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模式的纷繁复杂中,利益始终是驱动商业行为的核心力量。无利可图的商业行为,无异于对商业本身的自我伤害,犹如自戕之举。保险行业,作为利益交织的江湖,其商业行为更需遵循规律,恪守诚信。
谈及商业模式,成熟的商业行为应建立在对商品本身、价值本身及后续服务的深度关注之上,形成一种基于信任的交易关系。然而,车险销售商业行为中,却常有悖于常理、令人咋舌的现象。
以开店为例,店家为推广品牌、产品优势,实现知名度提升,通常有三条路径可走:一是产品质量与服务至上,赢得口碑;二是依赖客户良好体验,自然传播,但此路见效缓慢;三是借助广告与分销,短期内成效显著,但需付出成本。车险行业则多采第三种方式,通过广告与中介渠道,扩大品牌影响力,实现销售目标。经销商在此过程中,辛勤耕耘,获取应得回报,本是天经地义。
然而,当品牌建立、收获阶段来临,矛盾便应运而生。此时,投入减少、推广费用削减、开支压缩,产品或服务质量恐受影响。近期,人保、平安、国寿财、太保等业界巨头,为整顿市场秩序,遏制不正当竞争,纷纷倡导行业自律。然而,自律之路并非坦途,过去的自律尝试多成笑谈,业内小动作不断,监管陷入两难境地,最终自律之名形同虚设。
那么,何为自律?以中介部门为例,车险销售中,中介经销商功不可没。保险公司与中介曾共度蜜月期,各取所需。然而,随着保险公司品牌稳固、客户资料积累,对中介渠道的依赖减弱,费用削减,矛盾由此产生。保险公司设立电销部门,意图去中介化,但中介不甘示弱,反击激烈。双方你来我往,市场乌烟瘴气,客户在观望中受益,保险公司与中介则两败俱伤。
在这场商业博弈中,保险公司与中介渠道竞争激烈,利润稀薄。若中介败下阵来,客户恐将成为保险公司的鱼肉,任人宰割。中介的存在,实则是为客户争取话语权的重要力量。因此,客户亦应理性对待,勿让服务人员无利可图,自然之理。中介亦应守住底线,勿为蝇头小利而损人害己。
公司、经销商、客户,三者之间的平衡,乃商业之道的关键。此次自律能否成功,四位带头大哥的决心与行动至关重要。同时,去中介化在目前看来并非易事,毕竟保险产品非存钱可比,保险中介部门的发展正方兴未艾。因此,我们期待业界能够真正践行自律,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实现商业行为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