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无人驾驶的“温床”

(图片提供Juliette Overndorfer)

近日美国警方公布了一段车载录像,正是前不久美国亚利桑那州Uber无人驾驶汽车将一位路人撞死的全过程。

录像中显示,一位妇女推着自行车横穿马路,迎面被快速行驶来的自动驾驶汽车撞击,似乎自动汽车完全没有紧急刹车的迹象。

最重要的是,当时驾驶员位置上坐着一位时时监测人员,似乎正在低头看手机。我推测,即便她当时端坐如常,估计瞬间也很难切换成人工操作模式。

对于无人驾驶技术本身并非什么新鲜话题,早在许多年前航空业就已经大规模使用自动驾驶模式来操控飞机,从起飞到落地万般皆可执行。

空中虽没有任意穿行的移动物,但人类反而为此付出过更为惨重的代价。那是2009年,法航447号航班从里约热内卢飞往巴黎。

期间飞机因高空凝结机身上的冰块影响使得传感器失灵,自动驾驶彻底瘫痪。当时的飞机驾驶员缺少无自动驾驶辅助下的操控飞机经验,再加上人之常情的慌张,把本应降低机头的正确操作反向执行,结果导致飞机失速而坠入茫茫大海。

当时飞机共载有228名乘客及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与那次事故相比,眼下这起由行人横穿马路导致的突发车祸,虽有让人惋惜之处,但至少还能令人暗自庆幸的是汽车无人驾驶才刚刚上路。

究竟无人驾驶的意义何在,难道是为了如录像中的监测人员一般,自由地坐在方向盘后面玩手机?

还是让司机这个行当彻底消失,又或者为了提升乘车的舒适度而去掉驾驶位都换成躺椅?

有一点可以肯定,新事物诞生之初,总会要经历一些代价置换,只是千万不要把生命当成通向市场化之路的垫脚石。

有人说,在无人驾驶系统切换成人驾驶模式时,不但展现系统的各种应急流畅性,同时也会很大程度上给人造成麻烦。

法航飞机还是在前方毫无障碍物的情况下,飞机驾驶员都没能及时应变,反而因措手不及在生死攸关时铸成大错。

那么,又怎么可能要求汽车驾驶员在突发状况下一面要切换模式,一面还要避开突如其来的障碍物,这完全是007的驾驶水准么。

无人驾驶的初衷不就是为了解放驾驶员的辛苦,彻底体味移动乘坐的舒适性,然而今天血的教训正在向那些研发者们敲响警钟,这种初衷可能根本就是个悖论。

无人驾驶不但没能让驾驶员得到放松,反而还要承担因为想要自动而可能导致的本可以在不自动情况下完全避免的结果。

听上去很绕口,其实简单点说就是没有无人驾驶,那个推车过马路的人可能还不会被撞死。

人始终还是地球上最高等级的智能生物,总想用各种机器、技术取代原本人最擅长分辨的本领,也不知道究竟为何?

无人驾驶汽车需要配备不同的成像系统,来执行各类操作或者是任务,比如减速、刹车。

这些在人类驾驶中看似最为基本的项目,却需要纷繁复杂的N套系统来解决。在Uber无人驾驶汽车上,据说这种系统就超过四个,但最终悲剧还是发生了。

激光雷达首先就是硬件中的魁首,不但要通过它建立前段道路的数据信息,形成驾驶指引,还要通过它分辨急速移动的各种物体和路面情况。

从而让汽车在该停下来的时候彻底刹住,最低限度也要避开障碍物,保证车内、车外人的安全。

现在来看,无论是车内还是车外的人都未必安全,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声音在不断吹捧无人驾驶技术呢?

舆论有时候也是一种修改潜意识的温床,甚至可能变成不良之徒的帮凶。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324G0CP29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