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 文丨王 帅
编 辑丨鸿 儒
5月24日,国家数据局会同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国家文物局、国家中医药局等相关部门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发布第一批20个“数据要素×”典型案例,通过示范引领,激励多方主体积极参与,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增强,统筹发展和安全对防范气象灾害提出了更高要求。精准气象预测借助大数据、AI算法等现代科技技术,可对具体区域和场景的气象变化做出系统性监测和预判,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气象预测对生命财产的保驾护航能力。
台州市气象局、人保台州分公司、浙能集团三方合作探索“买保险送气象服务”模式,为风电企业提供定制化气象预测,助力企业预防灾害、顺利施工、高效运营。
一、创新“气象保险增值服务”合作模式:
风电企业仅需支付商业保险费用,即可享受由保险公司采购、气象部门提供的实时风向、风速、雨量、温度、能见度等气象数据服务,改变了原来需要分别向气象部门和保险公司定制气象服务和工程保险的常规流程。
二、实现气象数据产品与项目运营管理有机融合:
将天气预报产品、气象模型接入业主方现有的智慧工地平台,实现当致灾气象要素发生异常时,通过电话、短信方式对指定位置进行告警。
同时,通过建立风功率预报、灾害风险等模型(如图所示),实现3天内的天气预报,为电力调度、工程推进提供决策建议。
三、探索数据利益分配模式:
该模式形成了保险公司降经营风险、风电企业降本增效、气象服务中心获取更多研究场景和经费的多方共赢局面。
2023年,在专业化的气象数据服务下,某海上风电项目未出现灾害理赔情况,为保险公司节约了大量理赔成本。同时,该项目在当年额外增加了45天的作业窗口期,工期提前1个月完成。
图 短期风电预测流程
结 语
数据资本论解读,像风电、光伏等高度依赖自然环境预报体系的能源行业,与气象大数据系统的深度绑定,再加上相关保险公司提供的增值服务,是气象数据要素资产化探索的有益尝试,如果在数据治理、确权、评估、交易等环节加以市场化运营,并处理好相关各方的利益分配,相信其必然会成为未来新能源产业开发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文章数据及配图部分来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编辑)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