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 协议簇建立了互联网中通信协议的概念模型,该协议簇中的两个主要协议就是 TCP 和 IP 协议。TCP/ IP 协议簇中的 TCP 协议能够保证数据段(Segment)的可靠性和顺序,有了可靠的传输层协议之后,应用层协议就可以直接使用 TCP 协议传输数据,不在需要关心数据段的丢失和重复问题。
在学习粘包之前,先纠正一下读音,很多视频教程中将“粘”读作“nián”。经过调研,个人更倾向于读“zhān bāo”。
Socket是应用层与TCP/IP协议族通信的中间软件抽象层,它是一组接口。在设计模式中,Socket其实就是一个门面模式,它把复杂的TCP/IP协议族隐藏在Socket接口后面,对用户来说,一组简单的接口就是全部,让Socket去组织数据,以符合指定的协议。
最近,有小伙伴在群里提问:Linux系统怎么设置tcp_nodelay参数?也有小伙伴说问我。那今天,我们就来根据这个问题来聊聊在高并发场景下如何优化服务器的性能这个话题。
本文探讨了TCP/IP协议分层和OSI七层模型的区别,详细介绍了每一层的功能和作用。同时,文章还分析了TCP/IP协议栈的应用,以及与其他常见网络协议的关系。此外,作者还分享了在实现网络通信时如何正确使用TCP/IP协议栈,并给出了一些实际案例。
那怎么通信,通信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这第一步,也是磕磕碰碰,毕竟从一年半前写那个分布式管理系统之后就没再这样分两个平台通信了。
TCP的粘包和拆包问题往往出现在基于TCP协议的通讯中,比如RPC框架、Netty等。如果你的简历中写了类似的技术或者你所面试的公司使用了相关的技术,被问到该面试的几率会非常高。
第二种情况,接收端只收到一个数据包,由于TCP是不会出现丢包的,所以这一个数据包中包含了发送端发送的两个数据包的信息,这种现象即为粘包。这种情况由于接收端不知道这两个数据包的界限,所以对于接收端来说很难处理。
熟悉TCP变成的可以知道,无论是客户端还是服务端,但我们读取或者发送消息的时候,都需要考虑TCP底层粘包/拆包机制,下面我们先看一下TCP 粘包/拆包和基础知识,然后模拟一个没有考虑TCP粘包/拆包导致功能异常的案例,最后,通过正确的例程来谈谈Netty是如何实现的。
不管是OSI还是TCP/IP5层协议栈,均会出现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边界(代码执行在用户态/内核态)。
给定一个abdcdd字符串和一个abd字符串,在abdcdd字符串中找出abd字符串出现的第一个位置(从0开始),如果不存在,则返回-1.
在TCP编程中,我们使用协议(protocol)来解决粘包和拆包问题。本文将详解TCP粘包和半包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通过协议来解决粘包、拆包问题。让你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IP协议是无连接的通讯协议不会占用两个正在通讯的计算机之间的通讯线路,这样IP就降低了对网络线路的需求,每条线可以同时满足许多不同计算机之间的通讯需要.
在socket网络编程中,都是端到端通信,由客户端端口+服务端端口+客户端IP+服务端IP+传输协议组成的五元组可以明确的标识一条连接。在TCP的socket编程中,发送端和接收端都有成对的socket。发送端为了将多个发往接收端的包,更加高效的的发给接收端,于是采用了优化算法(Nagle算法),将多次间隔较小、数据量较小的数据,合并成一个数据量大的数据块,然后进行封包。那么这样一来,接收端就必须使用高效科学的拆包机制来分辨这些数据。
2016.9.9日下午再一次参加了CVTE的C++后台开发岗的面试,面试经历了1个小时20分钟左右的时间,被问及了很多问题,很多问题也没有回答出来,自己还是存在很多知识盲点,需要潜心复习修炼,查漏补缺。手写代码也是没做好,下次一定要坚持写出来。总体来说,这场面试的难度对我来说不简单,现将回忆起的面试题与大家分享共勉。
之前提了一个问题:nodejs中如何实现兄弟进程间的通信,大家分别列举了redis、ZooKeeper,MessageChannel,还有linux操作系统提供的共享内存等一系列的进程间通信方式。所以今天来分享一下到底如何实现nodejs的进程间通信。这里的讨论只限于linux系统,本机的进程。情况分为两种:父子进程,兄弟进程。
李东,自称亚健康终结者,尝试使用互联网+的模式拓展自己的业务。在某款新开发的聊天软件琛琛上发布广告。
1. 粘包问题 一 .长连接与短连接: 1.长连接:Client方与Server方先建立通讯连接,连接建立后不断开, 然后再进行报文发送和接收。长连接在 netty 中是默认开启的,也就是我们创建了一个 Server 以后监听端口,我们的客户端去连接发现只要我们的客户端不主动的断开连接他们之间的连接是一直保持有效的。 2.短连接:Client方与Server每进行一次报文收发交易时才进行通讯连接,交易完毕后立即断开连接。此种方式常用于一点对多点通讯,比如多个Client连接一个Server。但是在 net
因为自己造一个RPC框架的轮子时,需要解决TCP的粘包问题,特此记录,希望方便他人。这是我写的RPC框架的 GitHub地址 https://github.com/yangzhenkun/krpc。 欢迎star,fork。已经写了多篇文章对这个框架的原理进行说明。对原理有兴趣的欢迎交流。
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 ——马尔克斯 本文已经收录至我的GitHub,欢迎大家踊跃star 和 issues。 https://github.com/midou-tech/articles 点关注,不迷路 ❤️❤️❤️ 逛论坛看到一个帖子,标题说自己在学习网络模型,经常有人提到TCP粘包问题,他笑了。这个帖子讨论人数还挺多的。既然看到,顺便解释下这个问题。 T
TCP是个“流”协议,所谓流,就是没有界限的一串数据。大家可以想象河里的流水,他们是连成一片的,其间并没有分界线。TCP底层并不了解上层业务数据的具体含义,他会根据TCP缓冲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包的划分,所以在业务上认为,一个完整的包可能会被TCP拆分成多个包进行发送,也有可能把多个小的包封装成一个大的数据包发送。这就是TCP所谓的拆包和粘包的问题。
python基础之socket编程 一 TCP/IP五层模型 在每一层都工作着不同的设备,比如我们常用的交换机就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一般的路由器是工作在网络层的。 在每一层实现的协议也各不同,即每一
粘包拆包问题是处于网络比较底层的问题,在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以及传输层都有可能发生。我们日常的网络应用开发大都在传输层进行,由于UDP有消息保护边界,不会发生粘包拆包问题,因此粘包拆包问题只发生在TCP协议中。
前段时间(已经是 2 年前了😛)优化了 golang udp client 和 server 的性能问题,我在这里简单描述下 udp 服务的优化过程。 当然,udp 性能本就很高,就算不优化,也轻易可
这两天看csdn有一些关于socket粘包,socket缓冲区设置的问题,发现自己不是很清楚,所以查资料了解记录一下:
【玩转 GPU】AI绘画、AI文本、AI翻译、GPU点亮AI想象空间-腾讯云开发者社区-腾讯云 (tencent.com)
分包 : 发送的数据量过大 , 大于 TCP 发送缓冲区的剩余空间 , 则产生分包 ; 发送的数据量大于 TCP 最大报文长度 , 也会产生分包 ;
Client方与Server方先建立通讯连接,连接建立后不断开, 然后再进行报文发送和接收。
2️⃣tcp是以字节流的形式,也就是没有边界,所以应用层的数据在传输层的时候就可能会出现粘包和拆包问题。
对于网络通讯,耳熟能详的莫过于TCP、UDP,二者皆需要ip和port。对于一般开发人员,找到一个“能用”的库就可以了,因为流式通讯,会有粘包问题,那就需要再加一个库,解决粘包问题,这样一个基本的通讯框架就OK了。很多情况下,我们并没有了解网络通讯内部的结构,对于网络7层模型也是一知半解,这些都很值得探索。考虑一种情况:当我们的linux上位机需要和嵌入式设备进行网络通讯,选择哪种网络协议比较好呢?它是位于哪种通讯层次呢?如果上位机要与多台嵌入式设备通讯,又该如何处理呢?接下来了解今天的的主角——raw socket。
总的来说,就是 客户端/服务器端 根本不知道你一串消息有多长,就像一个说话含糊不清的朋友跟你讲话,他如果不慢慢说,你就无法正确的断句。
三银四,三月是个跳槽的好季节,有人忙着找工作,有人忙着招人,作为招招聘企业,如何找到一位靠谱的 Python 后端工程师是最重要的,作为候选人,找到一个心仪的公司是最重要的,只有双方各自做足的准备,才有可能达到自己的预期。
粘包和拆包是TCP网络编程中不可避免的,无论是服务端还是客户端,当我们读取或者发送消息的时候,都需要考虑TCP底层的粘包/拆包问题。
最近一直在做中间件相关的东西,所以接触到的各种协议比较多,总的来说有TCP,UDP,HTTP等各种网络传输协议,因此楼主想先从协议最基本的TCP粘包问题搞起,把计算机网络这部分基础夯实一下。
使用分隔符分割消息,比如:\r、\r\n、@@$$等,定义一个特殊的字符用来分割消息。
客户端与服务端进行TCP网络通信时,在发送以及读取数据时可能会出现粘包以及拆包问题,那么作为高性能网络框架的Netty是如何解决粘包以及拆包问题的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下这个问题。
有了Netty,你可以实现自己的HTTP服务器,FTP服务器,UDP服务器,RPC服务器,WebSocket服务器,Redis的Proxy服务器,MySQL的Proxy服务器等等。
假设一个这样的场景,客户端要利用send()函数发送字符“asd”到服务端,连续发送3次,但是服务端休眠10秒之后再去缓冲池中接收。那么请问10秒之后服务端从缓冲区接收到的信息是“asd”还是“asdasdasd”呢?如果大家有去做实验的话,可以知道服务端收到的是“asdasdasd”,为什么会这样呢?按正常的话,服务端收到的应该是“asd”,剩下的两个asd要不就是收不到要不就是下次循环收到,怎么会一次性收到“asdasdasd”呢?如果要说罪魁祸首的话就是那个休眠10秒,导致数据粘包了!
在客户端与服务端进行通信时候都会约定一个通讯协议,协议一般包含一个header和body,一个header和body组成了一次通讯的内容,一个通讯包。正常情况下客户端通过socket发送一个请求包后,服务端接受后解析请求包,然后进行处理,这看似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但当客户端连续发送多个请求包时就可能会出现半包、粘包现象。
现如今手游开发中网络编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如果使用的是TCP协议的话,那么不可避免的就会遇见TCP粘包和拆包的问题,马三觉得haifeiWu博主的 TCP 粘包问题浅析及其解决方案 这篇博客讲得很不错,因此转载过来并稍作修改与大家分享,也留作自己时常温习和查阅,文章的版权归haifeiWu博主所有。
在进行TCP Socket开发时,都需要处理数据包粘包和分包的情况。本文详细讲解解决该问题的步骤。使用的语言是Python。实际上解决该问题很简单,在应用层下,定义一个协议:消息头部+消息长度+消息正文即可。
1.:如果利用tcp每次发送数据,就与对方建立连接,然后双方发送完一段数据后,就关闭连接,这样就不会出现粘包问题(因为只有一种包结构,类似于http协议)。关闭连接主要要双方都发送close连接(参考tcp关闭协议)。如:A需要发送一段字符串给B,那么A与B建立连接,然后发送双方都默认好的协议字符如”hello give me sth abour yourself”,然后B收到报文后,就将缓冲区数据接收,然后关闭连接,这样粘包问题不用考虑到,因为大家都知道是发送一段字符。 2.如果发送数据无结构,如文件传输,这样发送方只管发送,接收方只管接收存储就ok,也不用考虑粘包。 3.如果双方建立连接,需要在连接后一段时间内发送不同结构数据,如连接后,有好几种结构:
在 Java 语言中,传统的 Socket 编程分为两种实现方式,这两种实现方式也对应着两种不同的传输层协议:TCP 协议和 UDP 协议,但作为互联网中最常用的传输层协议 TCP,在使用时却会导致粘包和半包问题,于是为了彻底的解决此问题,便诞生了此篇文章。
TCP是个“流”协议,所谓流,就是没有界限的一串数据。可以想想河里的流水,是连成一片的,其间并没有分界线。TCP底层并不了解上层业务数据的具体含义,它会根据TCP缓冲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包的划分,所以在业务上认为,一个完整的包可能会被TCP拆分成多个包进行发送,也有可能把多个小的包封装成一个大的数据包发送,这就是所谓的TCP粘包和拆包问题。
struct sockaddr :很多网络编程函数的出现早于IPV4协议,为了向前兼容,现在sockaddr都退化成(void *)结构了。 传递一个地址给函数,然后由函数内部再强制类型转换为所需的地址类型。
粘包和拆包问题也叫做粘包和半包问题,它是指在数据传输时,接收方未能正常读取到一条完整数据的情况(只读取了部分数据,或多读取到了另一条数据的情况)就叫做粘包或拆包问题。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