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oryFile 是 Java 层对 Ashmem 的一个封装,下面来一起学习 MemoryFile,掌握它的使用姿势和底层原理。
我们知道,linux系统中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是隔离的,用户空间程序不能随意的访问内核空间数据,只能通过中断或者异常的方式进入内核态,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copy_to_user和copy_from_user等内核api来实现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的数据拷贝,但是像显存这样的设备如果也采用这样的方式就显的效率非常底下,因为用户经常需要在屏幕上进行绘制,要消除这种复制的操作就需要应用程序直接能够访问显存,但是显存被映射到内核空间,应用程序是没有访问权限的,如果显存也能同时映射到用户空间那就不需要拷贝操作了,于是字符设备中提供了mmap接口,可以将内核空间映射的那块物理内存再次映射到用户空间,这样用户空间就可以直接访问不需要任何拷贝操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0拷贝技术。
主要是驱动设备的初始化(binder_init),打开 (binder_open),映射(binder_mmap),数据操作(binder_ioctl)。
本文列举四个比较经典的 Linux 收包引擎,如果还有其他你觉得ok的可以留言。这四个分别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Linux操作系统作为开源领域的佼佼者,已经深入到了各个应用场景之中。在Linux系统中,内核与用户空间之间的交互是核心功能之一,而设备驱动则是实现这一交互的关键环节。然而,传统的设备驱动开发往往受限于内核空间的限制,无法充分发挥用户空间程序的灵活性和性能优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Linux内核引入了UIO(Userspace I/O)驱动模型。
写过 Linux 驱动的小伙伴,一定对 file_operations 结构体不陌生,我们常常实现其中的 open、read、write、poll 等函数,今天为大家讲解其中每个函数的作用。
早期的共享内存,着重于强调把同一片内存,map到多个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在相应进程找到一个VMA区域),以便于CPU可以在各个进程访问到这片内存。
ARM和FPGA的交互是这个芯片最重要的部分,PL和PS的交互使用中断是较为快捷的方法,本文使用bram存储数据并通过外部pl端发出中断通知ps端读写数据。程序思路是按键产生中断,按键是直接连到pl端的,驱动产生异步通知,应用开始往BRAM写数据,然后再读取数据(阻塞读取),均打印出来比较
本节程序的目的是:打开 LCD 设备节点,获取分辨率等参数,映射 Framebuffer,最后实现描点函数。
转载请标明原址:linux驱动最新面试题(面试题整理,含答案)_不忘初心-CSDN博客_linux驱动面试题
2.进入目录:/lib/modules/3.13.0-24-generic/kernel/drivers/media/v4l2-core,运行:
结合这个图,想想Linux系统编程里用到的Buffered IO、mmap(2)、Direct IO,这些机制怎么和Linux IO栈联系起来呢?上面的图有点复杂,我画一幅简图,把这些机制所在的位置添加进去:
出于安全原因,使用Android 原生的Camera接口,必须要使用可见的surface显示摄像头的preview图像,即必须要让用户看到你的应用正在使用摄像头。另外Android Camera framework经过层层封装,同时必须调用到显示和MediaPlayer两个模块,数据处理的环节比较多。 在开发过程中,可能会有需求只需要去获取camera数据结合AI进行处理。通过V4L2接口可以直接从驱动获取camera数据,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同时可以在后台处理数据,不需要作为前台应用运行。
c/s架构,客户端要找得到服务端。 Binder使用Client-Server通信方式:一个进程作为Server提供诸如视频/音频解码,视频捕获,地址本查询,网络连接等服务;多个进程作为Client向Server发起服务请求,获得所需要的服务。要想实现Client-Server通信据必须实现以下两点:一是server必须有确定的访问接入点或者说地址来接受Client的请求,并且Client可以通过某种途径获知Server的地址;二是制定Command-Reply协议来传输数据。例如在网络通信中Server的访问接入点就是Server主机的IP地址+端口号,传输协议为TCP协议。对Binder而言,Binder可以看成Server提供的实现某个特定服务的访问接入点, Client通过这个‘地址’向Server发送请求来使用该服务;对Client而言,Binder可以看成是通向Server的管道入口,要想和某个Server通信首先必须建立这个管道并获得管道入口。
资料下载 coding无法使用浏览器打开,必须用git工具下载: git clone https://e.coding.net/weidongshan/linux/doc_and_source_for_drivers.git 视频观看 百问网驱动大全 结合APP分析LCD驱动程序 本节视频对应源码在GIT仓库中,位置如下(这2个文件是完全一样的): doc_and_source_for_drivers\STM32MP157\source\A7\03_LCD\04_fb_test 或: doc_and_so
本文讲解 Linux 的零拷贝技术,云计算是一门很庞大的技术学科,融合了很多技术,Linux 算是比较基础的技术,所以,学好 Linux 对于云计算的学习会有比较大的帮助。
OLED显示屏在是智能手环,智能手表上用的非常的多,功耗低,不刺眼,优点特别多。本篇文章就介绍,在Linux系统里如何使用OLED显示屏,要使用OLED显示屏,大致分为两步: (1) 针对OLED显示屏编写一个驱动 (2) 编写应用层程序进行测试。
众所周知,Binder是Android系统中最主要的进程间通信套件,更具体一点,很多文章称之为Binder驱动,那为什么说它是一个驱动呢,驱动又是何物,让我们自底向上,从内核中的Binder来一步步揭开它的面纱。本文重点在帮助读者对于Binder系统有一个简略的了解,所以写得比较笼统,后续文章会详细分析。
mmap是Linux中常用的系统调用API,用途广泛,Android中也有不少地方用到,比如匿名共享内存,Binder机制等。本文简单记录下Android中mmap调用流程及原理。mmap函数原型如下:
Video设备产生的数据较多,传统的缓冲机制已不能满足需求。为此,Linux内核抽象出了videobuf2机制,用于管理存放视频图像的帧缓冲。videobuf2抽象层像一座桥梁,将用户空间和V4L2 driver连接起来。videobuf2抽象层向用户空间提供了标准POSIX I/O系统调用,包括read、poll及mmap等,同时还提供了大量与流式I/O相关的V4L2 ioctl调用,包括缓冲区分配、缓冲区入队、缓冲区出队及流控制。虽然使用videobuf2会给驱动程序强加一些设计决策,但是使用它的收益是videobuf2可以减少驱动程序代码和保持V4L2子系统在用户空间API的一致性,显然使用videobuf2更为合理。
作为一个计算机底层小白,在了解一个知识点的时候时常需要恶补很多基础知识。 本文记录在了解LMDB过程中接触的知识点。
在上篇文章根据crash学习用户空间程序内存布局涉及到了VMA的相关操作,本节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来深刻的学习下VMA是什么,以及VMA是如何组织的。
Binder是Android系统进程间通信(IPC)方式之一。Linux已经拥有的进程间通信IPC手段包括(Internet Process Connection): 管道(Pipe)、信号(Signal)和跟踪(Trace)、插口(Socket)、报文队列(Message)、共享内存(Share Memory)和信号量(Semaphore)。本文详细介绍Binder作为Android主要IPC方式的优势。 Binder机制概述: 基于Client-Server的通信方式广泛应用于从互联网和数据库访问到嵌
在RTOS中,本质也是去读写寄存器,但是需要有统一的驱动程序框架。 所以:RTOS驱动 = 驱动框架 + 硬件操作
帧缓冲(framebuffer)是Linux 系统为显示设备提供的一个接口,它将显示缓冲区抽象,屏蔽图像硬件的底层差异,允许上层应用程序在图形模式下直接对显示缓冲区进行读写操作。用户不必关心物理显示缓冲区的具体位置及存放方式,这些都由帧缓冲设备驱动本身来完成。
倒车影像已经是现在汽车的标配功能了,基本很多车出厂都是360全景影像,倒车影像又称泊车辅助系统,这篇文章就采用Linux开发板完成一个倒车影像的功能。
大家好,我是架构君,一个会写代码吟诗的架构师。今天说一说基于linux开发uvc摄像头_uvc协议扩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进步!!!
之前负责过QQ音乐Android版的播放功能,对于Android音频系统有过一些了解,因此将这些内容整理成文。本文是Android音频系统的基础篇,主要介绍了匿名内存内部实现以及对外的接口。下篇文章将介绍Ashmem对外提供的接口以及MemoryBase+MemoryHeapBase实现进程间共享内存的原理。
下面以最常用的 read() 和 write() 函数来介绍 Linux 的 I/O 处理流程。
本文主要分析ServiceManager系统服务管理进程对binder的管理流程。
Android系统的匿名共享内存Ashmem驱动程序利用了Linux的共享内存子系统导出的接口来实现。
Linux有Linux kernal,我们的客户端,进行连接,首先到达的是Linux kernal,在Linux的早期版本,只有read和write进行文件读写。我们使用一个线程/进程 进行调用read和write函数,那么将会返回一个文件描述符fd(file description)。我们开启线程/进程去调用read进行读取。因为socket在这个时期是blocking(阻塞的),遇到高并发,就会阻塞,也就是bio时期。
之前一直对 Binder 理解不够透彻,仅仅知道一些皮毛,所以最近抽空深入理解一下,并在这里做个小结。
答案:如果在实际的调试过程中,怀疑某处发生了内存泄露,可以查看该进程的maps表,看进程的堆段或者mmap段的虚拟地址空间是否持续增加,如果是,说明很可能发生了内存泄露,如果mmap段虚拟地址空间持续增加,还可以看到各个段的虚拟地址空间的大小,从而可以确定是申请了多大的内存,对调试内存泄露类问题可以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
原本是没有这篇文章的,因为原来写Binder的时候没打算写Binder驱动,不过我发现后面大量的代码都涉及到了Binder驱动,如果不讲解Binder驱动,可能会对大家理解Binder造成一些折扣,我后面还是加上了这篇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Kmalloc分配的是连续的物理地址空间。如果需要连续的物理页,可以使用此函数,这是内核中内存分配的常用方式,也是大多数情况下应该使用的内存分配方式。
引言 传统的 Linux 操作系统的标准 I/O 接口是基于数据拷贝操作的,即 I/O 操作会导致数据在操作系统内核地址空间的缓冲区和应用程序地址空间定义的缓冲区之间进行传输。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减少磁盘 I/O 的操作,因为如果所请求的数据已经存放在操作系统的高速缓冲存储器中,那么就不需要再进行实际的物理磁盘 I/O 操作。但是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拷贝操作却导致了极大的 CPU 开销,限制了操作系统有效进行数据传输操作的能力。 零拷贝( zero-copy )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数据传输的性能,在内核驱动程序(比如网络堆栈或者磁盘存储驱动程序)处理 I/O 数据的时候,零拷贝技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少甚至完全避免不必要 CPU 数据拷贝操作。
在 Linux 系统中通过 Framebuffer 驱动程序来控制 LCD。Frame 是帧的意思,buffer 是缓冲的意思,这意味着 Framebuffer 就是一块内存,里面保存着一帧图像。Framebuffer 中保存着一帧图像的每一个像素颜色值,假设 LCD 的分辨率是 1024x768,每一个像素的颜色用 32 位来表示,那么 Framebuffer 的大小就是:
一、linux网络IO模型:linux将所有外部设备都当作文件处理,对一个文件的读写操作通过调用内核命令执行,返回一个file descriptor(fd 文件描述符),而对于一个socket也有对应的socketFD,描述符是一个数字,指向内核中的一个结构体(文件路径,数据区属性等)。
PBLE: Physical Buffer List Entry 物理缓冲区列表条目
应用程序和驱动程序之间传递数据时,可以通过read、write函数进行。这涉及在用户态buffer和内核态buffer之间传数据,如下图所示:
Intel® Processor Trace (Intel® PT) 是在i5/i7 5000以上型号上加入的功能,由于它是硬件级的特性,相比Qemu或Boch,在性能上和代码工作量会占有一定优势。在Linux上可以通过perf来使用PT,可以先简单看是否支持PT:
操作系统内核提供 read(系统调用),读文件描述符 一个client连接就是一个文件描述符fd socket为阻塞的,socket产生的文件描述符,如左边的fd8,当数据包没到的时候,上面左边read不能返回,阻塞着。 即有一个client连接,就需要开一个进程(或者线程),读这个连接,有数据就处理,没数据就阻塞着。
我是韦东山,一直从事嵌入式Linux培训,最近打算连载一系列文章。 正在录制全新的嵌入式Linux视频,使用新路线,不再从裸机/uboot开始,效率更高。 对应文档也会写成书<<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完全手册>>第二版, 视频文档、书的样稿可以直接下载:https://vdisk.weibo.com/s/t6HbuIpx6zoa1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