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赋能社会救助
多举措力促精准全面
——甘南州民政系统核对工作务实有效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为了让困难群众申请社会救助更便捷高效,甘南州民政系统充分运用甘肃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社会救助综合信息系统、低收入人口预警监测系统,用数据说话、让信息跑路,为构建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体系提供了数据支撑。
民政工作是治国安邦的一项重要工作,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3年,全州累计为5.1万名城乡低保对象,0.4万名城乡特困人员,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2.3亿元,有效解决了城乡群众现实困难,为维护甘南社会和谐稳定,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发挥了重要作用。
定期预警
解决“认定难”问题
在精准实施社会救助的过程中,核对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在保对象复核,还是新申请社会救助,核对系统都能及时对预警信息发出“警报”。在大数据的帮助下,把好低保对象的进入和退出两道关口。核对系统实现全省范围数据共享,改变了以往救助对象认定困难的情况。此外,为防止人为规避核查,每月甘南州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从社会救助综合信息系统上调取上月纳入社会救助对象名单,进行至少1次随机复核。一旦复核家庭财产超标,将预警信息下发县级民政部门及时入户核实,待调查核实后,将不符合条件的对象及时清退,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精准定位
“沉默的少数”
家住舟曲县巴藏镇的丁洁(化名)一家没有想到,“幸福”会来敲门。丁洁42岁,患有脊髓空洞症,无劳动能力,家中两个孩子,一个读大学,一个读高中,父亲年迈无收入,丈夫靠打临工维持家用。
大数据把一家的困难“转告”给了民政部门,去年6月初,系统发出“黄色”预警。看到信息后,镇村两级工作人员立即展开核查工作,详细了解该家庭成员情况和收入情况,因病刚性支出的诊疗费和必须的生活费、交通费严重超出家庭年收入,且丈夫需长期照顾丁洁无法外出打工挣钱,导致家庭无经济收入。
虽然丁洁在生病之前经营一家小吃店,名下有工商登记信息,考虑到丁洁家庭实际情况和政策规定,按程序将丁洁家庭整户纳入保障范围。2023年7月起丁洁一家每月领取2210元。年底前,医疗保障部门按规定资助丁洁一家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不少困难家庭由于对政策不了解、缺乏求助能力等原因,未能获得相应救助帮扶,为了找到这些“沉默的少数”,省上开发了低收入监测预警系统,县级民政部门及时将低收入家庭信息录入更新,系统采用红、橙、黄、蓝4种颜色的信号划分预警等级。根据预警信息按时完成入户核查,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民政救助范围,主动救助困难群众,实现了“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的转变。
“线上+线下”衔接
织密织牢兜底网
核对系统对异常信息发出预警,不等于“一票否决”,乡镇工作人员还要上门进一步核查情况。甘南州民政局要求各县市民政部门将预警信息反馈给相关乡镇及时进行入户核查,并将入户调查情况上报县市级民政部门,并结合申请家庭生活状况综合评估,确定入户对象家庭生活是否需要救助。2023年10月,对夏河县农村低保对象按程序进行复核,核对系统显示夏河县达麦乡包连云(化名)名下有企业登记信息,不符合低保条件。经乡镇民政助理员和包村干部进一步核实其名下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村集体合作社,不属于个人,在办理营业执照时挂靠到他名下。包连云家中4人,家中两人患有慢性病乙型肝炎,不能长期劳动,他需照顾家庭不能外出务工,因此家庭收入较低,符合农村低保二类条件。
甘南州民政系统坚持线上预警与线下核查相结合,让社会救助更精准。线上,依法对申请救助个人或家庭进行经济状况核查;线下,进一步完善主动发现和核查机制,基层民政干部对入户核查中发现的符合低保条件的群众,将其及时纳入低保,对出现临时性困难人员给予临时救助。
踏上新的赶考之路,全州民政系统将继续加大横向数据比对的力度,实现与相关部门信息的共享共治和互联互通,使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画像更加完善、救助认定更加精准,续写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甘南融媒记者 高淑兰 通讯员 张秋花
甘南融媒官微声明
编辑丨达藏吉 责编丨后晶晶
审核丨张淑瑜 终审丨张大勇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