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内网速度没有很6,就三十M左右,无线也是27左右,没跑满,自带的webdav(SAMBA)也很卡,今天就打算自己搞一下smb。
相信大家都为自己的硬盘空间而担忧过,最近我的 C盘 常常报警,磁盘空间严重不足,主要是 D盘 空间也快告罄了。
本文链接:https://lisz.me/tech/linux/linux-lvm.html
以前记得ghost全盘克隆记得可以调整分区大小,感觉diskgenius应该也有。所以就打算如法炮制。
市面上介绍macos系统知识的极少,而且macos在硬盘分区管理上的理念和windows系统有很多不同,其中分区、容器、宗卷的概念更是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我在网上查了一圈,发现能把这些概念准确说清楚的文章确实不多。今天我就结合macos的“磁盘工具”软件来捋一捋这几个概念,一次性把它说清楚。
每个Linux使用者在安装Linux时都会遇到这样的困境:在为系统分区时,如何精确评估和分配各个硬盘分区的容量,因为系统管理员不但要考虑到当前某个分区需要的容量,还要预见该分区以后可能需要的容量的最大值。因为如果估计不准确,当遇到某个分区不够用时管理员可能甚至要备份整个系统、清除硬盘、重新对硬盘分区,然后恢复数据到新分区。
今天帮新同事安系统的时候发现主板用的是GPT引导,但是他硬盘只有1t,系统分区的时候发现不能创建系统分区原因是硬盘是MBR而系统盘只能新建在GPT所以这里记录下安装系统过程中分区时将系统 MBR 引导转为 GPT
随着技术的发展,1T固态硬盘已经成为许多用户升级电脑存储时的首选。由于其快速的读写速度和耐用性,固态硬盘正在逐渐替代传统的机械硬盘。在选择和使用固态硬盘(SSD)时,许多用户都会遇到一个问题:要不要给固态硬盘分区?尤其是对于1TB的固态硬盘,分区是否真的有必要?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个问题,分析为什么不建议将1TB固态硬盘进行分区,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注意事项。
版权声明:本文为王小雷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dream_an/article/details/50099741
重装系统原因: 笔记本电脑原硬盘为256G,有点小,升级换为1T新硬盘; 重装系统过程: 原计划将旧Win10系统Ghost备份出来,再将其恢复到新硬盘上,但无奈新硬盘在DiskGenius中格式化失败,只好放弃; 用UltraISO制作U盘Win10系统安装盘,用U盘系统安装盘对新硬盘分区、格式化、系统安装成功; 通过mklink命令方式将用户文件夹转移到非系统盘时操作失误,导致用户文件夹丢失,系统不能正常启动; 通过系统重置方式未能重置成功; 再次通过U盘重新安装系统,之后再通过mklink方
指令 du 能以指定的目录下的子目录为单位,显示每个目录内所有档案所占用的磁盘空间大小。使用 -h 参数来显示 human-readable 的格式。例如:
mount是Linux下的一个命令,它可以将分区挂接到Linux的一个文件夹下,从而将分区和该目录联系起来,因此我们只要访问这个文件夹,就相当于访问该分区了
自殺並不是一定就是軟弱,常常倒是一種堅定的抗議,是鮮活可愛的心向生命要求意義的無可奈何的慘烈方式。 ------- 史鐵生《我與地壇》
首先,介绍一下挂接(mount)命令的使用方法,mount命令参数非常多,这里主要讲一下今天我们要用到的。
我前几个月买了X1C,一直也没有写什么评测,用着有很舒服。最近有点别的需求就稍微的写下。当时为了便宜,就买了不带硬盘的空机器。后面买了1T的SSD准备装机,结果嫌重装系统什么的麻烦,就把我DELL XPS 15的硬盘抠下来装上去用了。但是最近看的文档,涉及到了各种编译,都对Linux环境的支持很不错,Windows就差点意思。
不管是Windows还是Linux操作系统,底层设备一般均为物理硬件,操作系统启动之前会对硬件进行检测,然后硬盘引导启动操作系统,如下为操作系统启动相关的各个概念:
linux的硬盘有挂载和未挂载两种(类似windows上的硬盘分区(C、D、E盘))
前面学习了linux的用户管理 ,感觉是不是linux的多用户多任务的系统感觉十分了解了,但是其实并不然的。你还需要了解更多。接下来给大家分享的是 在vmware中添加硬盘创建分区,然后挂载到指定目录
该方法中的saved_root_name变量的值是在kernel启动时,由传给kernel的root参数决定的,对应的设置方法如下:
无论是安装Windows还是Linux操作系统,硬盘分区都是整个系统安装过程中最为棘手的环节,网上的一些Ubuntu Linux安装教程一般都是自动分区,给初学者带来很大的不便,下面我就根据多年来在装系统的经验谈谈安装Ubuntu Linux系统时硬盘分区最合理的方法。
运维行业正在变革,推荐阅读:30万年薪Linux运维工程师成长魔法 一、存储设备的挂载和卸载 存储设备的挂载和卸载常用操作命令:fdisk -l、df、du、mount、umount。 fdisk -l 命令 1.作用 查看所有硬盘的分区信息,包括没有挂上的分区和USB设备,挂载时需要用这条命令来查看分区或USB设备的名称,比如挂载U盘时。 注意:Linux中既然硬件是以文件形式存在,则也可以ls -l /dev/sda*查看第一块硬盘的分区信息 df 命令 1.作用 统计磁盘空间或文件系统使用情况
摘要: 硬盘和硬盘分区在Linux都表示为设备,按我们通俗的说法来说,就是怎么来表示或描述硬盘和或硬盘分区,但这种描述应该是科学和具体的;比如IDE硬盘,在Linux 可以表示为 /dev/hda、/dev/hdb ... ;SCSI 接口的硬盘、SATA接口的硬盘表示为/dev/sda、/dev/sdb ... ... ;而IDE接口的硬盘/dev/hda,也可以表示为hd0 ,而 SCSI 接口的如果是 /dev/sda ,另一种表示方法是sd0; 理解两种表示方法有何用?至少GRUB引导管理器用到这些知识;另外我们mount (挂载)文件系统(分区),也会用到这些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存储设备的挂载和卸载常用操作命令:fdisk -l、df、du、mount、umount。
fdisk - Partition table manipulator for Linux ,译成中文的意思是磁盘分区表操作工具;本人译的不太好,也没有看中文文档;其实就是分区工具
Linux下是通过字母+数字的组合方式来标示硬盘分区的,这与windows操作系统仅使用字母来标示硬盘分区有所不同。linux的这种命名方案更加灵活,更加清晰,完全可以通过标识详细了解硬盘分区情况,同时,这种命名方案是基于文件的。
此教程适用于大部分Linux系统,比如Centos、Ubuntu、Debian、Redhat、Deepin等。
本文征得作者同意转载,大家也可以在知乎上关注作者本人: 在NVIDIA Jetson AGX Orin填坑初体验 中,我晒过这张Orin的底部照片: 有个M2的硬盘接口,这可让张小白开心坏了。从此之外,不再受Orin内部64G MMC存储的限制了,咱们要奔向1T、甚至是2T的存储了。 众所周知,硬盘分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硬盘以前还有IDE口,后来有SATA口,又有M2接口。好像还有叫做MSATA口的(有些笔记本上好像有这种接口)。机械硬盘的速度大概在100M以内,现在张小白买了个TF卡的速度都比这个快:
Linux中swap与memory。对于memory没什么可说的就是机器的物理内存,读写速度低于cpu一个量级,但是高于磁盘不止一个量级。所以,程序和数据如果在内存的话,会有非常快的读写速度。但是,内存的造价是要高于磁盘的,虽然相对来说价格一直在降低。除此之外,内存的断电丢失数据也是一个原因说不能把所有数据和程序都保存在内存中。既然不能全部使用内存,那数据还有程序肯定不可能一直霸占在内存中。当内存没有可用的,就必须要把内存中不经常运行的程序给踢出去。但是踢到哪里去,这时候swap就出现了。swap全称为swap place,即交换区,当内存不够的时候,被踢出的进程被暂时存储到交换区。当需要这条被踢出的进程的时候,就从交换区重新加载到内存,否则它不会主动交换到真实内存中。
安装基于Ubuntu14.04 Desktop的Raid1。由于采用UEFI/GPT方式作为系统启动方式,在安装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异常情况。本文记录安装的过程。
Vmvare设置好虚拟机的磁盘大小之后,发现磁盘空间不够了,这个时候怎么扩展磁盘的大小呢?
下面很多部分都是我试错的部分。为了显得不是那么啰嗦,我在前面简短的说一些注意事项和流程。
前不久,刚使用组里的一台服务器,这台服务器平时用的人不多, 没有严格的管理机制,大家都使用同一个用户名进行远程连接,人人都有sudo权限。我因为对Linux不是非常熟悉,使用管理员权限下执行了一个删除文件的操作(sudo rm-rf),直接把系统搞崩,差点给全组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从删库到跑路差点在我身上上演。。
上周在做日志机扩容的时候,发现运维同学将一块硬盘的挂载点没有同以前的日志机保持一致,考虑到这会给日后的维护带来麻烦,于是尝试着手修改,在修改的同时,review 了下之前日志机的挂载配置,发现居然存在随时掉坑的可能。。。至于什么坑,我会在文末说明。 so,感觉这事儿虽然简单,也许一条命令就搞定的事情,但是,很多童鞋可能不明就里,纯复制粘贴网上的命令,这很容易给人挖坑埋雷,今天就来聊聊 linux 下磁盘分区、挂载的问题,篇幅所限,不会聊的太底层,纯当科普吧~ 1、Linux 分区简介 1.1
Linux下的fdisk功能是极其强大的,用它可以划分出最复杂的分区,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它的用法:
将磁盘划分为若干个区块操作为磁盘分区,在各个操作系统中都有类似的内容,分区会为硬盘管理带来一些好处:
Ⅲ. Recommended system requirements(建议的系统要求)
在Linux系统中,磁盘阵列主要通过/etc/raidtab配置文件来控制的。若系统管理员需要实现磁盘阵列的话,就需要手工创建这个配置文件。或者从其他地方复制这个文件,并进行相应的修改。默认情况下,在Linux系统中不会有这个文件。下面笔者就对这个文件中的主要参数进行讲解,帮助大家建立一个正确的磁盘阵列配置文件。
多系统往往是在Windows中使用的比较多,常见的组合比如 Windowsxp + Windows7、Windows7 + Windows11、Windows + Linux 这种组合,但多Linux是比较少见的。但往往就会有这种需求,比如博主我
1、Sectoreditor.exe —— 用于对硬盘扇区进行查看和编辑 2、PTDD V3.5 —— 用于快速搜索恢复标准结构的分区表 3、Diskgenius V3.2 —— 用于搜索恢复标准和非标准结构的分区表和从临时分区结构中取得文件 4、WinHex —— 用于对硬盘扇区进行查看、搜索和编辑,支持RAID 5、R-Studio V5.1 —— 用于搜索丢失的文件,性能强悍,支持多种文件格式包括UNIX格式,支持RAID 6、TeamViewer.exe —— 用于辅助远程操作 这些数据恢复软
使用fdisk工具分区(当硬盘小于等于2T时,用fdisk,大于2T时,用parted) 键入:fdisk /dev/vdb出现欢迎信息 然后键入n新建分区
一天一点 Hello,看官们,恭喜你们艰苦的熬过了这周,并且在众多忙碌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明天就是黄金周,紧随而来的是周一元旦佳节,虽然这个假期很短,整体时间只有三天,但是对懒人来讲,睡个觉还是足够的啦。至于勤快人嘛,还是不要嫉恨光阴似箭啦。 由于是本周最后一天,因此今天的内容要稍稍的放点水,毕竟2 cats大侠我还有其它事情要做,偶尔偷下懒也是可以理解的啦。 神奇的加密卷轴工具软件 今天为众看官们带来的内容时加密,一款可以帮助我们这些安全审计人员或是系统运维人员进行数据加密的工具化手段。 相信稍微
linux文件颜色的含义:蓝色代表目录 绿色代表可执行文件 红色表示压缩文件 浅蓝色表示链接文件 灰 色表示其他文件 红色闪烁表示链接的文件有问题了 黄色表示设备文件:
MBR分区表磁盘中的扩展分区不能格式化,即只能格式化主分区和逻辑分区; 格式化操作是即时生效的,不需要重启Linux系统,但此时用df命令并不能查看到磁盘的文件系统和类型,原因是还没有进行挂载。
在需要对一个4T的硬盘分区时,使用fdisk不能建立分区。原因是fdisk只能建立2TB大小的分区。如果大于2T需要采用GPT磁盘模式。下面介绍下MBR和GPT原理。
Linux磁盘分区、挂载度 1. 分区方式 mbr分区 最多支持四个主分区 系统只能安装在主分区 扩展分区要占一个主分区 MBR最大只支持2TB,但拥有最好的兼容性 gpt分区 支持无限多个主分区(但操作系统可能限制,比如windows下最多128个分区) 最大支持18EB的大容量(1EB=1024PB,PB=1024TB) windows7 64位以后支持gpt 2. Linux分区 2.1 分区原理 Linux来说无论有几个分区,分给哪一个目录使用,它归根结底就只有一个根目录,一个独立且唯一的文件结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