论上讲,对于任何变量的访问都可以从任何地址开始访问,但是事实上不是如此,实际上访问特定类型的变量只能在特定的地址访问,这就需要各个变量在空间上按一定的规则排列,而不是简单地顺序排列,这就是内存对齐。 内存对齐的原因: 1)某些平台只能在特定的地址处访问特定类型的数据; 2)提高存取数据的速度。比如有的平台每次都是从偶地址处读取数据,对
今天,我们不聊操作系统层面对栈的管理,只从应用程序的角度,来看一下如何实时获取栈的使用情况。
《Go 语言嵌入和多态机制对比》一文中我们了解了 Go 语言的类型系统。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Go 语言是如何实现类型系统特性,我们将会深入到 Go 语言运行时和最终机器码层面对 Go 语言的结构体、函数调用进行了解。
注:本分类下文章大多整理自《深入分析linux内核源代码》一书,另有参考其他一些资料如《linux内核完全剖析》、《linux c 编程一站式学习》等,只是为了更好地理清系统编程和网络编程中的一些概念性问题,并没有深入地阅读分析源码,我也是草草翻过这本书,请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参考相关资料。此书出版较早,分析的版本为2.4.16,故出现的一些概念可能跟最新版本内核不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27933-956284.html
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管理是指操作系统对文件的创建、存储、删除和访问等操作的管理。文件是操作系统中的基本单位,用于存储和组织数据。
如果你学的第一门程序语言是C语言,那么下面这段程序很可能是你写出来的第一个有完整的 “输入---处理---输出” 流程的程序:
当你在Linux系统上编写和运行程序时,动态库和静态库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不仅影响着程序的编译和执行效率,还直接关系到程序的可移植性和灵活性
正文之前 历时一天半。各种折腾,各种修复引导。网络上大概翻了,二三十个教程。然后在windows下尝试修复引导。在ubuntu下试图修复引导。最后发现是自己模式没选对。终于成功,在凌晨一点半,完成了这项任务。实在是感天动地,从此我也是有双系统的人啊。我的老爷机终于可以焕发第二春。从此ubuntu也真正的走进了我的生活,甚至可能今后成为开发主力机 ~~ 莫名感动。 以前从来只对一整台电脑装ubuntu或者是windows,这是头一次尝试单硬盘双系统。最后虽然不是实现windows下引导ubuntu。但是也
虚拟内存是一种操作系统提供的机制,用于将每个进程分配的独立的虚拟地址空间映射到实际的物理内存地址空间上。通过使用虚拟内存,操作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多个应用程序直接操作物理内存可能引发的冲突问题。
主引导记录(Master Boot Record,MBR),位于一个硬盘的0柱面、0盘面、1扇区,共512字节。具体划分依次为:引导代码区440字节、磁盘签名4字节、空白(Ox0000)2字节、MBR分区表(Disk Partition Table,DPT)64字节、结束标志(Ox55AA)2字节,所以磁盘的前512个字节存储的内容是 MBR主引导记录和分区表
下载Ubuntu16.04 我们首先去Ubuntu官网下一个Ubuntu16.04的iso镜像文件。
摘 要:本文通过解剖Linux操作系统的虚拟存储管理机制,说明了Linux虚拟存储的特点、虚拟存储器的实现方法,并基于Linux Kernel Source 1.0,详细分析有关虚拟存诸管理的主要数据结构之间的关系。
3> 预编译指令#pragma pack(n)手动设置 n--只能填1 2 4 8 16
首先,栈 (stack) 是一种串列形式的 数据结构。这种数据结构的特点是 后入先出 (LIFO, Last In First Out),数据只能在串列的一端 (称为:栈顶 top) 进行 推入 (push) 和 弹出 (pop) 操作。根据栈的特点,很容易的想到可以利用数组,来实现这种数据结构。但是本文要讨论的并不是软件层面的栈,而是硬件层面的栈。
常见的硬盘如上图所示,每个盘片分多个磁道,每个磁道分多个扇区,每个扇区512字节,是硬盘的最小存储单元,但是在操作系统层面会将多个扇区组成块(block),是操作系统存储数据的最小单元,通常是8个扇区组成4K字节的块。 对于Linux文件系统,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进入了线程这部分内容,我们需要了解更多的知识,大体就是线程概念,线程与进程的区别和联系、线程控制、线程创建、线程终止、线程等待、线程分离、线程安全、线程同步,除此之外我们还得学习互斥量、条件变量、POSIX信号量以及读写锁,最后我们还会介绍一些关于多进程的设计模式比如单例模式等,然后还会了解一下线程池的概念!
导言: Linux作为一种稳定且强大的操作系统,其磁盘管理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将深入剖析Linux磁盘管理的核心概念、常用命令和性能优化技巧,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利用Linux系统的磁盘资源。
一、分区工具 分区工具:fdisk 和 parted ,其中大于2T请采取parted进行分区 yum install -y parted 二、MBR和GPT原理: 1、MBR原理: 主引导记录(MBR,Master Boot Record)是位于磁盘最前边的一段引导(Loader)代码。它负责磁盘操作系统(DOS)对磁盘进行读写时分区合法性的判别、分区引导信息的定位,它由磁盘操作系统(DOS)在对硬盘进行初始化时产生的。 通常,我们将包含MBR引导代码的扇区称为主引导扇区。因这一扇区中,引导代码占有
首先,栈 (stack) 是一种串列形式的数据结构。这种数据结构的特点是后入先出 (LIFO, Last In First Out),数据只能在串列的一端 (称为:栈顶 top) 进行 推入 (push) 和 弹出 (pop) 操作。根据栈的特点,很容易的想到可以利用数组,来实现这种数据结构。但是本文要讨论的并不是软件层面的栈,而是硬件层面的栈。
在C语言中,字符可以分为可显字符(printable characters)和控制字符(control characters)。
Postgresql启动后申请两段内存,在启动时会判断系统支持情况,默认是使用mmap申请共享内存。
网上安装双系统的教程不少,但多数教程所使用的硬件以现在的眼光看来显得有些过时;另外,其原有所使用的方法,对于新的硬件也不再合适。本教程写于2017年7月,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些许帮助,避免重走弯路。 目前安装双系统的主要基于两种构架:BIOS+MBR 和 UEFI+GPT,可以简单的理解为EFI是新一代的BIOS,GPT是新一代的分区方式。基本上目前市面上的新机器,都是以UEFI+GPT构架为主。需要注意的是,对于 UEFI固件,一般还是沿用之前的称呼:BIOS,在查询相关资料的时候需要注意,可能BIOS指的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