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续)

所谓“蝴蝶效应”,就是系统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说赤兔马影响了历史,当然是扯淡,但很多历史事件都能找到“敏感依赖性”的初始条件,“蝴蝶效应”非常明显。

美国新院线电影(New Line Cinema)2004年拍过一部电影,名字就叫做《蝴蝶效应》,由于影片大卖,后来又拍了两回续集。当然,属于科幻的范畴,随便组织各种要素,勾兑系统内的突变和演化,达到了所要的“戏剧性”效果。

“蝴蝶效应”是在1963年提出的,当时作为“老三论”的结构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方兴未艾,“混沌”理论、“耗散结构”也渐次出现,“新三轮”的协同论、系统论和突变论“初露端倪”。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系统论和耗散结构理论蔓延到了多个学科,热力学系统的研究,为历史、文化、科学哲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当时大家一起讨论“大科学观”、“熵”、“远离平衡态”等概念,言必称维纳(Norbert Wiener)、申农(Claude ElwoodShannon,有译为香农)、普里高津(I. Prigogine),和现在每天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啥啥挂在嘴上一样时髦。

今天讨论“蝴蝶效应”,还是要考虑其“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的核心意义。大数据的出现,以“概率”来覆盖“统计”,在很多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不关注个案数据,以规模数据量来解读现象,总结规律,推导未来。比如,肿瘤大数据不关注个体患者的具体肿瘤数据,抽取其基本特征指标和影响因子后建立模型,在具体应用中不断完善,为肿瘤的识别和判定提供依据,为后续的治疗方案进行评估和优选。那么,是不是个体的数据就没有意义了呢?这不是和“蝴蝶效应”相背离吗?其实不是,个体的数据抽取出来的特征指标和影响因子,对模型建立是有着重要影响的,差异数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数据,所以个体数据中的突变和差异,是导致整个模型和后续治疗的那个“蝴蝶的翅膀”。有可能一个突变,就会改变整个模型。

有一本很有名的小册子,名叫《把信交给加西亚》,说的是在19世纪美西战争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战略意义的书信,急需送到古巴盟军将领加西亚的手中,可是加西亚正在丛林作战,没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挺身而出的一名年轻中尉——安德鲁·罗文,没有任何推诿,不讲任何条件,历尽艰险,徒步三周后,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以其绝对的忠诚、责任感和创造奇迹的主动性完成了这件“不可能的任务”。把信交给了加西亚。这和现代革命京剧样板戏《红灯记》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红灯记里》负责传递“密电码”给柏山游击队的交通员们前赴后继,就是表现了参与事件的每一个小人物通过自身努力努力,在决定着整个事件的成败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全局的崩塌。

这样看来,做为新媒体中非主流的自媒体的重要性就非常突出了。2017年的冬天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冬天。发生了许多事,自媒体冲锋在前,很难说是哪一个独立的大V或者是哪一个“公众号”扛起了“温暖”人心的大旗,但最终都使急功近利的驱动实现了降速平衡,寒冬无情,大火无情,刚性的政策与舆论互动,系统对输入的初始条件实现了回归。

要做什么样的“蝴蝶”,是庄周的晓梦?还是梁祝的化蝶?抑或是南美洲那只不停扇动翅膀的精灵?基督教的艺术中,蝴蝶经常是人类灵魂复活的象征,古希腊神话著作的插页上可以看到普绪赫的形象出现时,她的背上常常带着蝴蝶的轻翅。蝴蝶在痛苦、漫长地进化后所拥有的美丽和轻灵,正是人类灵魂的形象写照。蝴蝶的生命意象,代表着改变、蜕变、甚至是美丽的短暂、轻灵的永恒。

蝴蝶效应是关注卑微关注细小的典范案例,如果想要改变,那就从轻轻舞动的每一个细节做起吧。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209G193DW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